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摄影师吴印咸
中国知名摄影师吴印咸是中国老一辈摄影艺术家,江苏人。二、三十年代吴印咸从事摄影活动的初期,他所拍摄的作品十分注重形式和光影技巧。但年轻的吴印咸怀有对旧中国现实的深刻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厚同情,将镜头更多地对准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他的具体的介绍,分享给你们!
中国知名摄影师吴印咸的生平:
1900年9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1919年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基本训练。1920年在校学习期间,用三块银元买了一台勃朗尼方匣式旧照相机,开始自学摄影。1920年(20岁那年),路过北京路的旧货商店,看中一架美国勃朗尼牌方匣照相机,要价3块大洋。吴印咸实在好奇,愣是省下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只有一个快门速度。1922—1923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返回沭阳任教,继续从事摄影活动。摄影作品有:《晓市》、《觅食》、《饥寒交迫》、《过别墅有感》等。
1927年沭阳发生土豪劣绅勾结军阀武装镇压民主力量的“一·六事件”,他被迫离开沭阳前往上海谋生。1928年,他来到上海,做起了演出布景师。1930年,昔日同学合资开了红灯照相馆,就在四川北路海宁路口。1935年与许幸之联合举办“绘画、摄影展”,这是吴印咸第一次举办个人影展,展出作品56幅。离开天一影片公司,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影片《风云儿女》。随后又拍摄了由袁牧之编导的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摄影作品有:《呐喊》、《侧目而视》等。
1936年完成了《生死同心》的拍摄,紧接着又拍摄了由袁牧之编导的影片《马路天使》。1938年9月,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团长由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兼任,政治指导员李肃,艺术及编导负责人袁牧之,技术及摄影负责人吴印咸,摄影徐肖冰及总务、勤杂等六、七人组成。10月1日,应周恩来之邀去延安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中部的皇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该片是人民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此间的摄影作品有:《宝塔山》、《延安远眺》、《驼铃叮咚》、《抗大午餐》等。
1939年拍摄《白求恩大夫》的新闻素材片。摄影作品有:《白求恩大夫》、《红缨林立》等。1940年拍摄了《延安各界庆祝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大会》、《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和《追悼会》、《国际青年节》等素材。摄影作品有:《朱德》、《周恩来》等一系列人物照片。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电影界代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并担任会议摄影师。摄影作品有:《艰苦创业》、《拓垦》、《骑兵演练》、《延安文艺座谈会》等。1943年大型纪录片《南泥湾》摄制完成。摄影作品有:《组织起来》、《延安大白菜》、《兄妹开荒》、《志同道合》等。1945年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开学,吴印咸主持教学。摄影作品有:《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登机告别》、《归来》、《七大会场》、《朱德报告》、《刘少奇报告》等。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吴印咸任技术部主任,年底任副厂长。1947年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任摄影记者。1949—1954年吴印咸接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任厂长期间,东影生产了《中华儿女》、《赵一曼》、《白毛女》、《钢铁战士》等优秀影片。1952年率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印度第一届国际电影节。摄影作品有:《喂鸟人》等。1954年因病离职休养。
1955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工作。作品有《瓯江帆影》、《节日的北海》、《故宫太和殿》等。1956年9月1日,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吴印咸任副院长,兼任摄影系主任。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吴印咸被推选为理事。1960年中国摄影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吴印咸被选为副主席。1961年,《吴印咸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160幅,后到七个省市展出。1970年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副校长,主持电影系教学工作。1972年,吴印咸重回延安采风,入住时,整个宾馆都传开消息:“毛主席的摄影师来了!”这个头衔成就了吴印咸,也设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1979年11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吴印咸为副主席。摄影作品有:《作家茅盾》、《画家黄胄》等。1984年中国人像摄影学会成立,吴印咸被推举为名誉主席。摄影作品有:《宁静的海滨》、《遥摄者》、《腾飞》、《澳门炮台上》等。198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吴印咸当选副主席。
中国知名摄影师吴印咸的成就:
故事片:
《风云儿女》1935年
《都市风光》1935年
《生死同心》1936年
《马路天使》1937年
《红旗谱》1960年
《白求恩大夫》1964年
《骆驼祥子》(摄影艺术顾问)1982年
纪录片:
《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1941年
《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
《南泥湾》1943年
《白求恩大夫》1943年
《黄山似画》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