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看的经典励志文章

2017-03-02

有很多职场人士都会经常抽时间看一些关于职场的经典励志文章,那么职场人士看的经典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人士看的经典励志文章:别看不上“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碗鸡汤

三天后,新店即将盛装开业,可原定的店长,却突然遭遇事故入院治疗。

开店最怕群龙无首,三天的时间,想要外聘一位既业务熟练,又能快速了解公司财务、运营体系、企业文化的店长简直难于上天。

于是,在新店现场的执行总经理张总,拨通了人事经理的电话。

人事经理如是说:“张总,外聘再培训上岗,最快也要1个月的时间,肯定来不及!我倒是有个内部人选推荐,他就是A店主管小王!

小王大学本科毕业,未婚。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所有主管级培训中,小王表现最为突出,无论是沟通能力、执行力、分析领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都名列前茅,是我见过的最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小王虽然不能直接胜任新店店长,但是调离A店店长到新店,小王暂时主持A店工作还是可以的。”

挂掉人事经理的电话五分钟,刚刚给新员工培训完毕的运营总监便凑到了张总身边:“张总,关于新店店长的人选,我倒是有个提议——

3个月前A店店长因病休息半个月,主管小王代理主持A店工作,我仔细辅导和考核了他的工作状态:工作有逻辑、有检查、有整改,同样的问题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他代班半个月期间,店里人员稳定,费用管控得当,成本没有变化,各项运营指标都达到了标准,是个很有责任心和培养价值的管理干部!

我建议小王接管A店,有我们运营部的指挥、培训、检查,相信很快能把小王带出来!”

又是小王!两位总部管理者,竟然不约而同的推荐了同一个员工!

“安排小王,今天下午三点总部见!”执行总经理张总大感惊奇!他倒是想早点见见这位传奇的小王了!

赶回总部的路上,张总接到了董事长的电话——

“张总,关于新店店长的事情,我倒是想起半年前的一件事:

那次我陪合作伙伴辛总去A店,没想到,和辛总同去的还有一位外国专家,A店倒是有个小主管,别看年纪轻轻,但是那英语讲的相当不错,全程给我们做了翻译,文质彬彬能文能武,非常有素质……”

最后,不出所料,小王全权代理A店事务,A店店长到新店救急。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考核,小王顺利转正,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店长。

虽然职场如江湖,深不可测;

虽然职场权术纵横,有太多的人为因素;

虽然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带给人太多的浮夸;

但是,只要是个正规的公司,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总会有脱颖而出的一天的!

所以,当你寒窗苦读数十年,刚刚走出美丽象牙塔、没有任何背景、只能从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开始做起的时候,不要抱怨生活和命运的不公平——用财务的角度,你还只是“成本”,没有转化为“利润”。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时代,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候的你,只有摆正位置,努力工作,不断的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真正强大了,才有可能被认可,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职场新人,努力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职场人士看的经典励志文章:领导暗语

中国人讲话注重含蓄,尤其是领导和老板讲话更是有艺术,如果你能听出他们的话外音,潜台词,然后心心相印,把事做得准确到位,那么你就是高人,就将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你看着办吧!”

老板说“你就看着办吧!”其实是借机表达对员工的信任。这种情况下,员工一定要按老板的交代的事尽快行动起来,尽快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结果。作为员工,千万不能把这句客气话,不当回事,真的等到最后时限才交“作业”,那往往就置自己于“死地”了。

“你很有个性啊”

如果领导对你说“你太有个性了”,那你就要小心了。个性一般人认为是个表扬词,可在职场实际上却是一种贬义词,因为职场强调的是团队意识,而你有个性是极为严厉的警告,是告诉你越界了。你要检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做了出格、过份的事情,收敛自己的“个性”。

“最近工作咋样?”

“最近怎么样?”这句普通的问话,相当于一个引子,牵出老板想让你说的话。当然,通常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好事,一般都是老板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不想直接说出来,就会委婉地试探。这句问话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许多复杂的信息,它表明了老板对你的事情都已经知道。所以一听到这话,你要警觉。这其实是老板在给你一个主动认错的机会。否则的话,你还麻木,或者还抱侥幸,那么你就没有机会了。

“这事再议吧”

经常听领导说:“这件事情再议吧。”难道领导真的打算再找机会来讨论这个问题吗?其实,这是对这个意见的否定,只不过没有明地说“不”而不是真的找时间再好好地讨论、商议。是给提建议的人一个台阶下,让你知趣。作为员工,不妨放弃自己的主张,就势不再提,那么双方都有台阶下。

职场人士看的经典励志文章:只有破产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文/张立宪

遇到几件职场上的事情,引发一些感触,在这里一并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怀疑下人生。

我属于那种乐观型选手,相信在现在这个世道,不管是来自家人扶助、社会救济,或者有基本社会能力的成年人随便找个工作,温饱都不会有问题,至少饿不死。有了这个底气,再去做什么,就看自己的能力、志趣和因缘了。去年在上海,有位杂志编辑,说他们的杂志快不行了。我便与他共勉:只有破产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两个月前又见到一位同行,他本是一家颇有名望的杂志社老总,如今再创业,风生水起。我问他用人之道,他说很重要的一条心得是:尽量不用媒体人,尤其是那些老部下。

这种说法让我很是意外。听他一一道来:当年纸媒红火的时候,那些以“名记”身份行走传媒江湖的人,既眼高手低,又好吃懒做,真真徒有虚名,名不副实。整天乐于听人恭维,忙于开发布会拿红包,急于炫耀自己社会关系之广,却连篇软文也写不好。我不由得表示赞同,听他接着说:这样的名记,是被他所在的媒体赋予的名声,并且也被惯坏了,我要真把他招过来,既不好用,也用不起。

这位仁兄的偏见实在是颇有道理:有的人实际上已经个人破产,只是在靠所供职的还没倒闭的机构活着。

冷静想一下,我们是否已经让自己处于这种境地?

想起当年电视台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时候,我领教过的一个台里员工。那位负责灯光的人被称为“灯爷”,对别人永远是颐指气使的口吻,对自己永远觉得含着天大的委屈,找他做最简单的事情都得陪着笑脸,而他做最分内的事情都觉得是别人在给他添麻烦。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对这样的大爷习以为常。他老人家稍微嘴脸好看点儿,手脚勤快点儿,便觉得是恩赐。

直到后来见识了一位香港“灯爷”:永远不用你操心、催促,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黑着脸不许别人碰他的器材,手脚麻利地快速解决一切事情,工作成效之高、之专业,几乎都让你意识不到他的存在。

再看我们这位爷,遇到潜在的金主,想给自己捞点野活挣点外快,就倨傲又殷勤地给人家递名片:我是中央台的。

那时的我年轻气盛,看到这一幕,鄙夷地想:把你名片上“中央电视台”那几个字划掉,你什么也不是。

这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空前繁荣。建筑师这个职业,应该是机会大大的,挣钱多多的,心里美美的吧。

一位建筑界的老师却对我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还有那些地标式的公共建筑,不仅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审美形成摧残,还把一代建筑师给毁了。

我吃惊地问为什么。他的要点是:因为活儿太多,素质不高的设计师也可以有干不完的单子应接不暇;因为钱太好挣,许多建筑师没有了自我提高的主动与自觉;因为工程太赶,缺乏原创、智慧含量和时间成本越少的设计成为首选,行业的水准线便越来越低。

一位做建筑图书的出版业同行,准备引进一套欧洲建筑丛书,全套有二三百本,囊括了当代建筑的各位大师,全面呈现其作品和建筑理念。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套书会很好卖,因为它本来口碑就好,建筑装饰类图书又永远在书店里占据相当比重,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人多,钱多,需求又大。

她说给我的发行量却低得惊人。这套书只引进了十几种,原来宏伟的出版计划看来会中途夭折。

她的观点也是:大家的学习动力没有了,因为钱太容易挣。一个建筑师不用看这些书,照样有挣不完的钱。

一个行业的繁荣,对个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去年签下一套英文书的版权,写人类伟大的历史文化遗迹。因为它和建筑有很大关系,所以我想邀请建筑界的专家——外语又好、又懂建筑的人来翻译。

找到一位人脉广的老师求助,他说,你可能在建筑界找不到人。没人愿意接你的活儿。你看,能够胜任翻译的人,得是具备一定能力和资历的人。一本书的翻译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稿费最多几万块钱,可人家用几个晚上时间画建筑图纸,就能挣几万块。

我说,这不正好吗?用几天时间画图,把几万块钱挣出来,那不就没有后顾之忧,更能踏踏实实、专心致志搞翻译了吗?

你这个逻辑太自作多情了,也把你的书看得太重要了。人家想的是,花几个月时间来翻译你这本书的话,就意味着耽误了画多少图、失去了挣多少钱的机会。并且这种活儿都还排着队等他来接呢,谁还稀罕为你翻译,谁算不明白这笔账呢?

一个人都温饱无忧了,何必还为挣钱,把自己搞得连翻译一本书这么有乐趣的事都不做呢?我兀自不甘心地咕哝。

有了小房子还要改善性住宅,有了大房子还要弄别墅。永远挣不完的钱,永远画不完的图。大家的时间,都用来赶这些行活了。

好吧,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破产的公司、机构不计其数,但中国几百家出版社,好像自始至终没有一家倒闭的。

行业的繁荣或依赖政策形成的稳定,会给一些鱼龙混杂、蜂拥而入的从业人员造成错觉,相信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不思进取,甚至以为自己“亦有贡献”。可在危机来临之前,一个人的能力储备、职业素养、知识更新、自我成长,会自觉地被激发、强调出来么?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担心:这些永不倒闭的出版社,已经把一些编辑养残,自我破产了。

我们有没有勇气和清醒,独立于外部环境和行业冷暖,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