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节头痛怎么回事

2016-12-27

季节的变换总会带来一些小病小痛,有些人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有些人一换季就容易头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春秋季节头痛是怎么回事。

春秋季节头痛的原因:

一.风寒性头痛

因为季节的改变,突然变凉爽,所以容易受凉。可以用川穹茶调饮加减治疗,到中医师那里面诊后开方治疗。

二.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的

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rn,CVS)也称颅内动脉痉挛,为脑底大动脉的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形态学变化,从而在动脉造影时表现的管腔狭窄。严重者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梗死,引起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的概念最早是由Ecker于1951年提出的,脑血管痉挛最常是由动脉瘤破裂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引起,但在某些颅脑外伤(有或没有SAH)、颅底手术也可引起CVS。

脑血管痉挛病因概要:脑血管痉挛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病因、病理,脑血管痉挛具有双相性,分为急性痉挛和迟发性痉挛。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机械性因素、神经因素和化学因素有关。

脑血管痉挛详细解析:病因、病理

既往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无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目前研究认为CVS具有双相性,分为急性痉挛和迟发性痉挛。急性痉挛发生于出血后短时期内,主要见于动物实验,并用于解释临床中所见的SAH病人早期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以及肢体偏瘫等神经定位体征。临床上所见到的主要是迟发性痉挛,表现为病情稳定或改善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偏瘫或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征。多发生于出血4天以后,最常见于出血后第5~10天之内,可持续12天左右,但绝大多数于3~4周后血管造影才显示血管管径恢复正常,少数也有达数月之久。在SAH后7天时动脉造影显示有30%~70%的病例存在CVS,但仅有20%~30%的病人有临床症状。

发病机制:关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痉挛常发生于被血块包绕的血管,推测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目前认为有机械性因素、神经因素和化学因素。

1.机械性因素:当SAH时由于出血的冲击、凝血块的压迫、脑水肿及脑室扩张的牵拉等机械性刺激。常常造成短暂的局部性CVS。

2.神经因素:蛛网膜下腔的血管上有一些蛛网膜丝伸进蛛网膜,这些丝上有神经纤维结。当出血时,机械作用使血管移位或使蛛网膜下腔扩大时或血流流入蛛网膜下腔时,这些神经纤维结即可引起血管收缩。

3.化学因素: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散布于蛛网膜下腔的血小板裂解释放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及前列腺素等神经介质。目前认为5-羟色胺是SAH后血管痉挛的最重要的物质。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和迟发性脑缺血可能系内皮素(ET)使大脑动脉持续收缩所致。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下腔血凝块分解产生的氧合血红蛋白与一氧化氮(NO)结合,耗竭内皮源性NO是CVS发生的根本原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