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IT行业现状分析论文
IT即信息技术产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包含:从事信息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基于中国IT行业现状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阅读与参考!
基于中国IT行业现状分析全文如下:
企业软件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有非常的发展空间,但潜力的开发和空间的拓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对基础工业企业的走访,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型企业对软件的需求,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许多企业仍然沿用手工帐目记录的方法和老式财务系统,效率和准确率都受到了限制,他们都有意识的想引进一些软件来进行财务管理或生产过程管理。但是,软件推广最大的桎梏是很多工业企业的管理者都对新兴产业了解甚少,有的甚至本身并不具备电脑的应用能力,他们不敢轻易的引进一套价值不菲的企业级软件。
另外,在已经使用了软件的众多传统企业中,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更多的有软件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具有其企业所从事行业的基础知识,无法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让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对在企业中运用软件产生怀疑。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普及必要的软件应用知识并培养综合应用人才,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使用各种管理软件来提升他们的效率并帮助他们节省运营成本。
阻碍软件向传统行业推广的还有一个价格问题,软件行业的报价比较高,传统行业的经营者(多指一些比较成功的私人企业)感情上不容易接受,因为软件看不见摸不着,却有高高在上的价格,很多生意难以谈成,在没有应用软件的情况下,企业的运作也处于良好状态,短期效果很难看到,致使很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而这些企业正是改革以后传统行业的生力军。
软件在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实际意义让人疑惑……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政府广泛的通过政府采购,实现了电子化政务,很多国有企业也响应号召,或者是得到国家信息化改革的支持采购了ERP等软件,他们几乎都采用了国有软件企业的产品,也算是国家大力支持本国软件产业的一项工程。很多软件产业的确从这项工程中大量受益,但是这样做是否真正促进了发展,经过的调查,我们对此提出了疑问。
首先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商务和政务中广泛采用软件,实现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采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大力投资以后,企业和政府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其实很简单,采用软件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取代大量的人力。但是这些看似顺理成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呢?我们可以看看当前的政府和国有企业,其实他们并没有解决自身的很多矛盾,国有企业改制残留了很多所有制问题,政府的冗员情况也很严重,结果人员还是那么多,并没有被减下去。
一些国有企业出于某些面子上的原因或对自己进行包装的目的进行了所谓的信息化改革。但是他们并没有走上正轨,信息化的意义并没有得到体现。我们认为,在很多基础改制没有充分完成的时候,就大力推广信息化进程并不是明智的举动,中国的国情复杂,各地发展度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改革应当因地制宜,不要做一些既达不到预计目标又给自己造成假象的事情,真正的与时俱进是指深刻了解自己在每个时期所处的位置,而不是紧跟世界的最主要潮流。我们应当更加理性的看待发展这个问题。大力抓好国有企业的改制才是关键,等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真正合理的完成改制以后,市场的驱动和需求会让他们自发的寻找信息化的途径,这样的信息化更自然,政府只要规范市场,给与正确的引导就可以达到目的。
我们应当更多地向跨国公司学习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敌人。
对于咄咄逼人的巨型跨国企业,我们应当有理性的认识和清醒的分析,举着“打击微软”的旗帜不断呐喊但却不做实事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从这些跨国企业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在我们对国际大企业的访问过程中,无不体会到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细致入微的作风。其中有很多东西,正是我们的民族产业应该学习的。很多人激动的说要与他们竞争,其实我们完全不具备这个实力,鼓励自己是可以的,但是不切实际地给自己打气无异于重演阿Q精神。
软件行业向商务化,服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现在,软件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许在许多年以前,软件只会出现在少数专业计算机中,但是现在它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它已经成为每个行业的一部分,软件的宗旨应在于服务其他行业,单纯的技术提升并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作为软件提供商,更多的是要熟悉服务对象,熟悉市场状况,这样的软件才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接受。
今天,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到的问题,也许有我们的局限性,也许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会发现自己曾用多么幼稚,多么激进的眼光看问题。但是我们才是未来中国IT产业发展的希望,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撑起IT产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