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在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前提下,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被忽视,美术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探讨更多形式的美术审美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美术人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篇一
《试论当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幼师美术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社会的的需求,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前提下,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被忽视,美术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探讨更多形式的美术审美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美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幼师美术审美教育;市场需求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审美教育,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民族审美水平任务的承担者和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师的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幼儿师范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学一线。但是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实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视审美教育的误区。笔者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一些观点与建议:“幼师只要学会画简笔画、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师培养的不是艺术家,一些美术鉴赏课可以改为技能训练课,没必要介绍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幼儿园园长直接说“我们不需要懂多少美术知识的人才,我只要一个能适应教学、懂得装饰教室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点和建议无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在市场急需实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职幼师学校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审美教育更应加强。如果学生不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何谈创造美、传播美?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审美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作为美术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但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领略文化内涵的心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二、注意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
审美教育在每个学科都有所体现,各个学科——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学中,一方面,美术的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类植物的叶子时,让学生将叶子做成书签、拼贴画;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认识、理解形体,用不同的几何体来做纸雕建筑;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画面感……这些都是与美术的审美教学相联系的。美术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引导、建议、评价,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可进行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例如:讲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时可以与钢琴、舞蹈、声乐相联系。讲到中西方绘画鉴赏时可以与中西方文学相联系,讲到儿童故事画创编时可与语文学科儿童文学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迁移其他学科的审美,旁征博引,会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三、把握审美教育的随机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变化。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的,在美术理论课、实践课中都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术欣赏课的课时量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把握审美教育的适时性
人类对美的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幼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审美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审美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审美取向要有敏锐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结合;90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装扮;新近优秀电影的视觉处理;服饰的流行趋势;世博会馆所体现的建筑美学等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元素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美术史而言,教师不失时机的解析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 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影像资料为依托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是古今的对比;中外对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对比;不同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比;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等等。例如:在介绍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他与中国同时期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类来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审美的印象、增长见闻、提高鉴赏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这不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了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要求。
七、培养学生将审美知识和技能表达之间的转化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上。学生在学会审美、产生创造美的动机的同时更要学会表达。美术审美教学不能只是在欣赏、分析,更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达情感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或再创作,可以是以文学的方式创作例如:写一首诗歌或者散文诗,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或是悲愤或是哀伤。或者进行绘画的在创作,将画面进行解构、重构,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审美过程思想得以升华,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逐步渗透的过程,不是只靠几节美术欣赏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幼师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途径为社会为国家的幼教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 文献:
[1]尹少淳,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对立与统一,中国美术教育2009.(3).
[2]朱家雄,林琳,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
[3]王大根,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中国美术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