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

2017-06-17

大家知道远古时代中秋是怎么演变来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图片欣赏

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图片1

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图片2

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图片3

关于中秋节历史文献黑板报:远古时期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的来历及演变:由月神祭祀发展而来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拜月)”的记载,但此时的“中秋”与现代的“中秋节”并非同一概念,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祭月发展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并以示悌。祭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这时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发展缓慢,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然而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