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茶文化什么时期

2017-05-26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茶饮的进一步普及和贡茶的发达密切相关,由于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掀起了一个高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唐朝是茶文化什么时期,一起来看看。

唐朝是茶文化什么时期

唐代是茶文化的真正发源时期。

中国先民喝茶的起缘可以追溯到汉代,有关茶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之于西汉王褒的《僮约》,其中有“烹茶尽具”的文字。长沙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贮茶器具“贯 筒”,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现。虽然出现的时间很长,但在唐代以前,先民们喝茶也只不过是将鲜叶投入水中做 羹饮,用饭碗、酒爵之类的器皿代用即可,对于茶具并不讲究。

自唐代开始,随着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茶叶消费也与日俱增。茶叶消费推动了茶器的生产和发展,并出现了专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长沙窑唐代青釉瓷碗,碗内底有一“茶”字,陕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壶,上有“老寻家茶社瓶七月一日买”,茶具的设置因茶事的兴盛而日渐完善。

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这些器具陆羽曾在 《茶经·四之器》中作了详尽记述,其中包括了风炉、笤、炭挝、竹夹、纸囊、碾、罗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编撰的小说集《封氏闻见记》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证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见唐代饮茶的兴盛之况。

唐朝茶文化的介绍

(一)唐朝宫廷茶文化的兴盛。唐朝时期,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柴米油盐酱醋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开门七件事”,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从金银茶具的考证探索,饮茶器具,民间多以陶瓷茶碗为主,而皇室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和当时稀有的秘色瓷及琉璃茶具。这也就说明唐代存在着两种茶文化现象:一种是以文人、僧侣为主体的民间茶文化,一种是以皇室为主体的宫廷茶文化。这两种茶文化精神内涵也有区别:前者崇尚自然、俭朴,而后者崇尚奢华、繁缛。但两种茶文化共同体现了“和”、“敬”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系出于皇帝所赐,从中能够体察到唐代存在着宫廷茶文化。从法门寺出土的这套茶具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深刻地诠释唐朝宫廷茶文化的繁盛。

(二)唐人“吃茶”之法十分考究。唐代“吃茶”之法十分考究,一般要将茶叶烘焙,先在茶碾中用都轴碾成粉末,再将碾碎的茶叶放进茶罗子细罗,经罗底筛下的茶叶粉末落入抽屉中,吃茶时,从抽屉中取出这些粉末状茶叶入炉烹煮,并加盐、椒等佐料,调成糊状一并吃下,平时贮藏亦颇为讲究。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在饮茶方式上,唐朝中叶盛行煎茶。陆羽在《茶经》中力倡煎饮法,对煎茶方法作了详细的叙述。煎茶法用的是饼茶,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陆羽还将饮茶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在饮茶过程中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把饮茶的方法程序化了,并辅以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将饮茶上升到艺术高度。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金壁辉煌,华美富丽,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饮茶风俗习惯。这类烘焙、烹煮、饮用、贮藏等器具,自成体系,制作奇巧,工艺精湛,设计造型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图案五彩缤纷,纹饰流畅优美,妙趣无穷,既是唐宫廷饮茶风尚极其奢华的历史印证,又是完美的艺术精品,不仅具有丰富的美学情趣,更给人以恬静淡雅之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好的色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