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老师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中国民间传说呢?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几个画面,凭借画面进行提要性复述;选取最精彩的一个段落,练习进行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能绘声绘色地把整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流程
(一)看图片猜故事
1.逐个出示拔苗助长、女娲补天、巨人的花园、牛郎织女等故事的图片,猜一猜故事名称。
2.想一想,这些故事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体分: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四大类。
3.出示课题,抓住课题中“传说”二字,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民间传说,了解民间传说一般说来没有具体的作者,它的作者就是广大老百姓。
(二)读故事想画面
故事一般来说,情节都比较生动、吸引人,就像影片那样,有生动的画面。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三)三言两语讲故事
1.师生交流。读了课文,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师生合作,逐步梳理出:妖怪作害、苦练本领、花珊辞母、花珊除妖、妖除山断、母女相望等画面。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上面的画面排序。
3.根据这些画面的提示,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进行提要性复述练习。
4.师生讨论怎么才能把故事讲生动。如果这么三言两语讲故事,别人会喜欢听吗?引导学生讨论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要生动具体、绘声绘色。
(四)绘声绘色讲故事
1.聚焦整个故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部分,即课文第五自然段。尝试把故事讲生动,讲具体。学生自由练习。
2.学生展示讲故事。师生交流讨论还有哪些不足。学生初次讲故事会受课文影响,最后导致不是讲故事,而变成读课文。
3.提供方法。让学生把第五自然段——花珊除妖这部分,再概括提炼成几个小画面:乌云遮月、发现绿光、花珊砍妖、山断妖死、形成海峡。
4.不看课本,根据画面提示绘声绘色讲第五自然段。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学生照本宣科读课文。学生自由练习。
5.学生第二次展示讲故事。实现从读课文到讲故事的跨越。
(五)添油加醋讲故事
实现从读课文到讲故事的跨越还远远不够,因为那只是再现性复述而已,还没有实现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被选编到教材中,我们发现,即便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版本语言表述上差异会很大。究其原因,因为它毕竟是口口相传的,是可以适当进行改编与发挥的。
1.添油加醋丰富细节。乌云遮月,这是一个怎样恐怖的夜晚?妖怪被射中眼睛后,会有怎样凶恶的表现?花珊跳上妖怪的背,一边砍会怎样一边说?妖怪被砍以后,会发出怎样的怪叫?等等。学生自由练习。
2.学生第三次展示讲故事。
绘声绘色讲故事,因为学生是顺着课文情节描述讲述的,会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添油加醋讲故事时,我们会发现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等汇报展示后,又会生成新的版本。这就是创造性复述带来的效应。
3.试着用添油加醋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
(六)品故事悟意义
1.为什么民间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花珊为什么跳在了山的东边,成为阿里山上的一棵思母树?母亲在武夷山顶化作望女石又有何意?
2.课后去找一找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还有哪些传说?看一看古人是怎么描述这个故事的。
(七)板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 :让我们去领略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优美风光。
课件出示图片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优美,位于我国的福建省,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介绍: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真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师: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走进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
师:传说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神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武夷山和阿里山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传说呢?让我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吧!教师口述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以后,思考:这个传说都讲了些什么?
2、检查读书情况。
3、请学生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悟花珊的勇敢坚强
师:花珊为了拯救人们苦练本领,并且除掉了妖怪,让我们感动,也特别佩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哪些词或句子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就划一划,圈一圈,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自己的感受。
1、学生潜心会文。
2、交流,顺势而导。主要为三处。
3、文本呈现:
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她决心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A、学生谈感受。师:花珊心里难过,她会想些什么呢?请你结合1、2自然段来说说。学生交流。师:是呀,如此美好的家园,被妖怪搅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引读:师:以前,家园是风景如画,瓜果飘香。生读:那时满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师:现在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 生读:山上的数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人们只好拖儿到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这一切怎不让花珊难过,怎能不让她下定决心?带着这份决心来读读前面两句。
B、本领不是一朝一夕就练成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练就本领很不容易?
“九九八十一天”体会时间的长久。
“终于”体会到是经历种种磨难的。
C、师:那么在花珊苦练本领时,她都会经历哪些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痛苦或困难?(预设:她的手被磨出血泡,她忍着剧痛继续练。一天下来她的手臂又酸又麻,抬也抬不起来。她有可能会中暑……)
师: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历尽磨难只为练好本领,拯救人们。练读后两句。
4、学生谈到第4自然段,谈感受。师生分角色读。
5、第5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感受。
“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体会决心大。
“直射妖怪的眼睛”体会她的机智勇敢。……
6、师:读到这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花珊?
板书:勇敢、坚强、机智、智慧……
四、感受母女情深,相思之苦
1、师:花珊除掉了要妖怪,原本可以和母亲永远生活在一起,可是意外发生了。武夷山和阿里山分成了两半,海水把妈妈和女儿隔开了。
此时《神秘园》悲伤的音乐缓缓奏起,教师娓娓讲述: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2、师:妈妈想着女儿,念着女儿,日夜盼望着女儿,海峡对面的女儿呢?她思念妈妈吗?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思念母亲留下的眼泪!)
3、师:花珊想念着母亲,她望啊望啊,念啊念啊,往事一幕一幕在她的眼前闪现。拿起笔,写下那美好的一幕一幕。
交流。
师:她怎能不思念亲爱的妈妈呀!带着这份情,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思念母亲留下的眼泪!)
4、此时,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花珊?板书:思念母亲
五、讲述传说
1、师:这个传说多么神奇,有趣,你可以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你先听老师讲一段,你看看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示范讲第一自然段,学生明白讲述的时候要注意神态,可以适当地加以手势。
2、学生自己组内试讲,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
3、请学生上台讲述。
六、拓展总结
师:今天学习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只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中国民间传说言语通俗,是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中国民间神话和传说》,读了这些神话和传说,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七、作业布置
1、把这个传说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一听。
2、读一读《中国民间神话和传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