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

2017-03-20

有着“尚武”传统的江门武林在近两百年涌现出了如蔡李佛陈享、咏春梁赞等众多传奇的武术宗师,但江门的武术一直以一种低调而踏实的姿态代代传承并发展,并遵循着“武‘术’之魂,武‘德’之礼”的传承传统。江门本土武馆虽寥寥,但江门武术的“尚德”之风,却让江门武术流派在海外赢得了数百万洋弟子的拜服。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

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1、

名头响亮:

两大流派出江门 蔡李佛、古劳偏身咏春

江门素有“尚武”之风,蔡李佛、古劳偏身咏春,这两个起源于江门的武术流派,如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外,起源于江门的还有佛家拳、太虚拳、周家拳等武术流派,在海内外也颇具影响力,而随着太极拳、跆拳道等外来流派的陆续传入,如今江门的武术江湖更是盛极一时。

蔡李佛由新会崖西京梅村陈享所传,综合了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长而独创成派。随着江门人出国谋生的增多,华人华侨也将蔡李佛拳带到了海外,赢得海外习武者的青睐。目前,全球五大洲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有蔡李佛功夫总会,300多万蔡李佛拳爱好者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门新会是蔡李佛的发源地,每年都有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蔡李佛弟子来到这里寻根,并与国内的蔡李佛弟子相互切磋学习。

咏春因叶问系列影视作品而逐渐广为人知,而作为分支之一的古劳偏身咏春虽然素来低调,但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随着多间古劳偏身咏春武馆的开设,古劳偏身咏春逐渐成为了江门即将出国的“准华人华侨”最喜欢学习的技能,而古劳偏身咏春也随着这些“准华人华侨”的出发,正走向全世界。

此外,周家拳、佛家拳、太虚拳等发源于江门地区的武术流派,也逐渐走出国门,在海外华人华侨之间流行起来,并逐渐吸引了众多的洋弟子拜师学艺。

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2、

传承独特:

虽有尚武风 武馆却寥寥 仅二十多家

江门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之乡,不仅历史上有众多传奇武术宗师,现在国内外武术界也有不少泰斗级人物与江门的武术流派有着深厚的渊源,因影视作品而红极一时的咏春叶问、全球华人的骄傲李小龙等。但在江门本土,民间虽有尚武之风,但武馆却是寥寥。

据不完全统计,江门地区有大大小小的武馆约二十多家,主要分布在江门市区、鹤山市区和新会中心城区等,且过半是近四五年才开设的,主要研习因影视作品而蹿红的咏春拳和今年频频在海内外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奖的蔡李佛等拳术。

“在江门,各流派武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家学在小范围传播,开设武馆授徒的不多。”古劳偏身咏春拳一传承人告诉记者,偏身咏春拳为梁赞晚年改良正身咏春拳所创,作为咏春拳流派的一支分支,一直都没有开馆授徒的传统,其传承主要是靠前辈在自己家族或朋友圈内挑选一些品行较好又有习武潜质的年轻人,每位前辈的弟子也不过数人。“前辈们也会向一些爱好武术的年轻人传授技艺,但如果不是嫡系弟子,所教授的只会是一些皮毛。”

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3、

武“德”内核:

尚武不好斗 恃强凌弱会被群起攻之

江门武术界素来讲究武“德”之礼,在选择武术传承人之前都有自己一套用以考察徒弟品德和学武潜质的经验,也制定了很多门规约束弟子的行为。其中,严禁私斗和内斗,严禁欺凌非习武之人等是任何武术流派弟子都必须遵循的祖训。

“武馆教授的内容一般只是用以强身健体和表演的技艺,杀伤力较大的技艺只传授给少数有潜质的弟子。”江门蔡李佛始祖拳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蔡李佛弟子在海外有300多万,每年回发源地的江门新会寻根祭祖的洋弟子不下千人,但现在有社会上蔡李佛弟子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蔡李佛师傅在传授弟子蔡李佛拳前,都要让弟子接受武德的熏陶,只有师傅认为弟子具有了武德,才会继续传艺。而当弟子做出了违反武德的事情,严重的是要被逐出师门的。

“没有武德,恃强凌弱的,是会被武术界群起而攻之的。”偏身咏春拳某传承人告诉记者,在江门武术界,流派之间之所以鲜见争斗,是因为大家一直坚守着“不内斗、不私斗”的古训,流派之间的切磋一般也仅限于在擂台上,而擂台上的生死是不得寻仇的。如果出现弟子私下约战别派而被打伤,流派不仅不会为其“出头”,还会对其进行处罚。若是欺凌非习武者,更会引发武术界的集体唾弃,严重的还会受到流派的群攻。

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4、

“武”在乡村:

龙狮队爱习武或聘武师执教

在江门的乡村,普遍都有村民自发形成的龙狮队等民间团体和组织,均有习武的传统,特别是在蔡李佛发源地的新会和偏身咏春的发源地鹤山。这些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是由一些武术爱好者聚集而成,由懂武术的长辈教授村里的年轻人,或由村里聘请附近乡镇较为出名的武师执教。江门乡村“尚武”之风盛行,但村民并不好斗,绝大部分乡村的村规民约都明确禁止私斗,并对恃强凌弱的习武村民有一套严厉的处罚村规。

江门武林尚“武”更崇“德”5、

“武”者有言:

过度炒作只会让武术误入歧途

“年轻时为了打响偏身咏春的名号,曾在佛山、广州和香港等多地挑战武馆。”古劳偏身咏春某传承人告诉记者,但在同门师兄弟的规劝下,他逐渐停止去挑战武馆,而是选择了回乡继续习武,并物色武德和潜质都不错的弟子继续传承偏身咏春。“逐渐明白了师傅当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教诲,习武并不是为了扬名立万,现在只会在看到恃强凌弱的事情时才会出手。”

“天山武林大会纯粹就是一场闹剧,拿中华武术进行了一次过度的商业炒作。”人们普遍认为习武就是“打打杀杀”,就是要分出个胜负强弱。但蔡李佛某传承人指出,这种片面强调武术竞技性,而忽略“武德”的观念,虽然能让某一种武术通过大肆炒作而迅速名利双收,得到很多武术爱好者的崇拜,但也让该武术成为了没有灵魂的“杀伤技术”。

“每一种得以传承的武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该传承人表示,蔡李佛综合了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长而独创,陈享祖师当年将拳术命名为蔡李佛,就是要弟子牢记“饮水思源”的做人守则。“每年上千洋弟子回来寻根,就是要回来找寻蔡李佛武术之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