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能力差 大学生第一课“学”说话

2017-03-13

“萍水相逢时,你会和陌生人说话吗?”“需要帮助时,你会怎样向人求助?”“拜访别人时,你懂得如何与人交谈得更深入、不冷场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有点特别——“大学生‘学’说话”。

据了解,在一份关于“进入大学后你感觉最烦恼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最烦恼的不是经济问题和独立生活能力或者学习成绩,而是人际交往能力差,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79%。针对该现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在2012级新生中开展了“大学生‘学’说话”——交往中的语言训练活动,通过“情景演绎”、“专家点评”、“学生感悟”环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新的交往经验,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情景教学中,几位被随机选出的大一新生按照三个场景进行即兴对话:第一个场景是“萍水相逢时,你如何说话”:入学时节,来自外地的小D同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刚下地铁准备打的到校,正巧看到了另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抱着大包小包在拦出租,小D走上前去,商量一起拼车到学生公寓;第二个场景是“需要帮助时,你如何说话”: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选课就要开始了,选课的规则和技巧学生们都不理解,查看《教学一览》后依旧有一些茫然,经过商量学生们决定寻求学长学姐的帮助;第三个场景是“拜访他人时,你如何说话”:学生拜访用人单位,如何与对方交流。

在这些常见的场景对话中,沟通专家建议大学生:“很多时候,说话尽量少用‘我’开头”。因为专家在情景表演中发现,学生的对话几乎每一句都出现“我”字,这“我”字优先是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语言沟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大学生强调自我感受,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情绪,漠视他人处境和利益的反映。专家建议,萍水相逢时,多用“你”字开头的话,有时候,甚至仅仅是把说话时的顺序颠倒一下,效果就完全不同,比如在问对方的情况时,先提问,再说自己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

专家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相反,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针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类型,如持孤傲处世态度,与人建立屏障的自我封闭型;对人缺乏信任,不予承认甚至贬低他人成绩的猜疑妒忌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三大交往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并就语言的艺术与表达技巧为学生作了培训。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洁在介绍本次活动初衷时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保障;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推出大学生“学”说话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懂得交往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让新生学会选择恰当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学会善于倾听,用尊重他人、真诚待人的心态给对方创造表达的机会;学会善于处理矛盾,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具备打破僵局,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能力。(记者 姜澎)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