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教育的关系论文

2017-06-12

哲学强调教育本质的探索,当个人对于教育本质的认定不同时,相对的也会影响对教育推动的态度与策略。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与教育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论文篇一

论哲学与教育以及休闲的关系

摘要:哲学强调教育本质的探索,当个人对于教育本质的认定不同时,相对的也会影响对教育推动的态度与策略。欲有效地推动休闲及休闲教育的发展,就应厘清哲学与教育及休闲的关系。本文探究了休闲与教育有关的哲学范畴,阐明了哲学与休闲及教育的关系,揭示了哲学对休闲及休闲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哲学;教育;休闲;关系

不论对休闲还是休闲教育而言,借助哲学的思辨,可以帮助我们思索其应有的本真面貌。哲学泛指一切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动,它是思辨的、规范的,哲学是探寻回到事实本身,哲学所探讨的领域相当广泛,哲学与教育的关系,不管从历史发展或是其探究的历程来看,两者都是紧密相关的。

一、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1.历史发展视角下的哲学与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我们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渊源:首先,哲学的发生源自于教育的需要。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初哲学的发生乃是当时教育的需要。古希腊为哲学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在本质上与科学没什么差别,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以纯自然的形式或变化为主,不涉及人生的基本问题。而开始以社会人生为研究对象,则是由当时古希腊的游方教师传播青年道德、政治与城市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在实际教育经验中,开始发生了个人与世界、社会,知识与行为等彼此间的关系问题。因那时实际教育上的需要,才把哲学的研究由对纯粹自然的研究转到社会人生的研究中来。教育问题不仅与哲学有深厚的渊源,其亦与休闲有深刻的渊源。在休闲的词源学考察中,西方最早具有明确休闲内涵的词汇是σχολ?耷(scholē),它并没有成为英语“leisure”一词的词源,而是演变为现代英语词汇“school”,由此可见休闲与学校两词汇之间的渊源。诚然,休闲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休闲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其次,教育理论的实施是随主流哲学思潮的发展而变化的。哲学不但起源于教育,并且对教育影响深远。一部西方教育史,不仅是各时代的教育理论和实施,它也是当时主要哲学思潮历史变迁的反映,古罗马的实用教育,乃是当时崇尚辩说的哲学思潮的表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是教会人们如何理性与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潮在于追溯希腊罗马的文献,重视古典文艺,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便是此时期的特点。随着自然科学逐渐发展,哲学思潮便趋于重视感觉经验,提倡直观教学和尊重科学知识,带有唯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色彩。18世纪个人主义的哲学崇尚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判断,其教育的目标变为注重个人人格的发展,尚自由的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哲学方面,另一种反个人主义的哲学思潮――社会主义也影响着当时的教育,引起了注重教育之社会功能的“社会教育学”。一战以后,国际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潮又一次膨胀,教育理论的理论和实施注重促进民族间的谅解和维持国际和平,提倡生产教育、劳动教育以及阶级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始终是追随哲学思潮的发展而变迁的。

2.教育历程中教育与哲学的关系之观。首先,教育目的是一切措施的方向及考核教育成效的标准。如何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价值判断的问题,亦即哲学的问题。一般探讨哲学思想影响教育目的的抉择,可从两方面讨论:一方面是教育目的究竟是永恒不变还是不断改变的?另一方面是教育目的应以何种目的为中心,究竟是启发先天理性,还是重视经验改造?或另有其他目的。以上这些议题,都需要以哲学的观点为根据,加以判断与指引。其次,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呈现,也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哲学的观点,既会影响教育目的的抉择,当然也会影响教育内容,亦即课程的抉择。倘教育目的主张追求永恒不变的知识与真理,则课程内容将会重视理论与普通科目,以及强调思考、领悟、鉴赏等类知识。反之,如认为教育目的是不断改变的过程,则较重视实用与经验科目,强调知识需透过经验的改造,且与生活相结合。哲学既然影响教育目的的抉择,自然也会影响教学或教育方法的抉择。选择哪种教学或教育方法,需要哲学的观点来衡量。

二、哲学与休闲的关系

从上述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来看,两者似可比拟成手段目的,哲学好比是实体,教育为实用。然而就休闲与哲学的关系而言,则较属于目的与理想的关系。从哲学的起源脉络来看,休闲始终是哲学追求的目标或理想,然而随着休闲观念的转变,休闲却有逐渐世俗化、物欲化的现象,偏失了原有的理想与完美,此时,休闲有赖哲学予以导引、纠正、丰富。

1.休闲是哲学追求的终极理想。古希腊传统认为休闲是一种允许个人得以探究真理的状态,它的精髓在于其为一种非功利性、无实用价值、完全发自内在动机对真理与生命的探索。亚里斯多德认为休闲是一种深思的状态,也就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心无羁绊的�钐�,即古希腊哲学家所推崇的沉思、从容、宁静和忘我。因此,休闲是对意识、精神、个性的开发。■可以说休闲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哲学追求真善美的终极目标。

2.哲学可以指引休闲方向。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往更为充裕,然而人们休闲活动的方式却出现日益贫瘠的现象,这些情形都违背了休闲原有的理想,亟需予以矫正。透过哲学的批判与引导,可指正人们不当休闲行为,换言之,休闲一方面是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亦需以哲学作为指引方针。

3.哲学可以满足休闲需求。许多人从功利的眼光来看休闲,认为休闲对生活的改善没有任何帮助,亦即古人所说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将“嬉”视为学习或成长的障碍。换个角度来看休闲,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之余,最需要的则是精神生活的充实,休闲即是实现或满足个人精神生活的良方。被一般人视为无用的休闲,虽然表面上看似“无用”,但实际上却都是忙碌、紧张的现代人所迫切需要的精神家园。透过哲学的深思与探索,可以更好地认识休闲的乐趣,提升生活的品质,满足休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人的目标。 三、哲学与休闲教育之关系

从哲学之观点来看,休闲教育是哲学的实践与推行,若从休闲教育之视域以观,休闲教育则有赖哲学的批判与引导。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休闲教育的理解各有分殊,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通过休闲教育培养人们的休闲技能技巧和休闲鉴赏力,使人们有能力参与某些休闲活动,从而引发其对休闲活动的兴趣。通过休闲教育确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生活方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现较高层次的休闲,就必须开展休闲教育,“这里须有某些课目专以教授和学习操持闲暇的理性活动。”■可见,亚氏从可感触的现实生活出发,强调休闲的价值和重视休闲教育。休闲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在学校可以学习及培养休闲技能与兴趣。休闲教育的传播有利于人们对休闲的正确认识,任何教育的内涵与措施,都有一个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基础,休闲教育亦不例外,是以推动休闲教育,应以正确的哲学观念作为引导,促使各国政府制定完善的休闲教育政策,规划可行的休闲教育策略,推动具体的休闲教育活动,进而达成休闲教育的目标。

1.哲学有赖休闲教育的实践与推行。休闲教育就是要启发与实践并追求人类最原始的休闲观――生命价值的实现。若从休闲教育观点来看,休闲教育只是一种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活动纯粹是无所为而为,自身即是目的。休闲教育是伴随休闲而出现的产物,它作为休闲的必要准备,良好的休闲价值观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从休闲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人生,而它的获得是一个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休闲教育也是让人们能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休闲活动,帮助个人实现自我,培育人们深刻的观察力。休闲教育也将有利于引导人们的学习和行为,使之能向社会最高层次和最持久的价值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哲学的理念或理想,都有赖休闲教育的实践与推行方能成功。

2.休闲教育有赖哲学的批判与引导。在教育与休闲关系的论述中,我们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多半随着哲学的思潮而变迁,换言之,哲学是引导当代教育取向的指针,休闲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之一,自然亦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同时,由于哲学是一种价值批判的学问,对于休闲教育的价值,正可以透过哲学的批判与省思,加以衡量和判别。休闲引领教育,教育回归休闲。在教育中,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价值进行重新安排,在一个以休闲为中心的社会中生存。休闲教育从价值观、兴趣、欣赏力和技能开始,包括各种休闲技能,它不光指明休闲的方式和时间,而且指明其原因。如果从理性主义观点来看休闲教育,认为它的规划或实施需要从理性出发,在制定政策时必须遵从一定的步骤,发现所有可能的方案,洞察每一个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强调成本效益的方案。如果从存在主义观点来看,则从自我认识出发,强调休闲教育的个人化与主观化。休闲教育旨在启发个人存在的意义,因而休闲教育政策制定的重点在鼓励学生自我识别、自我存在的重要,学习的自由与个体想法的尊重。此外,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多元存在,重视观念的解构,反对传统机械的决定论,反对权威,重视分化倡导差异同等特征,对于休闲教育规划与实施,自然产生一定的启发与引导作用。

我们理解休闲教育需要哲学的引导与批判,此外,我们也理解,哲学所勾勒的休闲理想愿景有赖休闲教育予以实践与推动,人类期待生活的美满与完善,并非凭空而谈,只要透过休闲教育的实践与推动,即可以圆这个梦想。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与教育的关系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