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书法阴阳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散文作品书法阴阳,供大家欣赏。
散文作品书法阴阳(一)
以前做生意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强强联合”,那时候也没有思考其中的道理对不对,只是觉得这样应该挺好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以为强强后会更强,而事实上真是这样子吗?我曾经试过,大多数情况下,强者的支配欲和占有欲是身边人难以接受的,所以一个驴槽里拴不了两个叫驴,互相攻讦是必然的事情。两虎相争,怎么会持久?
一个完整地事物应该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而只有强弱联合才能相互平衡、和谐,相互吸引共存下去。而所谓的强强,弱弱都只是一种理想的暂时的假象,一段实践的变化后,自然的状态就会在整合后显现,这种平衡现象下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道”,而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产生一个长久的利益,那就是由古到今我们一直寻找的东西,而要认识这个东西又必须假借矛盾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元素。例如,高低、上下、前后、音声、向背等等,这些在古人那里被名之为阴阳。
阴阳之用可谓大矣,无处不在无处不显,由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到远交近攻、欲擒故纵,这些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特性在人事的运用上被古人作了充分的运用,方方面面,无有遗漏。
而阴阳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它?它又和书法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对书法中阴阳变化的了解我们能有什么样的启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变化固有的规律。阴阳,代表着我们所能认知到的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归纳出“阴阳”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实在的被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学习阴阳也变成了我们认识真理的必要过程。
有趣的是,《易经》里也有对于阴阳的描述,《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老子当年一定也是研究后才有了他深刻的哲理认识。孔夫子和老子都从《易》里总结出了他们对于道的认识,于是后世才有了我们的根文化(包括河图洛书中也蕴含明显的阴阳之意),而此大行于世的儒道文化一明一暗一行一藏难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阴阳吗?
散文作品书法阴阳(二)
全世界的文化分来分去其实就是那几种,而各种文明的来源都跟四大文明古国脱不了关系。这其中文字是维系、记载、见证和传递的最主要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工具。因为文字,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沟通的更为准确,理解的更加通透,甚至于不同的民族因为文字的同一沟通就会变得简单。当然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有更多的成因在里面,包括政治朝代的变迁,历史命运的走向,诗词歌赋的转换还有文字传递过程中的变异等等。而无疑文字、文字的书写和书写工具的复杂象中国这样挑剔的国家和民族实属罕见,可是也正是因为讲究,汉字从众多的文字符号里面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巨大的群体都在沟通和传达的工具,还有在使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具有美和欣赏的艺术,这就是书法。
没有哪一种文字可以上升到艺术,除了汉字。作这样的探索和思考实际上不是在鼓吹我们自己的文明有多么了不起。恰恰相反,认真梳理和冷静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自家的东西加以正确界定,更好的为了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只有在满足了这样的目标的前提下,这种文明才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传承性。
这有些象过年时的打扫卫生,父母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清理一遍,我们紧随其后帮着擦洗,浑身的灰,满脸的灰,也顾不得了,突然发现墙角原来这旮旯居然还有个宝物?!
那种对自家东西的不熟知就是这样的情形。
或者我们可以拔一个高度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太多了,没注意到。泱泱大国,这种小玩意,不算啥。仔细一想,也是。陶瓷、青铜器、丝绸、茶叶、玉器、漆器、家俱、金银首饰......多了,数不过来了,所以难免,这有什么呢,没事。
这就是大国之好处,大国之大,地大物博,心胸气度自是不能相比。可是不管你如何看待和理解,文字她都在,静静的,等着你去和她相遇,还不带声。让你不能不觉出她的低调奢华和内涵。
那么,我们对汉字了解多少呢?
虽然大多数的国人每天都在使用它,念叨它甚至书写它。包括我们去艺术再创作的书法文字工作者们,我们写的字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一些的,由一到十吧,“一”是什么意思?“二”呢?“三"呢?我的天哪!"天"呢?什么意思?......我们可能更多的都已经不再去思考其中的意义了,习以为常见以为常反倒淡了下来,像过日子,平复下来朴素的味道。但你再不当回事,再忽略这种存在,问题总是会在那里 ,不解决就永远是个结。
当然,是否准确的明白文字里面所赋予的深意并不影响我们平常的生活和沟通,这不矛盾。(这让我经常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立体性复杂性同一性和全息性,象水一样,目之也浅,即之也深,看得见,摸不全。)这也是汉文化的一个立体性所表现出来的包容一面,而实际上又何止包容这一面呢?文化的广博高深真象孔夫子说老子一样:”其犹龙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而区区如我者又如何不是摸象之盲人!
随着倒腾和天长日久的面对,时间长了,我们总是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这些感悟和体会总会在某个瞬间激发我们去更近的接触它,以至于想要清楚的认识和还原其中的意义,(我相信多少年以后的这种相互浸润所产生出来的这个活生生的中国人一定更立体、丰富、有语言和中国味。) 书法也是一样的,用的是形而下可以载”道“的工具,写的是抽象达意具有灵性的符号,表现出来的是在文化大同下的个人认知和体会。返回去,由最后出来的作品我们往上追,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几乎只有阴阳了。由最基本的器物,象毛笔,其中所蕴含的软硬、长短、刚柔、粗细;书写过程中的疾徐、提按、轻重,用墨的黑白、浓淡、干湿、润燥;汉字本身结体所具有的向背、覆盖、迎让、穿插和疏密以及成为作品后的调子的松紧、节奏的强弱、色彩的明暗和格调的雅俗。无一不具有阴阳的关系和统一于阴阳啊。
或者说,整个中国书法表现出来的所谓艺术不过是一个阴阳的变化过程而已。而”阴阳“一定是体会过阴阳以后才能谈得深刻的。要不然,只是朦胧的知道,又朦胧的说不清。可是再进一步,难道体会过阴阳,有过男女,经过黑夜白天,懂得低谷高潮和理解形而上下的我们就能把”阴阳“说清道明了吗?
能说清道明的还是”阴阳“吗?
那么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呢?考察这个跟我们的书法有关系吗?认识到阴阳以后是否能窥一斑推开文化的门而让我们更多面的接触了解认识継承和传递以至于发展它呢?
书法让我们在汉字的基础上认识阴阳和了解阴阳的变化,这也是中华文明里表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点而已,这个点是原点、出发点、还是终点?谁也说不好。但现在我们对于它的思考正是在探索形而下之器承载形而上之道的一个路子,至于能否摸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天人合一上,有赖于下一句——
道法自然。
散文作品书法阴阳(三)
《易经》上对阴阳的生成是这样界定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大业“。两仪就是阴阳,在太极图里,没有纯阴与纯阳,黑白阴阳鱼构成的圆中解释了自然的运转规律,(后来,古人依此图制作了罗盘来形而下的示范自然,象其他器物一样,罗盘也深刻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而之后居然渐渐沦落成江湖术士的工具成了看风水的象征!这实在是一种大材小用而让人无可奈何的叹息了,这个问题以后再专门考察,今天也止于此地。)在时间上无论是一日一夜还是一年一甲子都可以在罗盘上得到一个近似的布局,无论是六十四卦还是十二地支,二十四山向或者五音五色,一张平面图立体的容纳了自然的方方面面,试图概全而不能漏一,这种简就是繁大就是小点就是面的方法,我们能否将它定义为中国思考模式我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再复杂的现象不管表现在医学、艺术、科技、管理还是形而下之器物上简单化的结果无一能脱出阴阳,所以阴阳之义大矣。
认识阴阳和了解阴阳是为了更有效的顺从阴阳和使用阴阳,这也是不论我们从哪一块儿入手都要去敲开书法的方便法门之一。从单个字来看,笔画的粗细,结体的向背,走向的欹侧,笔法的方圆,墨色的浓淡,效果的枯润,布局的疏密,书写时情绪的急躁或平和,书写速度的疾徐,其时天气的阴晴,地理位置所处的南北,书写者的性别,都是阴阳关系表现的阐述。小处见大,一个字尚且如此,推了开去,一篇又怎能不是一个立体的阴阳构成?在此程度而言,考量一件作品的艺术性,恐怕就不仅是线条的质感和书写的趣味所能以偏概全了吧。只有细致的分析和综合的看待才能更好的解读经典和理解传统。我想这个道理用以说明人生一世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高度应该还是成立的,缺少了后三度而只论长度就未免单薄和狭隘了。这是引申出来多余的话。
那么在书法上还有哪些阴阳关系呢?这些阴阳关系是否有助于我们初步的认识书法和借助书法而深入的认识阴阳呢?
一个词语跳了出来充当了砖头。
知白守黒。
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后来被邓石如提出来用以说明书法中的“分间布白”,他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大致说的是要在书写时看到白色纸张上如何合理的安排你的黒线条,不管是在一个字里或者在一幅作品里都是如此。笪重光《书筏》上谓:“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而这个黑与白不管古人是否刻意的牵强都已经构成了矛盾中的统一和统一中的平衡。阴阳已然存在。
可是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呢?
说小了充其量就是在一个字内笔画位置的安排而已嘛,大了也无非是谋篇章法布局,还能有什么?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可是中国文化的不可思议即在于此。目之也浅,即之也深。说没有啥不过日用之间,说有啥那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文化的这种全息性就是这么巧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说深深不可测,说浅无非纸墨而已,深浅之间,存心一念。有点儿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味道。
什么意思?
假如我们从阴阳的本性上思考,清轻上浮谓之阳,重浊下降谓之阴,那么似乎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在白的平面里表现黑,也是在无中去创造有,无非是分割平面而已,至于怎么样分和分割以后的效果就是知白守黑的意义了,可是这是当初邓石如体会到的境界吗?只是如此之简单吗?
试一试什么都会慢慢体会的到,这也是书法的另外一个特质,必须实践证明的科学。
说完了黑与白,再看看毛笔。
毛笔什么时候诞生的已经很难说的清了,有资料记载说是秦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在修筑万里长城时,因为边关文书太多,所以将军便发明了毛笔,这个故事听起来其实挺美的,也很有文学味道,大漠苍茫,兵戈战甲,帐房里条案相陈,笔墨简册......,可是再美丽的故事仍然只是故事罢了,而毛笔的诞生却远远不是这个故事所能涵盖的了的。《庄子·田子方》中有”舐笔和墨,在外者半“,这已经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就有笔墨的存在了。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资料能佐证一些问题,但我们要讨论的跟它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沒多大关系。这有些象一个孩子聪明懂礼,我们要去关心他是怎么学的向谁学的而应该忽略他生于哪里一样。当然如果能了解更多一些也没啥不好。
笔杆的硬与笔头的软恰恰形成了刚柔的矛盾,这一组一定不是随便安排出来的,我们一直想着古人真笨,明明用硬头容易写,却非要用软头,真是。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古人真的笨吗?如果他不笨那么用软头写字一定是有道理的,他们不怕麻烦的表面上是用软头能写出漂亮的汉字来——例如汉蔡邕《九势》中说过”唯其软则奇怪生焉“——他们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各种字体的汉字,也在书写的几千年里创造了书法艺术,可背后支撑他这样使用工具的原因和理论是什么呢?
中国是一个崇尚”道“的国家,远在几千年前有关道的问题,多少圣贤一直在用心体证,精微探察。他们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下道器之间不也是阴阳吗?那么作为器的毛笔本身也有阴阳,古人这样的设计和使用不是偶然的吧,也就是说毛笔因为其本身的阴阳作为器它是有所本的,本于什么?本于阴阳?明白了这个问题,再结合“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我们就应该有所得了。没想到小小的一根毛笔竟然都这么有出处,怪不得它有文化呢!再想着偌大的古国文明和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还能不被它的巨大所折服吗?
可是说了这么多,依然只是在讨论跟书法有关的阴阳而已,充其量也只探讨了书法是载道的,或者是表现阴阳的,那么书法中的”用阴'之妙用在哪呢?"用阴"跟书法外的万物万象有关系吗?我们能否在思考书法中的”用阴“后于天文,地理和人事也能"用阴"而去体悟参透大道呢?
散文作品书法阴阳(四)
我在想如果我们还没有修炼到餐风饮露长生不老的境地,饭肯定还是要吃的,不吃色身就会饿死。书法则不必,你不懂它也没关系,不影响生存,但对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不懂书法则会象居无竹一样,而实际上每一个文化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在书法领域有所涉猎。那么,书法是什么?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曰:”书者,如也“;汉扬雄在《法言·问神卷第五》中曰:”书者,心画也“。可见书法是当时物象的如实反映,是自我当下充分的表露。我的性格、价值取向、阅历和审美等因素综合的决定了我某个阶段会在书法上的必然表现。这种表现恰恰就是我目前人生的实际状态,如果说境界的话,这也可以算作目前的一种修炼阶段吧。反过来说要想创作好的书法作品我们应该向何处去求?向内还是向外?你看,这个问题的思考一不小心又涉及到了阴阳。
......
让我们先插一段题外话。
艺术。
几乎所有的可被称为艺术的专业都会涉及到表现,而所有的表现都会归结为在个体的基础上去实现美。不管何种艺术形式,作品是最具象的表达,尽可能多的去实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趋向,也是无言的表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那么什么是美?作品的美?西方的美和东方的美明显有不同的地方(东方和西方又是一对矛盾的阴阳关系)。都会说东方的美端荘高贵内敛和悠远,西方的美热烈激情阳光和灿烂。那怕是从色彩而言,东方的色彩也更趋于冷静,西方的色彩更趋于浓郁,而这中间对造型的认识也会必然存在一个根源性的判断,那不光是有文化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饮食的不同,秉性的不同,还有更多的综合的东西,不是转移取代和植入不变这么简单的道理。
再回来说书法。
文化的记录和传递必然有很大的部分要依赖文字。《说文解字》里描述仓颉造字时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天雨粟鬼神哭,神秘的为文字的创作作了一个小小的描绘,随之而来的《易经》里为我们述说了天地运转变化的规律,老子称其为道,孔子述其于人伦,再往下延伸的就五花八门其相万千了。这种文化的本源从哪里而来,我估计已经没有人能说清了——这让我想起中国的山水画,云遮雾罩的就是不让你看见源头,后来又被风水学里借用去作堪舆的用途了。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种事物演变的没头没尾的规律是否是真理的另一种说明?(这里边一不小心又碰出个曲直来,我们在中国文化里经常感受到弯弯曲曲的各种现象,或山或水或路或树或文字也是拐来拐去的扭转和缠绕,那怕是一横一竖都不是直来直去都必定要求一波三折和无往不收,而一波三折和无往不收里又藏着更深的道理和阴阳,恕我打住不往下说了。这种曲直本身就是矛盾,一不小心扯出来一看还是阴阳!)就象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一样,身体的外在特征一定决定于体内的五脏六腑,决定于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书法的美一定也是表里如一的,也就是说欣赏和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是否美的原则应该不仅仅是看其外在的装饰,表面线条夸张的处理,浓淡干湿矛盾的对比等等。更要认识内在的韵味和个体想表达的情怀。这种表里如一简约朴素的状态才是大道至简最好的注脚,我想中国古人上下求索和仰观俯察的极高境界不是渺无人烟千山鸟飞绝的昆仑之顶而恰恰是红尘俗世乌衣巷口人家的中庸之道,这里大俗大雅鱼龙混杂,这里无奇不有又和光同尘,当然也因为此才会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让我们去向往和实践。
书法的向内求和向外求实实在在的统一于我们的日用之间。很明显,内为阴,外为阳。象我们跟别人闹别扭一樣,向內求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能让我們的內心更加包容和广阔,才能更好的和朋友自然和谐,這種內省的功夫到最後就是无形无迹毫不踰矩,也會因為這種漸修我們培養了自己深厚的定力,在生活里才可以实现厚德載物,這種效法大地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謂的"用阴"。它同于向內求,同于毛筆的用軟头,同于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和"曲則全"。至於東方美為什麼表現的內斂也就一言以蔽之了,正是因為古人理解了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的”道“,所以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古人都會去"用阴"。這种"用阴"來源於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象文字一样,抽象的符號背後所代表的是不同的萬物品类,它能不通灵吗?
当然这种"用阴"的背后还有着另外一些信息,象大地能生万物,女人能生孩子一样,水能生木,柔能克刚,唯其软则奇怪生焉,都含有生的意思,在世界东方,按五行生克来理解,东方属“生”门,所以我们的文化主要讲的是“生生不息”,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只有”用阴“才会生生不息,日推月移、寒暑相往,而决定能生的最终依然是阴。报告了这么多,到最后依然没有解决阴阳在书法里的问题,相反的还问题越来越多,真是不可思议,但不管怎么说,砖已经抛出来了,能不能引出来玉,那似乎已经是个和我没关系的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