巴金作品随想录读书笔记
《随想录》让我久久思索的,还有巴金老人写作的艰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巴金作品随想录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巴金作品随想录读书笔记篇一
从4月21日到10月30日,半年多时间里陆续读完了巴金先生664页的《随想录》。他以病弱之躯写得艰难,我则懒散地读得拖沓。放下书卷,心里不禁有些对不起老人的感觉。现在老人已经故去,他所留下的文字,应为绝唱。
认识巴老是从读小说《家》《春》《秋》开始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下被觉新们的命运所吸引,一口气就要读完一本书,读完了这本就想着另外一本。在那几天中,思想完全地被溶化进小说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时间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但是这一景况还是清晰地浮现。中国有许多大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征服了不少人。在我的认识里,好的作品就应当是用平淡的语言,老百姓常说的话,表达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让人们从中得到些什么的,不像现在有些作品,看过像一场风刮过,什么也没有了;且不说有些文字实在让人不知所云。
我读过的作品中,巴老的作品,鲁迅的作品,老舍的作品,孙犁的作品,《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上海的早晨》《平凡的世界》等就是这样的好作品。这些作品的最基本的好处就在于,让人觉着平实,简朴,有意义。从巴老的《家》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罪恶的吃人的旧世界的腐朽,自然地产生了向往推翻这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社会的思想。作品的伟大,不在于教导人什么,而在于让人自然地领悟到什么。这就是巴老这类大文学家的功力之所在。
《随想录》中让我印象至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反思解剖。甚至于看上来老人就是把自己的灵魂示众,让人们指点。他反思的是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而在心灵上受到的煎熬。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他跟风而上发过言。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发现了自己的虚伪,他不能忍受自己的虚伪,但他又没有办法纠正。于是仍然自己煎熬着,也受时代煎熬着。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他才从这种煎熬中走了出来。想不出一个文字老人,一个体弱多病的文人服用了是非颠倒这剂毒药后,是怎样地挣扎着过来的。但是从他几乎泣血的文字里,我能知道他是怎样地耐受着岁月的浸蚀,怎样地步履蹒跚地熬过了那个时代。
《随想录》里让我时时听到回声的话是关于说真话的。说真话,几乎是一百五十篇文章中篇篇都讲的。这让人更深地明白,一个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颤抖的笔写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谈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会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过无数的假,领受过各式的假把式,遭受过种种假的残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揭露假的东西,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真话来向读者表达真实的情感,说明真实的情况,告诉真实的道理。我感觉到,这些似乎有些?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忆了故人,回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他说这是“还债”。我看到,他所说的“债”,一方面是说了错话的亏欠,一方面是对故人的怀念,更主要的是为读者的所表达的歉意他为他几十年里没有好的作品,为他这样一个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没能更坚强一点作出表率,也为曾经言不由衷说过的错话身不由己做过的错事。由此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他的可爱可敬的幼稚,他的童真。在这里,我知道一个人民作家的责任,一个人民作家的道义在那里。这和我认识的一些作家截然不同,他们能编,他们不要真实地向读者汇报,他们只负责让文字成为名利的符号,从来不想对读者有什么影响,对社会有什么责任。这时候,我想起曾经学过的一句话,为什么人的问题,还真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一个为人民利益的人,与一个为了自己私利的人,实在是没有相比的地方。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无论是领导,还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的态度,将决定这个人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卑鄙的人。
《随想录》让我久久思索的,还有巴金老人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几次住院。但他“还债”的愿望强烈,向读者说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有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生出惊叹。还是一个责任,还是在向人民,向读者负责啊!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民族,告诉国家,告诉未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望着书页最后老人坐在轮椅上极目远望的照片,我感到,巴老正在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似乎在问,今天,你说真话了么;你做的事,是向着你所代表的人民负责任的么?!
一代文豪,在他的暮年,在他自知将不能视事之前为我们写下了这本《随想录》,特别是写下他一生的感悟来,这样一本书,珍贵二字,怎么着也配得上了。
读了此书,让我能记忆一生的也许只有一个字:真。从说真话开始,办真事,做真人,有基本的责任心和良心。
巴金作品随想录读书笔记篇二
对巴金先生的印象一直都是很浅淡的,浅淡得甚至有些不喜。在那个轻浮气躁的年纪,读巴金先生的《家》,觉得很平常。情节不说,先就不爱看那些夸张出格表情描写和歇斯底里对话,只觉得单在看一出戏,语言很粗糙,没有能细细咀嚼和品味的东西。总之,没有唯美的浪漫故事,只有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只有清楚直白的文字。不喜欢这样的文字风格,顺带便不喜欢这样的作者,所以那时的我,对巴金先生留心甚少,也知之甚少了。浅淡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那,没有改变。
直到一天不经意看了句话,巴金先生说他想用他的余生来说真话,这样才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良心。看到这句话时,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很简单很平直的语言,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你感受到一位七旬老人传达出来的肃穆与诚意。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苦难与磨砺之后,说出这样的话,怎能不叫人心生感叹,感动不已。因此,我发现自己之前对巴金先生的理解是如此的浅薄:文字之美之动人,不在于它有多华丽;思想之深之博大,不在于它有多难懂。我开始细细的品读巴金先生的作品,品读巴金先生的人生。他的人格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朴实而真诚,粗淡却又耐品味,像一杯香茗,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的读,细细的品,方能领略个中滋味。让我们慢慢来聊,细细来品这位不愧称之为“先生”的巴金。
巴金,一九零四年十一月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文革期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四人帮被粉碎以后,逐渐得到平反,恢复写作权力,反思过往,再次执笔,开始写作。
从巴金先生的这一段简历,我们不难看出,巴金的人生可谓悲喜参半,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文人,他的苦难从文革开始。这段非人的经历中,巴金说自己已经不知是人或是兽了。作为一个思想有着高度自觉的知识分子,巴金在时代的压迫下,违背文人的尊严,放弃为人的良知,在那个断壁颓垣的疯狂时代,说了做了很多违心话和违心事。有话说的是:国家不幸,诗人幸。拜这段艰难岁月所赐,巴金老先生,在经历过十年文革的磨难后,坚强的活着,将磨难化为深思与忧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随想录》。
《随想录》是巴金先生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动乱之后,怀着文人的自觉与良知,从1978年起,以非凡的毅力带病坚持创作并在1986年撰写完成的,历时整整八年。这部散文巨著有四十二万字,共分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随想录》的灵魂。《随想录》是来自于苦难经历的沉淀。十年文革的浩劫给包括巴金在内的众多知识分子及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文革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和人性的的迫害,惊人心魄,这种沉重的苦难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社会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文革之后,巴金做了真理的捍卫者,第一个拿起笔来记录文革的罪恶,抒发对真理的追求。发出了内心的呐喊,正如他在序言中写道的:“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还会再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再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谁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再进入梦乡。当然我也不再相信梦话!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这种历经磨难后的回忆,站在当下,回头望那段无法尘封的记忆,我们可以想象那个乱了的社会,给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身体和心灵上带来了多大的创伤。
《怀念胡风》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动感情的一篇随想,文中他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此时的仟悔之情给他造成的内心伤痛已经无以排解,而使他感到恶心、耻辱。很显然,巴金在这里所忏悔的,已不仅仅只是奴隶意识。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由作为知识分子的仟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巴金先生不仅敢于正视自己,他还提醒人们要正视历史。现在,这个历史的纪念馆还没有建立,却已经到了人们纪念他的时候,这个老人在跨越了荣辱参半的一百年后,离我们而去。舒乙说:“他生前已经看够了各种表演,在他去世之际,不要急于把各种溢美之词加在他的身上,而是要去理解、继承他的思想。”
细细的品读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平淡朴实,又经得起回味。这岂止是在读一本随想,这是在读一个人的一生,这里面有沉重的历史积淀和沉重历史上的深刻反思。
说真话,做实事,这位“世纪老人”告诉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实实做事,不愧良心。
巴金作品随想录读书笔记篇三
我了解巴老,是起源于他的《鸟的天堂》。那时的我,上小学四年级。望着语文教科书上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插图,便幻想着自己是一只会飞的小鸟,我的家,就在远方小岛的那棵大树上。那时对巴老的印象,现在想来,更多的是快乐无忧,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岂不乐哉?
然而,当我读了《随想录》,我的心里多了几份沉重。我是读巴老的文章长大的,知道《随想录》是他的暮年之作。在这里,积蓄了他一生的感悟,我也在字里行间中感悟着,使自己的心渐渐成熟。以下是我读完《随想录》第一集的所感所想。
《随想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我认为,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
经过十年浩劫,他开始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解剖,进行反省。他发觉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
我不禁惊叹,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颠倒的一剂毒药之后,是怎样的挣扎过来的?面对自己的虚伪,他没有选择继续,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真诚地忏悔着,仿佛在将自己的灵魂示众,耐心地听取世人的指点。因此,对他自身而言,他是对得起良心的。
至于我说:“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
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读的前30篇没有一篇是不提“读者”二字的。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这并不是说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说明,巴老把一切献给了读者,难到我会选择不理不睬?!
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对读者的歉意。《随想录》后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我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虽然收在这里面的是‘随想’,它们却都是自己‘想过’之后写出来的,我愿意为它们负责。”多么可爱的世纪老人,他在为自己的过去还债,多么慈祥的世纪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颤抖的笔尖书写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纪老人啊!
无论是对读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我们的榜样。但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不容乐观。现在不少所谓的“作家”,将文字作为名利的符号,用发行量、销售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怜的人们都去争相抢购。浮燥的人们,浮燥的行为,浮躁的社会。
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在现实中,对文学名著的冷落,对言情八卦书的痴迷仿佛一场文学瘟疫席卷文化市场,什么“快餐文化”,什么“速冻时代”,不得不让我们寒心。
还记得《随想录》连载不到十几篇,便遭香港大学生的强烈抗议。原因是他们反对巴老要让人们牢记“文革”,他们要让人们忘记在我们国土上发生的那些事情。然而,巴老选择继续,因为他不想让人否认它们的存在,不想让人们把这史无前例的“浩劫”看做遥远的梦,希望国人有法国人正视过去的坦然(我想他在参观伊夫堡时曾想过吧。)为何他的愿望如此强烈?我想这来自于苦难的经历,“只有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自己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看吧,正是因为巴老的坚决,《随想录》才得以继续、完成。巴老所经受的苦难,我无法替他减轻,但我愿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也必将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