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一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钟表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从一上课我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二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联系生活实际看整时。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认知能力较高年级的学生较弱些,所以低年级的课堂,组织教学比较重要。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将猜一猜、认一认、指一指、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拨一拨等教学手段贯穿整个课堂。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另一方面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他们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堂课的设计我认为有几个亮点的地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学生会不会认真听,教学目标能不能达到,就看导入环节精不精彩,能不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堂。我首先设计一个猜谜语的游戏,让学生来猜一猜谜底(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了解,温馨提醒学生,谜语不能说出来,要举手才能说)。其次用正确的引导语带领学生进入钟表王国,看看王国里都有什么类型的钟表?(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演示,从儿童熟知的美丽图片入手,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并为下面认识钟面和时间的写法作铺垫)最后请学生说一说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好用处?(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认识整时环节:着重引导学生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老师的主导和自己的观察实践发现认识整时的方法,这里我设计好导学案,将三个钟表的第一面钟引导出答案作为范例,让学生自主写出另外两面钟的时间,并同桌间讨论得出发现结论
3、实践应用
让学生在学会了认识整时后,自己当主人翁,来拨一拨,拨出老师想要的整时,这里利用有趣的游戏环节(老狼老狼几时整!)并加入导学案中的画一画,会拨时间后,把拨出的这一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来。
这样设计是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巩固新知,变换知识间的主次关系,使学生不仅会认整时,还能根据给出的时间拨出或者画出时针和分钟。
4、课堂总结
结合《时间像小马车》这一首歌曲,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收获(学到的本领),一方面锻炼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歌曲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引导学生要做一个会合理安排时间、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不足之处:
1、本堂课中,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使环节过渡的自然。
2、学生回答问题时,没能抓住知识的生成性,教学机智还不够。如果学生说不出应该如何来引导是值得自己来深思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堂数学课,我认识到数学课不是简单的1+1,还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无论是低年级教学还是高年级教学,首先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次知识需要学生自己体验实践,最后还需抓住生成性的知识,使数学课堂变成有趣的玩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篇三
因为是学生初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所以我把《认识钟表》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这节课教学下来,我感觉比较成功。
一、精心创设情景,引发孩子好奇心,激发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悬念:老师今天要带个好朋友,想让小朋友认识一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好朋友是谁?“想!”悬念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也一下子被牢牢吸引过来了。这时,课件显示出漂亮画面,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声,我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猜是谁?孩子们争着破谜底,“闹钟”,随着谜底的揭晓,孩子们开心的一阵欢呼声。在这样开心热烈的氛围中,我揭示今天课题。
二、精心设计练习,层层递进,挑战学生思维
在教学看整时这个环节,我安排4个时间。先是观察2时,请一些优等生已经会看时间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发挥优等生小老师带头作用,让他们能在老师辅助下能比较完整的表达出看的方法。第2个时间是4时,请多个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么看的,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看整时的方法。接着通过8时和3时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让每个学生能正确表达看的方法。最后在三个时钟的对比中,概括出看整时的方法。虽然这4个时间安排看似差不多,但每一次的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着不同要求,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在完成新知教学后,我安排了4个练习,练习的要求层层递进。
练习一,根据动画课件,观察6时和12时的钟面,并说说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学生能快速准确的报出时间。
练习二,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练习三,课件出示一个是钟面上只标有12。3。6。9四个数字的和一个没有任何数字的时钟。学生不但能正确的读出时钟,而且方法表达的很清楚。如9的后面是10,最下面的数字是6,它前面数字就是5等,语言表达很清晰完整。 练习四,小品: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不管是新知的传授部分还是练习巩固的部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针对性都很强,每个教学环节衔接非常紧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步步深入。
三、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集音形色一体,特别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特别是那可以随时调制模式的flash时钟,是那样的直观有效。孩子一看时钟就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钟只走一大格的规律。如果没有这个随时可以拨动的flash时钟,我在课堂上的练习密度不可能这么大,学生没有足够充分练习,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好。虽制作多媒体课件可能浪费老师很多时间,但这个教学效果还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一线的教师都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课件,这对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
四、注意问题提问的开放性,给优等生有展示发展的机会
课的一开始,我就问了哪些孩子已经会看时间了,所以对于学前情况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就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也有展示发展的机会。如钟表面认识的时候,一般孩子要求知道12个数字和时针,分针的特点就可以。可我在课堂上还是追问着孩子你还知道些什么?个别学生就发现了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的规律。在比较早上9时和晚上9时,问学生一天有几个9时,又追问一天共有几个小时等。聪明的孩子知道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走两大圈等知识。
值得思考的地方:
1、新课程要求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体验。在这节课安排让孩子们动手拨一拨的实践活动,可孩子的学具小钟拨起来很费力,不能直接拨动时针,只有当分针拨一圈时针才能动一格,感觉这个操作环节太费时间,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没几个学生能来得及拨的。
2、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也很积极,可轮到发言孩子毕竟不是很多,所以在说说怎么看时间的时候,可以让同桌孩子互相说说,这样使每个学生有练习表达的机会。
3.学生学习习惯需加强培养
由于一年级学生人小,许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许多学生不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拿上笔就写写画画不停等。
4、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培养
部分学生习惯性地说“短针”、“长针”,还有一部分学生习惯说“3点、4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