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精准扶贫发言稿3篇
抓好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将继续奋力拼搏,务实创新,组织和带领全乡贫困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战胜贫困,下面小编整理了法院精准扶贫发言稿,供你阅读参考。
法院精准扶贫发言稿篇1
司法保障精准扶贫要做到审判到位、服务到位、宣传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二不愁,三保障”,收入达到脱贫标准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河南省宁陵县和睢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时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法院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我的一个体会是,努力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司法服务遍及每一个村落,司法宣传教育每一位村民,司法扶助温暖每一户家庭,组织建设保障每一处角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就是做到“五个到位”。
要审判到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促进扶贫资金的阳光化管理和公正合理使用;依法妥善审理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等涉农经济领域犯罪,为打赢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妥善审理贫困人口特别是涉及农民工、留守人员就业、医疗、教育等涉民生领域案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要服务到位。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到村到户到人了解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司法需求,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司法应对,认真开展“送法进基层”等系列活动;帮扶贫困村建立纠纷调解室,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原有环境和面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村庄美化建设,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在脱贫致富措施上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要宣传到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破除落后观念,树立健康向上的文明观;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巡回审判,促进形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深入挖掘当地先进文化,将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强大力量,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深入开展。
要人员到位。河南省濮阳市建设了全省唯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书记“关键少数”作用。法院也应向联系村选派干警驻村帮扶,参加培训,提升素质,以实干赢得人心;在前期摸底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安排,与县级相关部门及乡、镇一道,研究制定帮扶方案,重点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种养技能技术培训、支部阵地建设、新村建设等方面予以帮扶。
要制度到位。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支书等乡村精英带头作用时,结合实际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和乡村管理工作规范,实现全民参与、民主决策;选择与乡村生活相关的法律书籍、案例集、视频集进行讲解培训,让村民学得会、记得住、用得着;建立乡村人才储备制度,定期更新人才信息库,确保乡村精英发挥作用的持续性;建立扶贫干警和联系点的长期联络机制,长期关注村庄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依法进行。
法院精准扶贫发言稿篇2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学习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争先竞进,进一步提振做好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一要对比精神状态找差距。精神状态是战胜贫困的力量之源。学习贵州经验,首先要学习贵州精神,特别是要学习文朝荣同志的精神,学习他崇高的信仰追求、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洁身清廉的道德情操、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勇于担当精神的政治品格。二要对比自然条件找差距。湖北的自然绿化条件优于贵州,但扶贫脱贫奔小康成效不如贵州,我们要从对比中找思想区位、精神区位上的差距,比出精神绿化、精神绿荫、精神植被上的差距。三要对比发展观找差距。海雀村之所以能把风沙四起的荒山变成万亩林海,关键是找到了科学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子。对比贵州,我们更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绝不能以牺牲生态暂时获得一点利益,失去我们的发展之本、生存之本。四要对比“精准”找差距。贵州扶贫开发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精准扶贫,我们要认真学习贵州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在“精准”上下功夫,在扶贫思路、规划、方法、资源配置、管理、技能培训乃至干部配备上进一步精准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五要对比实干找差距。学习贵州经验,关键要学习贵州干部的实干作风,关键要真学真用,抓得实、干得实、落得实,把贵州的经验落实在湖北,让贵州经验之“花”在荆楚大地绽放。
李鸿忠指出,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刻认识精准扶贫是习总书记在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深刻认识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推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聚焦“精准”二字,在“精准”上做足功夫,努力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6个精准”,把是否做到精准扶贫作为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战场。要坚持以精准扶贫统领制定扶贫攻坚计划方案。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一个到2020年全省到户到人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作战方案。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制定详尽、具体、实在、有效的扶贫脱贫计划,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层层分解责任,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最终取得实效。
李鸿忠强调,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做清醒人、明白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扶贫攻坚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省、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联系扶贫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全省上下要形成责任到人、任务上肩、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要按照军事作战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决战决胜之战。省里成立由李鸿忠同志任第一组长、王国生同志任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县两级也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军令状。省里负责政策制定、宏观调研、工作计划、制定目标、调配重大项目、筹措资金等重大事项,由市州党委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作为作战单位具体落实。要建立“1+N”的扶贫攻坚支撑体制机制,即由省委全会研究通过一个扶贫攻坚的决定,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创新机制、责任机制、精神支撑机制、用人导向机制等支撑机制,以保障全省扶贫攻坚强力推进、决战决胜。
王国生主持时说,文朝荣同志的思想之所以先进,就在于他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文朝荣同志的事迹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他把党的宗旨变成了自觉行动;文朝荣同志的境界之所以崇高,就在于他以平凡之身做出了不平凡之事。这是一次生动的党课,也是一次现实的“三严三实”教育。全省党员干部都要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牢牢把握“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只争朝夕,坚决打好我省扶贫攻坚战。
王国生就当前深化精准扶贫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成果,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全面准确把握贫困状况,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胸中有数。二是对照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本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确定时间表,到期结硬帐。三是因户施策、分类施策,抓好进村入户政策的落实,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四是抓紧选派好扶贫工作队,确保每个贫困村有工作队长驻、每个贫困户有党员干部帮扶。他强调,加快发展是最好的扶贫,是最根本的脱贫。要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的政治责任、各贫困县的主体责任、省直有关单位的部门责任,在援助资金、工作机制、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统筹、汇聚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各级扶贫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聚集,形成加快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副省长郭生练、曹广晶、甘荣坤、曾欣、任振鹤,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武警湖北省总队司令员周旭光、政委吕能亚,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省直各单位、在汉高校和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在武汉主会场参加会议。
法院精准扶贫发言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能参加这次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太行行老区调研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感到自豪,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要义无反顾打好农村扶贫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下面,我将**乡的扶贫工作进行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武乡县东部地位,东临左权县,北靠榆社县,南接黎城县,西傍洪水镇,距县城60公里,是武乡县的“东大门”。全乡14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2377户,6278人,劳力2438人,2013年人均收入7612元。全乡总面积5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49亩,人均1.3亩。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88亿元,粮食总产量2600吨。
一直以来,我乡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全乡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在项目村雁过街村投资100万元,整理复垦农田400亩,全部用于规划发展核桃经济林园区。二是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3个村,搬迁农户43户,主要采取中心村搬迁和县城搬迁两种方式。实施危房改造168户,切实保障了贫户居民的住房安全;三是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全乡1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通水泥路19.5公里,街巷硬化42公里,并配套安装太阳能路灯210余盏;四是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在全乡重点贫困村先后实施了规模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园区、油用牡丹种植、小杂粮深加工等扶贫产业项目;五是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全乡确定贫困村5个,共220户,586人,涉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1个,共29户,89人。工作中严格按照程序,逐户登记、核对,确保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落到实处。六是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河神烟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配套发展经济林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有差距。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尤其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流动性非常大。一方面类似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等政策很难得到长期持续的执行,甚至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于流动贫困人口特别多的村,在村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这一类人更加贫困,但是没有好的措施和办法进行扶贫。三是贫困人口大量外出务工,使一些基础设施成为摆设,投入大,但是没有效益。四是新脱贫人口的经济基础差,返贫率比较高,因病因灾,因子女教育、结婚等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二)扶贫工作专业队伍不健全。作为乡镇一级,缺乏专业的扶贫工作队伍,扶贫工作还只能处在接受指令、完成任务这一层面。对具体扶贫政策、项目、工程的实施,不能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效率不高。同样,由于缺乏专业队伍的指导,一些扶贫项目在手续办理、资金申请、技术指导等环节遇到难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能充分享受优惠政策,也就容易使贫困农民丧失脱贫的信心。
(三)群众存在依赖思想,没有长远眼光。部分贫困农户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体责任感,没有积极进取精神,过分依赖政府。比如,有些贫困农户想要发展项目,但是又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而是希望政府能够资金、技术,甚至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的群众缺乏长远眼光,只愿守着自己的土地,对新的发展模式不信任、不敢尝试。这就导致扶贫工作难以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三、一些思路和措施
(一)完善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针对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今后扶贫开发要进一步瞄准扶贫对象,把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真正使贫困人口受益。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分阶段、分批次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做到跟踪服务。加强动态管理,搞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对贫困对象实施科学管理、分类扶持,积极探索“两轮驱动”的工作机制,促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最及时、最合理的帮扶,全力确保扶贫对象在脱贫后不返贫。
(二)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根本上还是需要以产业经济作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形成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是脱贫翻番的必行之举。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一村一品”,通过技术推广、能人示范、企业引领,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逐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我乡结合全乡气候高寒特点,在“西河”曹家烟、上北台、玉石沟、井湾、雁过街5个贫困村发展小杂粮,引进了佳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小杂粮深加工项目,提高贫困群众的种植效益;贫困村曹家烟村引进了山鸡特种养殖项目;在贫困户较多的羊圈村新建现代化肉鸡养殖项目,示范带动全乡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雁过街核桃经济林园区,形成了规模种植效益。
(三)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要坚持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一是抓好贫困村田间道路、石堰、水渠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三是结合实际,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鼓励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工作。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组建更多常驻基层的专业扶贫队伍。现阶段扶贫开发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政策更全面、要求更高。农村扶贫工作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农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为每个乡镇、甚至是每个贫困村配备一支符合发展需要的专业队伍,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扶贫工作的效率会更高。要重点加强对扶贫干部的集中培训,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切实提高扶贫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要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扶贫规划。开展扶贫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村的情况都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简单搞“一刀切”,扶贫政策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每个村的具体情况,认真编制好3-5年的扶贫开发规划,明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方法举措等。在编制扶贫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需要,鼓励群众参与选择和实施扶贫项目,使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
(三)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打牢基础。狠抓支柱产业的培植,形成产业特色,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要扶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二要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对扶贫优势产业的投入,对参与产业开发的贫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如技术、物资、资金等支持,从源头调动积极性;三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形成商品基地和区域品牌,发挥特色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抓好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将继续奋力拼搏,务实创新,组织和带领全乡贫困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战胜贫困,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圆满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