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论文

2016-12-26

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保障患者利益的重要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设备维修论文,供大家参考。

医疗设备维修论文范文一: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维修的体会

一、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1注重实用而忽略维修:现在的医疗水平比较高,医院也引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虽然注重对设备的引入和使用,但是在维修方面却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仅仅是侧重于可是使用,虽然各科室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都建立了制度,但是维修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却被忽略了。一些用于抢救的大型医疗设备,会由厂家来提供维护和保养,可是在设备购置以后,科室人员仅仅是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在后续很长时间都没有管理,直到出现问题后才想起维护。长期这样设备尽管还能使用,但是精确度会减低,而且对使用寿命也有影响,导致设备过早的报废,在使用中也是会有安全隐患。

1.2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技术落后:目前各医院都在医生水平和技术、药师能力等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竞争,通常都会花高价来留住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医生和药师,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这也说明了医院存在重医轻工的情况。长期如此,那么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收益分配肯定会存在问题,以至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动性增加,一些高水平的医学工程人员都纷纷跳槽,仅留下经验不足的人员,这样就造成了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的局面;其次,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一般都是男性技工,他们的学历都不是很高,很多都是依靠丰富的经验而站在了这个岗位,他们思想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创新能力不足;还有就是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往往比较苛刻,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认为这些投入不会有过多的利益增长,因此忽略了设备的使用效果。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医疗设备维修能力较差的原因。

1.3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的管理制度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完善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都是一些监督、巡查、工作方面的管理,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仍然比较忽略,也可以说这是医院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盲区。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即便是有,也仅仅只是形式而已,并没有对其进行监督执行以及改进,所以设备管理和维修仍然是比较落后的。

二、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针对以上医院出现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

2.1加强计划管理:医院自购买设备开始,就需要对管理措施进行计划和规划,通过提前的制定好维修和管理制度来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达到预防的作用。第一,医院的大型抢救设备,必须要定期维修检测,这是国家规定的,而且对于维护的资料一定要记录详细和规范。其他的设备也需要满足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维修检测方式,以此来让医院的医疗设备使用期限得到延长,保证其使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第二,在对设备的购入和引入后,应该准备好设备的备用零部件,避免因为设备的故障而无法进行零部件的更换,让设备的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快速和有效。

2.2提高技术管理:第一,医院需要纠正重医轻工的现状,对于具有高水平、高职称的医学技术人员也要以同等待遇对待,想办法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第二,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要让医疗设备人员向年轻化发展,引入新的人员,通过前辈的带领,来建立起先进的维修技术,建立年轻队伍;第三,开展业务培训,对新的医疗设备发展具有明锐的触觉,能够对医院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加强医院之间的经验交流,提升技术人员的水平。

2.3健全制度管理: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①建立设备维修确认制度。医院所有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检修和保养均要有详细的记录,对维修人员进行核实,签字为准,确保器械维修部门的职责性,协调好各部门和维修部门的工作。②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制定好检查的周期,对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对未来的工作问题进行预防。③建立健全的维修资料库。每一次维修都应该对维修的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三、总结

总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医院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工作集合了计划、技术、经济和管理为一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医师的治疗需要借助诊断设备的帮助来对患者的疾病定性,提供治疗方案,所以设备维修是医院精确诊断的基础,而设备维修人员也是这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员,医院除了对医疗技术进行提升和关注,也同样需要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关注,让医院综合实力获得提升。

医疗设备维修论文范文二: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论文

1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风险管理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培训欠缺

由于风险管理人员和整体专业素质的问题,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从而对设备的学习、培训、维护要求逐渐增加,专业性也不断在提升,现有的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对一些大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故障找不到解决方案。

1.2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存在操作风险和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这是由于相应设计缺陷造成的,责任人未做到严格监督医疗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使用后跟踪及日常监督等环节。

2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5]。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保障公众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目标。根据该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措施。

2.1规范风险管理监督和法规制度建设

该院应依照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体规定的相关政策制度,拟定出适合本院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执行流程,对每个级别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高风险管理工作价值。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水平

国内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风险管理法规标准、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层应在宣传和培训方面加强教育,将风险管理意识做到全面化,灌输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认知度及管理技能。另外应增加资金投入在风险管理工作上,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意识及水平。

2.3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措施是将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定期监测及建档[8]。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评估分析不同设备、环境下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全程监控做到实处。为使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严密精细,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升其风险评估的积极性。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监管作用,对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督促,与临床科室交流学习,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障广大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医疗设备。

2.4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等环节中,风险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及时反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理论[8],建立管理制度,包含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评价、考核及维护等,并分析、评估及防控医疗设备安全风险,定期安全监测医疗设备进行并进行电子建档,拟定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手段。

②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对医疗设备风险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使用前,加强风险分析防范医疗设备、进行评估管理不同环境下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分析、电气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及放射防护。

③在使用医疗设备期间,拟定并严格执行操作制度,以防控为主进行维修,加强巡检及程序维护,将质量、计量检测及维修质量等管理放在首位。譬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处理呼吸机、监护仪、给类光学窥镜等。

④依据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全面重点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如高风险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制度、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等。

⑤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的医疗设备风险信息监测人员,完善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使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得到及时上报,有效收集,科学分析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整体上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不良事件教育,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3结论

医学技术伴随着现今社会在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在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过程医疗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相应的医疗风险。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一定的问题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提高,首先要了解和认识医疗设备本身的优缺点和预期用途的危害及风险,对其进行评估之后,能有相应的对策控制风险,并不断重复评价剩余风险然后进行第二次防控,当所有风险防控完成并达到可接受程度为时,方可停止。很长一段时间,医疗风险管理责任人只看重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忽略了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从而导致医疗设备相应的责任事故发生在临床中,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也影响了医院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中的风险,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关注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包括使用、采购和医学工程保障管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第一应注重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其次要看重其成本与效益。相关文献显示,国内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对医疗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医疗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产生后信息和风险控制四个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风险控制,从而能够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产生后信息就是医疗设备使用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任何医疗设备在生命周期内,都会出现不同概率的风险,且成因较复杂,其中有设备本身如设计缺陷、生产质量不达标等因素;也有使用因素如操作不当、管理不严、患者个体差异等;有监管因素如法规制度不完善、未能正确、及时的维护等。本报告中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资金投入较少及管理意识较弱、风险管理人员较少及技术人员培训较弱、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较弱等问题,根据医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强化风险管理监管及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和提升相关责任人的风险管理意识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等相应的对策。从而加强了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升了风险管理的工作价值;增强了医疗设备责任人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积极性;保障了广大患者安全使用医疗设备。综上所述,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作为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管理中引进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相关文献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提出适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流程方法,有利于医疗机构对本院医设备产品进行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医疗设备维修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计算机维护维修论文

2.计算机维修与维护技术探讨论文

3.计算机的外设维修实例论文

4.服务管理论文

5.公共卫生论文

6.浅谈新型电子秤的管理与维修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