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教学论文
散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散文教学论文,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散文作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就高考的考查来看,选文一般是有一定文学性的篇幅比较短的文章。散文之美,就渗透在其选材、语言及构思等具体的形式里面。缺乏系统的知识、敏锐的感受力,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这种“美”。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建议是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散文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对文本进行比较准确而有独创性的意义构建?“教”与“学”之间,怎样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一、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根据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表征学习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基础。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走向,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一个基本方法。不同的散文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无论是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侧重点,我们都可以借助文章标题来整体感知文章。
如《忆刘半农君》,从标题看,是一篇回忆、悼念性质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般会写些什么?学生就会推测,会写刘半农的生平事迹、“我”与刘半农的交情,还可能有“我”对刘半农的评价等等。至于会写哪些事、交情如何、有怎样的评价,则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内容而获得。再如《一朵午荷》,从标题来看,这是一篇以具体物象为题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应该会写到“一朵午荷”,并且,会不仅仅呈现自然性质的“一朵午荷”。因为,根据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传统,这“一朵午荷”可能会承载起作者的某种情感或哲思。从这个意义上说,标题中“午”的含义,就应该包括了自然状态的“赏荷时间”与精神层面的“生命状态”。
利用标题的信息,对文章的内容和基本的感情倾向有整体把握,在散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直观的反应。如《山阴道上》,应该会写自己在“山阴道上”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所思所感。而《想飞》就应该是抒发自己对“飞”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标题及文体特征的“窗口”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并内化为一种能力。这一步顺利完成,就为散文的鉴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宜在此基础上,紧扣“内容”和“语言”这两个要点,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文本,并体味到散文言内、言外之美。
在“读懂”这个层面,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推测文章思想、感情。这里所说的“关键词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表明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一类语句直接指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在文章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如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等,这一类语句则可以呈现文章的思路,帮助读者更快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思想。
在陈果安教授主持编著的《散文的欣赏与写作》中,提到有些老师讲散文时“首先要求学生将文中的重点语句画出来,然后要学生根据这些重点语句去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并指出“这方法是不对头的。” 而笔者认为,在散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借助文中的关键句,快速推断文章的内容,大致推断文章的写作思路,也不失为一种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手段。
二、探知文章主旨
内容是散文最本质的凭借。如果说文章的结构是骨架的话,内容就是它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生动鲜活。散文取材自由,题材广泛,其抒写的内容一般是细致的、琐碎的、看似零乱的,但这些内容都是有指向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作者内心“真我”的抒发、表现。换一句话说,它们能进入文章,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受着同一个主题的制约、统率。它们共同承载起作者表情达意的任务。因此,这些内容,就有了别样的韵味和内涵。
对于一篇散文作品而言,写什么,是很重要的。这个“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材料,它包括了景、物、人和事。内容的选择服从于主旨的需要。它们是作者经过筛选后的产物,也是和作者内心情感表达相吻合的。散文的情感,一般都附着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上,才具有真实可感的力量。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用“回溯”的方式,借助这些材料,去探求作品的感情、思想和意蕴,并逐步进入审美判断的精神境界。
如,同是写秋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富有生机的秋景,即便是“寒秋”,也是一幅壮美的秋景图;而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秋天院落”也好,“秋槐落蕊”也好,都弥漫着一种秋的萧瑟。这样的差异,除却作家个人的性格因素,更重要的恐怕和作者在诗文中要传递的情感信息有关。这样的情感信息,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能给学生情感上的熏陶。
2011年湖南高考选文是徐志摩的《想飞》。我们且来看看作者在文中选写的内容。首先,作者描写了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活,然后回忆了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大鹏”,再接着,作者写到了“人原本是会飞的”,“人没有不想飞的”,最后点明“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从内容的选择上看,作者围绕着“飞”,集中地描绘了“飞”、表达出“想飞”的欲望和理想。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在其内容的安排上可见一斑。
由此看来,紧扣文章所选择的材料、安排的内容,可以由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探求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
三、体味文章内蕴
语言是散文最直接的呈现。散文作品的主题、技巧、情感等,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呈现。因此,琢磨、品味语言是阅读、鉴赏散文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途径。
散文语言之美呈现出多样化。朱自清的清新自然,老舍的平实朴素,余光中的诗意……都是美,这些语言之美与散文的内容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近几年湖南省高考选文,语言各有特色:鲁迅《忆刘半农君》沉郁挚诚;朱光潜《谈静》娓娓如诉(本就是书信);沈从文《云南看云》平实从容;洛夫《一朵午荷》隽永深刻;徐志摩《想飞》诗情澎湃……它们皆是语言美的具体范例。而对于文章语言的考查,也一直是高考设题的重点。如“故乡”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006湖南卷)。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2007湖南卷);“午”字的含义(2010年湖南卷)等等。
鉴赏、品味散文的语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借助语句中的技巧如修辞等感受语言之美,二是通过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来体会文章语言的深意。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灵动之美。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群”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荷叶高、挺、圆展的特点。这个句子值得玩味。“叶子像裙”,喻体“裙”之前有两个修饰词,“亭亭”和“舞女”。先看“舞女”,重点说叶子的动态之美,并突出了荷叶圆展的特点。而“亭亭”二字,则突出了叶子“出水很高”、挺直而立的特点。这一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这荷叶的喜爱。这个比喻句里,去掉任何一个词语,其效果都是要打折扣的。
而作者对于语言的锤炼、雕琢,也让散文语言隽永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还是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这样一个朦胧清雅的夜晚,“我”听见了热闹的蝉声、蛙声,而“我”却只是一个旁观者,无法融入这热闹。“我”的孤独与落寞,可见一斑。而这个“我”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像“我”一样的知识分子,怕都不那么重要了吧。短短一个句子,情韵立见。
著名诗人余光中代表作之一《听听那冷雨》里,“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听听”“看看”“嗅嗅闻闻”到“舔舔”,一连串的叠动词,宣泄出对雨的亲近与痴恋,而“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一句,则更是蕴意无穷。由“凄凉”而“凄清”,至“凄楚”终至“凄迷”,由外而内,写出了作者深切的怀乡之痛。作者对语言的用心,既呈现出散文作品主题的丰富性,也尽显散文语言的恣意与从容。
语言的意蕴在于它承载了作者的情思,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可以成为散文情感的聚集地与喷发点。散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无疑会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趣味。而如果在内容和语言方面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的话,针对文本的试题,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
散文教学,点多面广。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学到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平常的积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理清思路,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阅读思维,引领学生从文字、语言入手,感悟散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让学生实现从“敢读”到“善读”再到“乐读”的心理成长,回归语文学习的根本,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掌握阅读、鉴赏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