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教学一直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的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两大阵营:①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②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①可知论:思维能认识存在
②不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世界的本原。
代表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观点:理生万物;上帝创造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五、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
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
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6、关于哲学的表述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7、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8、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10、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三)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