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论文摘要

2017-06-16

草业科学能在农业以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下面小编整理了草业科学论文,欢迎阅读!

草业科学论文篇一

草业科学就业现状浅析

摘要: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在国内外有很强的专业声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也面临着严峻的教育发展问题。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以培养学习能力,建立院校企业平台以促进学校就业能力建设,提升草业科学社会影响,减少就业门槛,均有助于走出当前就业困境。

关键词:草业科学;就业形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7-02

中国草业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草业效益、草业科技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由于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暴发,现在一些国家、一些部门的经济正在复苏,但其负面影响还广泛存在,如失业率增大、家畜饲料上涨、畜产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草地畜牧企业效益下降,也恶化了就业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去企业就业的积极性[1]。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教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草地畜牧业和草坪业的发展培养大量人才,并创立了“四个生产层”、“季节畜牧业”、“草地成因学说”、“综合顺序草地分类法”、“畜产品单位法”等理论思想,为草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由于存在着就业难的大问题,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特殊历史背景,分析草业人才需求变化,认清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推进草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成一种蕴含技术、道德文化等方面财富的产品的话,社会需求的增加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极大促进作用,也会主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因此,根据高校毕业生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阶段:统包统分时期。即从解放后到2000年,这一时期高校招生人数变动很大,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人数在缓慢增加;这个阶段的毕业生分配以国家计划分配为主导,学生由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我奉献,学生的自主选择度低;这一时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招生也是面向全国,人数有限,毕业生在生源地的就业小,社会上有人曾称甘肃农业大学是培养“县长”的院校,这个时期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国家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并行时期。在我国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并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带动下,大众高等教育呼之欲出,也就开始了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人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大学教育于2000年左右开始了扩招。这标志着大众教育阶段的到来;相应地国家的毕业生政策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过去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变成了政府、学生双向选择行为,择业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政府和学院起推荐作用。但是,国家有限的计划内分配名额,远远满足不了扩招的需求,2010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应还剩60多万尚未就业。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国有草业本专科专业20多个,达到年培养本专科生1200名,硕、博士近200名的培养水平,从事草原畜牧和草坪业的人数不到其中三分之一。这几年,大致情况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考研,进入就业缓冲时期,社会上称这种现象为“被考研”,一边违心地攻读学位,一边创造好的就业机会,2011年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毕业167人,应界考上硕士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27%,有的学生还在为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努力复习,如果班级内女生较多,考研比例还会增加;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草业、畜牧或其他公司,提升个人技能,逐渐实现创业梦;其余三分之一学生,分回原籍,汇入年年增大的招考大军,“逢进必考”,有许多草业科学的毕业生就在为了一个相对高福利、稳定的工作而不断参加这类考试。扩招以前,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文凭是敲门砖,进了事业单位,工作环境比工厂噪声小,工作中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干到退休,领到退休金,所以人人想上大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老师苦教,这是一个美梦。但是,“毕业即失业”“教育贫困户”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面对这种教育困境,我们一方面期待着教育和社会改革,同时高校和大学生更要抓住时机,针对社会需要,努力实践,增强内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脱颖而出、立于不败的明智之举。

二、关于提高草业科学就业的设想

2010年左右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一方面大量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又为招不到员工而犯愁。甚至个别大学毕业生连最简单office都不怎么会,怎么快速适应企业工作?技工岗位大量空缺,让企业的生产步履维艰;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训机构,必须尽快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当前,多数学生并不凭借专业知识而就业,而是以专业性不强的综合能力完成工作,学非所用,这也对部分教师的专业教育自信心产生了打击。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能力。从当前国内高校教学过程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主动性和强制性,如果你学这个专业,不管有无兴趣,笔试你必须过关。教材与生产环节相比,教材讲基础性的、讲成熟的理论,按成书周期大概落后于生产5年左右,考前一周复习足可应付过关,因此考试高分与能力提高是两回事,不学你拿不到学分,学了如无经验积累又有何用?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差距太大,学习兴趣不浓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在这种学习兴趣普遍不浓的情况下,四年大学应该学习什么?一是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熟悉牧草栽培、加工和营养成分评价过程,熟悉牧场规划和草坪建植方法,这些都是实用技术,不仅要加大学时,更要排除门户之见,聘请一些社会专业人员上讲台,增强信息互动;二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凝炼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探索型的学习能力,这些可以受益终生。

2.建立院校企业平台,促进学校就业能力建设。由于学校的努力,2010年底与用工单位签约的学生较多,有高尔夫公司、养殖企业、园林绿化公司、化肥和农药销售企业,能占到到本专业毕业生的20%左右,但是最终能坚持在公司呆下去的不到毕业生的5%,大部分不考研的学生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回家参加各类面向农村的就业考试。这种现象说明草地管理、牧草栽培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狭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吸纳就业能力差,因此加大校企长期合作,有助于端正学生就业态度,推进可行的就业实习计划。一位在新疆泰昆集团参加了2个月实习的草业科学的学生,他的学习体会可以代表很多毕业生的心声。虽然车间工作又苦又累,他认为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将主要不足总结如下:①急功近利,心情浮躁;②社会经验不足,不能迅速适应社会;③专业实践知识缺乏;④意志不坚定。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坚定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重要导向”的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完善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实现社会角色的合理定位,从而为学生具备充分的“就业力”,选择理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

以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评判教学过程,能看得见、能马上用得着的技能如英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这些学生比十年前的学生大有提高,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很强的上进心,如能给予热心的关怀,使之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他们会成长得更快。

3.提升草业科学社会影响,减少就业门槛。在青海湟源职业技术学院,其草业系毕业生可以参加两种职业认证,即牧草栽培工和草地培育工,这种明确的职业认证标准,有助于在社会上对号人座;相反,许多草业本科生会在人才市场上遭到诘问“草业科学是干什么的?”,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草原生产和草坪管理,在城市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中,包括法律基础、图形推理、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课程,均与草业专业知识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明显的是草业科学限制性较大,如《2010年甘肃省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简表(市州)》中,招收总人数1123人,其中畜牧专业需要人数仅2名,而草业科学的名额为0个,其他不限专业的如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征收及管理职位为252名。人们不禁发问,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为什么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考试中被排除在外呢?对此怪现象,可能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取消公务员报名时的专业限制,二是顺应国家草地建设的形势,提升草业科学为一级学科,扩大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2010,30(4),92-97.

[2]常万里.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55-56.

作者简介:蒲小鹏(1970-),男,甘肃清水人,博士,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草地资源信息与管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草业科学论文摘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