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准的训练方法
唱歌为什么会跑调?这个问题很复杂,属于视唱练耳技能基本训练的范围。“音调准确”是对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起码的要求。在民间,“跑调”又称“走调”和“不搭调”,专业上则称其为音调不准。其甚者,称为“五音不全”“左嗓子”等。后者可以说与学习音乐是绝缘的。下面小编就来为您分析一些唱歌对于音准的训练方法。
为什么唱歌会跑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由于客观条件变化,影响演唱者主观意识所致。环境的改变,天气的改变,突然的刺激影响情绪的变化等等,都会导致演唱者跑调(往高跑,往低跑或音调不稳)。上述情况都是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影响演唱者心律的改变所致。防止这类跑调现象发生,演唱者应事先对表演时的一切客观条件加以分析,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思想上的准备。这样就能在任何情况下,控制心潮波动,使心律平衡,保持音律准确。
2.由于声乐技巧运用不当所致。如:早晨喉咙未打开,换声点感到别扭,低音的颤音过大和气息运用不当。这些问题,在加强声乐基本功练习之后,就可改进。
3.由于尚未建立正确的音感和视唱练耳技术水平太低所致。
这是出现跑调现象的关键所在。有些人内心听觉中,对音之间的细微差异感觉迟钝,分辨不出小于半音的音差,跑了调,毫无感觉,甚至正误不分。又有些人,基本上具有正确的音感,但在曲调中遇到大跳的音程、跳进的变化音、突然转调、复杂的节奏,以及快速的半音音阶进行等具有一定难度的视唱技巧时,也会跑调。有人认为,“跑调”是天生的,会遗传,显然这是错误的。后天的训练——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跑调”通过训练也是可以纠正的。
下面将如何纠正“跑调”现象谈几点看法。
1.要重视音乐的童子功。如果一个人从幼儿起就接受音乐的熏陶,正确的音感就会很快地得到确立。一般地说,学龄前的儿童对于音响有惊人的接受能力。如果有音乐老师指导,五六岁时就能模唱各种风格的旋律和听辨较复杂的和弦。一个人能否有正确的音感,主要取决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幼儿园老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水平高低。一般地说,幼儿园中班学生应会模唱五声调式的儿歌,大班学生要会模唱七声自然大小调式歌曲,小学生要逐渐学会视谱,中学生应能唱简单的变化音及转调歌曲。
2.要选择循序渐进的视唱教程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良师指导。如教材由浅入深,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视唱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尚未具有正确音感的学生来说,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不然,音的正确谬误不分,则进步甚微,以致误入歧途。这时教师的正确指导非常重要。培养正确音感的有效方法就是经常借助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加以练习。这样,即使是自学也会收到良好效果。
3.练习视唱基本功时要用弱音量。人们耳朵的鼓膜受到过强音量振动时,听觉处于迟钝状态。因此,对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差异,容易失去敏锐的分辨能力。所以,在训练听唱技巧时,最好使用较弱的音量。把握住正确高度后,再唱强音时就会获得准确的高度。有些学声乐的人,由于具备一副好嗓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用强音量唱去,这样的方法应加以纠正。对于儿童尤其要注意这点,幼儿用过强的音量唱歌,甚至会影响声带正常发音。
4.对歌曲中的技术难点,应先不加其他音乐要素(如:节奏、力度等)单纯地练习音高。譬如,练习《卡门·哈巴涅拉》时,先去掉全部节奏,就可不受时间约束集中全部精力去探求音的律动。先自上而下地唱出稳定音,再唱全部自然音,并努力将音高保留在记忆中,然后加入变化音级,唱出全部音群。每唱到自然音时,要在音高记忆中检验其音律准确与否,最后完整地唱出旋律。经常过细地练习,就会产生正确的音感。
5.注意练习音准基本功。音准基本功是培养学生精确地区别两音之间细微差异的一种能力。不能为视唱练耳其他技能所代替。比如:一个人具有听辨钢琴两音之间最小的距离是1/2全音,而唱歌时出现全音的1/10的误差就令人不能入耳了。反之,一个人的细微音准好,不一定具有优秀的和声听觉能力。二者能够互相作用,而不能互相取代。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分辨小于半音的音差。本来人声演唱就不能像十二平均律那样机械,又由于各民族音乐风格均有其特色,因此音之间的关系也稍有所异。比如:我国陕北民间音乐中,6—b7大于半音,有些戏曲音乐中3—#4小于全音。
别有风韵的阿拉伯等国家的民族音乐,又有其独特的律制。要想掌握各种民间音乐,也必须能够分辨其细微音差。所以教学中对音准除正面地做基本练习外(如教师的范唱,学生视唱时教师给予指导等),教师应当制作四种类型的录音资料:(一)正确的音调。(二)偏高的音调。(三)偏低的音调。(四)特殊风格的音调。在教师引导下对以上四种类型的音调进行听辨,再反复唱出正确的音调,将正确的音律融化在记忆中,正确音感就会逐渐形成。
6.每天练声时必须保证一定时间的音准基本功练习。例如唱各种大小调式与民族调式音阶,各种音程模进、变化音和转调视唱等等。可以说音准练习也是唱歌的基本功。当代十大女高音歌唱之一卡拉斯的音准,可以说基本上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她一生曾演唱过100多部歌剧,无论是对于高难度的音程大跳,快速的半音音阶进行,复杂的变化音,无准备的突然转调等,都能应付自如。她之所以在事业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于她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永远孜孜以求。在她成名的几十年里,每天还要在琴房里度过七个小时。在这些时间里,除去练声和练习歌剧片断外,还不断磨砺视唱技能的基本功。她将基础练习贯穿于声乐事业的始末,对声乐艺术的全面的精益求精,才使她成为本世纪声乐世界乐坛的著名歌唱家。
我们有些歌唱演员,在音准技巧方面大多浅尝辄止。在演出中对音感的不足,往往用离不开主旋律的伴奏和外在的表演等加以掩饰或干脆假唱,这不但影响演出效果,也不利于业务能力的提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音准进行坚忍不拔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