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创业历程怎么样

2017-06-17

近年来,在我国企业家慈善总体很不给力的尴尬形势之下,却出现了一朵引入瞩目的“奇葩”,他就是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下面让小编来告诉你陈光标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陈光标创业历程

《中国“首善”之谜》的报道,其中直指陈光标所经营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经营不善,捐款来源不明,质疑陈光标的捐款初衷和动机,并通过采访提出对其2010年度慈善成绩单数额和去向的怀疑,称其慈善“有水分”。

陈光标对此回应:“我从来没有给媒体提供过什么成绩单,也没任何人找我采访什么成绩单。”言下之意,采访的依据可能是其他人自行整理的。而所谓收取租金的店面,是他在农贸市场外拍卖所得的门面,一共11间,所得用于贴补市场运营,与农贸市场本身完全不是一个项目。泗洪县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证实:老年活动中心全免费开放,农贸市场的卫生保洁费都是陈光标在缴纳。

中国红十字会证实,2010年确实收到了陈光标捐赠的700万元。陈光标继续澄清:给江苏光彩事业会捐款千万因不能开抵税发票退回,但实际上,国家政策是房屋拆迁企业可以免税,所以根本不存在抵税发票一说。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证实,2010年陈光标没有捐款,报道中所写的百万元是2009年11月捐的。另外由陈发动企业家的捐款一共300多万元,一并计入,是为西南抗旱所用。

现在陷入“诈捐门”的中国首善,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陈光标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之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从一个小作坊起家成长为亿万富豪,从一无所有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他以捐资过亿的慈善之举,在众多民营企业家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轨迹,并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就是2006年中国十大慈善家、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一个拥有9项国家专利的儒商,全国36个市县的荣誉市民,17个市县的高级经济顾问。

背负苦难

今年38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那是一个以“穷困”闻名的地方。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5个孩子,在陈光标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锇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想法。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光标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那时,正在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家乡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陈光标挑着水桶沿街卖水的情形。当时,靠卖水一个中午放学的时间能挣个2-3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了。童年的陈光标背负着生活的苦难,同时也背负着对未来的希望。

抗争命运

不甘于向贫穷低头的陈光标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向命运抗争,年少的他开始不断找寻致富的途径。十三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个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在致富路上尝到了甜头,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陈光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

商海既有机会也有陷阱,心地善良的陈光标在经商过程中也曾被骗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认识了一个在车站旁的淮阴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温州人,两人决定在一起做棉鞋生意,那是陈光标第一次决定与人合伙做生意。当时,忠厚的陈光标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是等货发过来,才发现那些货全是伪劣产品,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晴天还看不出来,一到雨天鞋底就全烂了。这一次陈光标把辛苦几年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当时心疼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这一次挫折并没有吓倒陈光标,几天之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从自己的老本行贩粮生意重新开始。没有本钱收粮,陈光标只能暂时赊欠着,而凭借着当年做生意留给乡亲的诚信形象,家乡的老百姓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卖了再给钱,咱信得过你”。多年以后,当陈光标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总是眼含着泪水,他常说,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陈光标扭转了危机之后,又相继跑过客运运输、贩过花生,生意虽几起几落,但却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磨炼了陈光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是这一点后来成就了陈光标,使他在以后的商战岁月中面对大潮翻涌都能从容应对。

在从商磨练的同时,陈光标并没有荒废他的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的时间,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自学习惯。1985年,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毕业后,带着对家乡发展的热情,陈光标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创业。

1991年,22岁的陈光标离开家乡,踏上了到省城南京创业淘金的征程。可几个月下来,陈光标并未找到创业的捷径,握着渐渐瘪下去的口袋,陈光标站在南京的街头,紧咬牙关,每天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破了,鲜血直流,陈光标暗暗发誓:“一定要成功,否则,死也要死在外头”。黄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陷入困境的陈光标重获生机,也由此掘得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一次,陈光标来到药店闲逛,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袖珍式的仪器在反复询问,他立即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陈光标灵机一动,他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决定了就要干。第二天,陈光标手里拿着随身仅有的3000元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提供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就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一番创新之后,立即身价倍增,从原来100多元的样机改装后卖到了8000多元。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那时正是八九月份,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一张细席,露宿在南京街头,每天白天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就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清晨早早起来,花两角钱到原来老新百门前的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陈光标顶着烈日,冒着40度多的高温,在新街口路边为人检测身体,时间一长,皮都晒出泡来,但陈光标始终咬牙坚持着。当时,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2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一万多元。不久,陈光标租了房子,开始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并在老家邻近的安徽做电视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仅五河一县就卖了一百多台。陈光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收获成功

1991年以后,陈光标的事业开始渐入佳境,1996年,他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电子疾病探测仪。第二年,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发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还因此颁发给陈光标特殊津贴。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当时南京城运会旧址附近的房屋需要拆除,南京市领导找到陈光标,问他愿不愿意接手,陈光标表示愿意试试。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富矿,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机成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以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型,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在为自己带来倍增效应的同时,陈光标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创造不止、回报社会”。他认为,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而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陈光标常说,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商场闯荡这些年,陈光标从不抽烟、很少喝酒,更不参与赌博,也不出入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闲暇的时间,陈光标坚持读书学习,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他读书涉猎很广,这有力支撑了他的事业,也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个人境界。

陈光标的基本信息

陈光标,1968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祖籍安徽省五河县,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慈善家,中国致公党党员,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年(30岁)开始慈善事业,截止到2012年7月17日,他的捐款总额已超过了20亿,帮助特困户逾70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出钱出力救灾,被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

因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陈光标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2008年12月更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10年9月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截至2010年陈光标拥有总资产约50亿人民币)。9月9日 ,陈光标在北京接受了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颁发的聘书,受聘担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2015年3月,陈光标承认"冰桶挑战"造假,浮冰之下是50度热水。

陈光标的人物评价

陈光标以其多年善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包括此次获得的“中国红十字勋章”,陈光标囊括了“中华慈善奖”、“中国光彩事业奖章”、“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人物”、“全国十大慈善家”、“中国首善”等国家级慈善奖项,实现了慈善事业国家级奖项的“大满贯”,成为中国慈善事业中的耀眼明星,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从一个小作坊起家成长为亿万富豪,从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成长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他以捐资过亿的慈善之举,在众多民营企业家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轨迹,并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就是2006年中国十大慈善家陈光标,一个拥有9项国家专利的儒商,全国71个市县的荣誉市民,17个市县的高级经济顾问。

每逢国家有难,四川汶川地震、湖南雪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他都慷慨解囊,前往灾区奋力抢险。“陈光标式”的救灾和慈善,只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慈善、投入慈善。当一个“陈光标”的慈善撬动成千上万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中国成为世界慈善大国的梦想并不遥远。

他是慈善家,截至2012年底,他10年慈善捐赠总额超过了20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每次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他都携物资、人力、器械远赴灾区全力抢险救灾。从盈江地震救灾到千里驰援日本地震,从贵州毕节“一路慈善一路歌”慈善演唱会到回报社会低价卖房,从组织全国企业家代表团慰问云贵藏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百姓到携企业家爱心团赴台湾感恩之旅,无一不展示出一个草根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情怀。

他是环保企业家,他大力倡导推进环保产业、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陈光标麾下的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的业务,所采用的拆迁方式以绿色、环保,再利用,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如果说陈光标热心慈善是在帮助身处困难的人解决现实的燃眉之急,那么他所倡导和进行的循环经济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更具长远意义的事业。陈光标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十分的关注,无论是其免费向公众发放大批量的环保自行车,还是兜售罐装的“新鲜空气”等,陈光标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特立独行的举动,提醒全社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突发灾难冲锋在前,低碳环保亲力亲为,为社会文明进步建言献策、大声疾呼。他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担当相结合,是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典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