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礼仪
什么叫礼仪?礼仪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体现对交往对象尊重的具体手段和过程:微笑、鞠躬、握手、拜访、接待、宴请、得体的仪容、融洽的交谈、座次的安排……
再从现实的角度看,我们从小就学什么“见到老师要问好”、“别人说‘谢谢’要回答‘不用谢’”,其实这就属于礼仪的范畴。工作了以后的一些什么“工作标准”、“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礼仪的要求,是一种更专业、更规范的礼仪。可以说,纵向的,人的一生种种行为和经历都和礼仪密不可分。横向上看,人几乎每天都有在家、上街、工作或上学等等的地点转移,而这每个地方也都会有各自的礼仪要求和规范。所以横向的生活也是和礼仪息息相关的。
礼仪其实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从大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生活中的礼仪、职场中的礼仪和一些特殊领域(军营、海事、宗教等)的礼仪。具体地看,生活中的礼仪又可分为: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等;职场中的礼仪就更为丰富:商界人士有商务礼仪,政界人士有政务礼仪,求职、日常工作、接听电话、洽谈业务都有其具体的、规范的礼仪要求。甚至令全世界人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奥会也和礼仪关系密切!每一个奥运会主办国的工作人员都会经历严格的礼仪训练,国内各大媒体也会将普及国际礼仪意识作为奥运宣传的重头戏呢。
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体现自己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和风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
当你在跟人问了路之后,省略了“谢谢”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的之后,或许会听到你问过路的大妈嘟囔出了一句:“没家教!”其实,你真是没家教吗?只是一时忽略了礼仪罢了。
其实,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人与人的交往大都只是流于表面的、一两次的,这就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对一个人进行定论。所以,得体的礼仪还是举足轻重的。
对集体、社会而言,礼仪往往关乎安定团结、甚至稳定、发展。的哥和乘客本应该“现金拿到手,转头开车走”,可乘客拿了张“红色毛泽东”递过去之后,的哥粗声粗气地来了句:“你他妈的就没点零的吗?”乘客恼:“没有!爱要不要,不要爷爷还不给了呢!”转身就走。的哥嘴里骂着:“你他妈的敢不给钱?!臭不要脸的!”跑下车扑向乘客。乘客一转头:“你丫漱口了吗?!谁日的不给钱了?!你鸡巴不要!”话音未落,一拳已然至面门,乘客向旁一闪。两边拉开架势,“云中龙遇上雾中龙”“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一会儿打成了一团,直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其实,这世上的很多争斗、仇恨甚至敌杀,并不都是因为谁把谁家孩子扔井里了,往往都是小事上没有在意“礼仪”。
对于国家而言,礼仪就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睦邻友好、国体国格的大事情了。古今中外,什么“礼仪之邦”、“文明之都”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而“蛮夷之地”、“荒僻之壤”向来都是国弱民衰、混沌不堪的。再说国与国之间的礼仪棗外交更是充满玄机、变幻莫测。建国初期,周总理的风采、乔冠华的智慧在国际社会树立了新中国的光辉形象。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更会以自己的“受尊重程度”来定“感情倾向”,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礼仪的学习,以体现“个人素质”、“单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