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错弊查证方法是什么

2016-11-07

应收账款,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1]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你对应收账款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应收账款的相关法律知识。

应收账款的错弊查证方法

从应收账款各类舞弊表现可以看出,应收账款舞弊行为主要两个方面。

企业方面:

一是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用以美化企业形象,达到谋求企业或者相关集团利益的目的;

二是设置“小金库”达到贪污私分的目的;三是偷漏税金的目的。个人方面主要是达到谋求私利,贪污或挪用企业资金的目的。

对应收账款错弊的审查应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入手。评价应抓住四个侧重点:

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

二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收账款催收货款制度;

三查企业是否对每笔赊销业务的应收账款都严格控制并分类登记;

四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坏账审批制度。对应收账款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目的是充分把握应收账款收付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可靠性及应收账款坏账处理的适当性,便于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应收账款实施审计。查证应收账款错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查证应收账款内容的正确性

①将“应收账款明细表”的有关金额复核加计,并与其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看其是否相符。

②审查部分应收账款明细账,复核发生额及余额计算是否正确。

③审查“应收账款”部分明细账与其对应的会计凭证相核对账户余额是否正确。

④审查应收账款的截止是否正确。

(2)查证应收账款内容的真实性

①函证应收账款确定其真实性。

②审查其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和发运凭证等确定其存在的真实性。

③盘点“库存商品”,查明应收账款是否由于销售商品而形成的,以确定其真实性。

④查看审计年度结算后是否有大量退货的现象,以确定其真实性。

(3)查证应收账款业务的合法性

①审查产品销售合同确定是否有虚增应收账款账户,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的现象。

②审查是否有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调平账款的现象。

③审查是否有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以达到挪用或据为己有的目的。

④审查坏账是否经过合法的程序和可靠的依据。

(4)查证应收账款的合理性

①审查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是否正常。

②审查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

③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和处理情况。

④查明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原因。

⑤审查商品赊销、销货折扣和折让、坏账损失等是否经过审批手续。

(5)查证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恰当性

①审查应收账款的“年初数”是否是上年的“期末数”。

②审查“应收账款”是否根据科目所属和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③审查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是否在“预收账款”项目类填列。

④审查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如是否披露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账款)。

相关阅读:

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

第一,商业竞争。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

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第二,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

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当然,现实生活中现金销售是很普遍的,特别是零售企业更常见。不过就一般批发和大量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的缘故。

结算手段越是落后,结算时间就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

第二种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式去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很多企业又故意拖欠账款,市场信用体制又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赊销本身是有风险的,这种赊销风险就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