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2016-12-01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那么,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形成:

1、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十分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坚持不懈在陕北黄土高原开展生态治理,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逆转。

蒙蒙细雨中,层叠起伏的黄土高坡云雾缭绕,满目的林草仿佛为大地铺上了绿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8日在吴起县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这样评价:“退耕还林使吴起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县,是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记者10年前初次来到这里采访时,只能在个别流域看到少许绿色,多数山山峁峁因为开垦种粮而满眼土黄。

为了走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从1998年起,吴起县启动了以封禁造林为主题的绿色革命,当年就在留够口粮田的前提下,将155.5万亩坡耕地一次性全部退耕。

10年前,尽管家里有60多亩耕地,吴起县吴仓堡乡周关村村民贺建清一家7口人的日子并不好过,靠天吃饭粮食收成没保障,因为学生上学和家人看病还欠了几万元的债务。自从家里50亩退耕地列入国家补助,加上种植沙棘果的收入,贺建清一家年收入稳定在了2万元以上。

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完全落实后,吴起县10多万农民可享受粮食补助、管护费、种苗费折合12.9亿元,农民户均领取补助5.6万元,人均领取12230.6元,这有力地调动了他们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没有产业,生态难保,没有产业,农民难富。为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吴起县特别注重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舍饲养羊和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务输出等农村后续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8元,较1997年的887元净增2771元。

吴起县薛岔乡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志雄说:“10年来我们这里有两大变化,一是环境变了。原来到处是黄山,现在山清水秀;二是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原来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近年来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400多元了,一部分群众还有了私家车。”

1999年以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吴起县累计完成造林种草面积24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启动最早、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了吴起的地貌轮廓。

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说:“与10年前相比,吴起县的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多年罕见的飞禽走兽重新出现。”

在陕西延安市柳林镇后孔家沟村48岁的农民刘治平眼中,黄土与绿色,饥饿与富裕,这两组鲜明的对比最能体现家乡的巨变。2008年,这个只有53户人家的小山村,人均种植苹果3.4亩,人均纯收入1.5万元。

但在退耕还林前,后孔家沟村山上无树、坡上少草,全村人守着荒凉的群山受穷。刘治平说,现在站在高处看,我们村就是花果园,春天满山花,秋季满树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