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教育的毕业论文

2017-06-14

特殊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残疾儿童的基本人权,在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并重视的前提下,教育机构应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手段,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特殊教育的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特殊教育的毕业论文篇一

《特殊教育问题的探讨》

摘 要:特殊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残疾儿童的基本人权,在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并重视的前提下,教育机构应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手段,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分析;教育措施

一、特殊教育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应包含对盲童、聋童、智力落后儿童、超常儿童、言语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所有残疾儿童的教育。

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并重视特殊教育问题,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1)因重度残疾无法到校上学。(2)现有特殊教育资源不能够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3)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4)家庭意识等方面的一些特殊原因,部分重度智力残疾儿童连家长都不认识,无法接受任何教育。五是由于残疾状况的多样性和残疾人的个体差异,目前的教育机构还非常缺乏对各类别残疾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特殊教育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

教育机构应提供与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手段,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如,学校为无臂或双臂残疾的学生提供低位桌子,以供他们用脚握笔书写;为低视力学生提供放大设备和台灯;……这样可以为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机会均等地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2.整合资源,建设特教中心

探索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建设,在设施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建设适应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求的保障体系。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残疾儿童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关心残疾儿童教育的氛围。

(2)正视现实,正确对待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证明这个道理。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大多数人应关心、帮助残疾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然而也有人会用“瞎子”“聋子”“瘸子”这些不恭的语言甚至用动手动脚的欺侮行为对待他们,这是极不道德的。

(3)克服困难,提供机会

只要有可能上学的,家长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孩子上学。最好上残疾儿童学校;没有残疾儿童学校的地方,可以随班就读。实在上不了学的,家长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这对孩子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该尽早给孩子选择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这是孩子未来生活的依靠。

(4)认真呵护,努力培养

家长还应该收集大量的残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讲给孩子听,或让孩子自己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精神。特别是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要以具体分析、耐心指导帮助孩子选择坚强。切不可以过分的怜悯和护卫,降低孩子的斗志。

(5)树立自信,追求成功

对残疾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但如果一点没有要求,顺其自然也是不利的。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获得小小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觉得“我也能行”。日积月累,他们会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不断追求成功。

3.建立制度,送教上门

教育局应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对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实行回归主流教育,在普通中小学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学生或其他残疾的儿童随班学习。对无法到校有教育需求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服务的有关政策,采取纳入特殊教育学校学籍,由特教学校派遣专职特教老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4.家校互动,协调合作

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上下楼、上卫生间都需要有人协助,而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机构都没有无障碍设施;有些需要倚靠才能坐,而学校只有统一的条凳;有的握笔困难,书写缓慢,有的交流困难,口齿不清晰等现象,家长应每日接送或陪读,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特殊教育落在实处。

5.加大政府投入

特殊教育机构的目的是在残疾学生未能适应普通教育机构之前给他们一个过渡,让他们学习如何融入,如何适应普通教育,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流。对于确实不能适应在普通教育机构学习的残疾学生,特殊教育机构也应当是个开放性机构,让在特殊教育机构学习的残疾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和了解普通教育机构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娱乐。教育部门应当增设孤独症、脑瘫儿童特教学校,针对他们的特点实施特殊教育。可以对未入学的重度残疾人试行家庭非正规教育。政府对入户志愿服务给予适当补贴。

6.发挥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作用

将视野扩展到残疾人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可以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远程教育这一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机会的做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区教育形式也是适合残疾人的一种方式,它为残疾人提供了就近就地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可以开展扫盲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可以开展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

总之,特殊儿童如果没有教育,生活本身依然会存在,但没有教育的生活可能会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增强主体能力,不能超越缺陷,无法改变自身现实生活命运而最终失去生活,沦为“活着”的奴仆。特殊教育要注重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激起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正如金生教授所说的那样,它“从事的是思想的活动,是思想的事情,显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行动主体……它能够进行的活动仅仅是思想理论,以思想理论的方式来触摸生活,给生活和教育的出路提出种种思想或原则。”因此,关心是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的一个根本准绳,体验是特殊教育关心的根本办法,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是最重要的内容。

作者简介:郭晓燕,女,就职学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铧尖堡学校。

关于特殊教育的毕业论文篇二

《浅谈如何办好特殊教育》

【摘 要】人类始终在朝着智慧、慈悲、文明的方向发展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昌都特殊教育起步晚,农牧民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特殊教育必须重视师资、教育方向的设计,以满足学生、农牧民家长、社会等来自不同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育方向

昌都特殊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全地区农牧民、社会各界一是对特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知度、关切度不够;对特殊群体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各类型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够,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与拓展尚未起步,受教育面不够,更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从特殊教育中获得益处。三是支持系统不完善,社会力量多元化支持办学模式没有很好的运作起来,特殊教育在短期内与普通教育或其他类型教育同样快速发展缺乏很多必要的条件。四是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方向、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尚未起步。

一、努力转变观念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和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地区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因此,转变观念是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是转变农牧民及社会各界对特殊群体的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厚薄、多寡之分。二是改变“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是万能的”传统观念。从历史来看,昌都长期的封建农奴制度,缓慢的社会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回避现实的宗教思想,漫长的封闭状态,现代文明和传统的纠结,由此产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我们今天从事特殊教育事业所必须面对的。这就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大力营造尊重特殊教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地区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三是和儿童福利院的职能区分开来。儿童福利院是由国家民政部门举办,国家给予经费,儿童的公民权利、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在“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中,特殊学校的职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教会残疾儿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残疾儿童在社会上有谋生之能是其根本职责所在。

二、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特殊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是所有教师中面临挑战和困难最大的、要求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群体。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教师相比缺少应有的成就感,需要更多的耐心。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加入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很多特殊教育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加之昌都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愿意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较少,对特殊教育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强化职后培训(专业姑且不论),提高工作能力。

(一)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一位哲人这样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而特教教师,不但要长期面对残疾学生,而且还要面对社会各界的鄙视、轻贱,倦怠和焦虑情绪更加突出。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对特教教师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只有当教师的心灵能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极大的欢乐,教师的心灵像洁白的哈达般纯净,如尼采笔下的“超人”的时候,没有私心和杂念,看不到贪婪和欲望,才能共同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让他们在蓝天下快乐、自由地成长。

(二)培养有良好品行的教师。作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特教教师更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为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特教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残疾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特殊教育,可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没有太多的回报,有的只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一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以特殊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三)培养有良好品位的教师。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日益物欲化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形或有形的压力。特教教师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甘于默默奉献的人。也许特教工作曝光率不高,也许特教工作认可度一般,也许有些人为了一点所谓的名利而心态失衡。但于特教教师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能看到学生融入社会、能看到学生自立就是最大的欣慰。在工作中,始终把名利看得很淡,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从教学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是最重的东西。

(四)培养大爱无形的教师。爱和感情可能是教育学生最有效的手段。作为特教老师,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他们是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有的甚至不能自理,有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肯定比其他人更脆弱,更需要特教教师的大爱。对特教学生,就需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爱称为特教学生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爱成为特教学校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

三、审视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具有双重使命:既要向残疾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职业技能。使其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特殊教育的教育方向中,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应占太多的比重,应以谋生、就业为向导,以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根据昌都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开设一些如唐卡、十字绣、修鞋、拾废品等项目的职业教育。同事需要把劳动技术、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l]赵树锋著.《特殊教育基础理论浅谈》

[2]《聋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柳树森编著.《全纳性教育》.武汉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李绍珠、同兢、郭熙著《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