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又励志的文章及图片

2017-03-02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不时地找一些经典又励志的文章及图片来看看,那么经典又励志的文章及图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又励志的文章:当你的努力近乎挣扎

作者:顾一宸

我的高中同学曹哥,是个悲情英雄。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是我们班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进教室看书做题。校园沉寂着,黑暗着,只有一间教室亮着执着的光。柔和的日光灯下,曹哥奋笔疾书的身影孤独得像个侠客。课间休息时,曹哥的屁股就像是粘在了座位上,沉浸在题海里的他,绝不会像我们一样谈笑打闹。放学时,他飞快的去食堂打了饭菜,回到教室,边吃饭边看书,好几次险些把饭喂到鼻孔里。下晚自习熄灯后,他也常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到深夜。

他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意志力之坚定和自制力之强大,无不让我等佩服,恨不得分分钟献上膝盖,赞他一声“牛逼!”。可这话我们实在说不出口,谈到他,我们只会替他惋惜长叹。因为,他真的很悲情。

曹哥的悲情就在于他的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吗?不是说天道酬勤吗?为什么曹哥的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的中下游?我们细致的观察过他,试图帮他找出原因。

我们发现,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课本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记得烂熟,可一些关键的公式和定理,他并不理解其内在含义,自然也就谈不上合理运用。他做题很快,平时刷题也很多。一套理综试卷,我们这些正常人一般至少得两小时左右才能做完,他这个变态只需要一小时,但正确率实在是惨不忍睹。

我们好奇,曹哥,你就不能慢点做,仔细想想,认真演算吗?他自信一笑,这种题型,我做过很多遍了,看一眼就能出答案。

我们更纳闷了,那你为什么又做错了呢?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题和我做过的大致相同,但有点变化,我没注意。

我们好心劝过他,理科重在理解,盲目刷题是不行的,要做一道会一道,弄明白题型,举一反三。

曹哥含混应答,知道了,知道了,转身又投入了茫茫题海之中。

高考后,当我得知曹哥只考上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流大学时,我没有意外,但我又有点难过,为他的努力,也为他的瞎忙。

工作后,我又遇到了曹哥式的人。

这样的人,整天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咋咋呼呼的忙里忙外,你想不注意到他都难。

勇哥早我两年参加工作,我工作之初承蒙他的指点才能尽快入行,我对他自是感激。

没多久,我就发现,他是公司最勤奋的员工,没有之一。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常常自主加班,工作时间远超了朝九晚五的八小时。

看到他一头扎在格子间里努力工作的样子,我这个后生既佩服又惭愧,同时,我也很纳闷,和他同时工作的刘姐已经升任部门经理了,为什么他这么努力,升职加薪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他头上呢?

后来,我就开始留意勇哥和刘姐的工作方式,慢慢的,我就发现了他俩工作方式的不同。

勇哥每天来上班,第一时间就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当天的事务;

一会儿做汇报PPT,隔一阵又收发下邮件,处理下外联事宜;

PPT还没做好,又最小化窗口,去做其他琐事。

刘姐来上班,会先在便签上记录并规划下今天需要处理的工作,然后收发邮件,做好上传下达的事宜;

工作任务分派下去后,她会分时段集中处理几件重要的事情,中间不受其他干扰;

临下班前,她会跟进下属职员的工作进度,向上级交付已经完成的事项。

对比两人工作方式的不同,我终于理解了那句话:加班是为工作效率低下的人准备的。

你能说曹哥和勇哥不认真不努力吗?

他们在学习上、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远超旁人的努力,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他们所愿,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成为他们的救赎,他们终于还是沦为了平庸的大多数。

努力是没有用的吗?

当然不是!我们生而平凡,不用一生来抗争,不拼尽全力去努力,我们靠什么改变命运?靠什么改写人生?靠什么实现逆袭?

那他们的努力错了吗?努力也会错吗?

当然会!我们总是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用努力来标榜自己的付出,用努力的表象来为自己的平庸脱罪。

曹哥填鸭式的填充知识、求量不求质的刷题,违背了理科学习重在理解运用的基本规律,选择了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又怎么能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呢?

勇哥工作时缺乏规划,重心不明确,容易被琐事干扰,分神之下,工作效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弱于时间管理,再用加班来弥补,反倒牺牲了休闲时间,打乱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进一步拉低了工作效率。

当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时,我们自欺欺人的努力,不过是在瞎忙而已。

当努力了却没有成效成为一种现象,当浮躁和浅薄成为时下人们的共性,除了给一句“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的诊断,我们还应该深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曾有心理学家将我们的学习提升划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我们业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学习区是我们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高挂枝头的苹果,恐慌区是我们目前遥远的仰望和未来美好的愿景。

长期待在舒适区,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过去的自己。勇敢跳出舒适区,涉足学习区,才有提升自己的可能。

曹哥难道不知道多思考比多做题更重要吗?勇哥难道不知道合理规划工作、管理好时间能够让自己工作得更高效吗?

他们知道,但他们不愿意改。因为他们习惯了,习惯了如此低效的学习和工作。

习惯具备惯性的推动力,你毫不费力的就可以被习惯驱使着行进。曹哥习惯了飞快的刷题,勇哥习惯了多线程混杂着处理工作,这种种习惯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待在舒适区里努力,可以营造一种我很努力了的假象,也能给予自己关于平庸现状莫大的心理安慰。只是,固步自封于舒适区,自我提升就成为了一种奢望。

所以,刷了那么多题,曹哥会做的题目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勇哥工作了好几年,会做的事也没有多出我这个新手许多。

毕竟,重复性的努力,只能让你更加熟练;创造性的努力,才能使你变得非凡。

曹哥和勇哥想必也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他们为什么没有试图改变呢?因为在学习区努力,实在是太难,太别扭了,一点也不舒服,那就好像是拿着一把刻刀,一下一下的雕琢自己,修枝去叶,去芜存菁,臻于至善。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溺水的人,要逃出生天,一根稻草也救命一样抓住。你的努力近乎挣扎,你的成就才对得起付出。

经典又励志的文章:还在为你的拖延找借口吗?

文/西风南浦

我的朋友小柯,是个畅销书作家。他做的让我艳羡的事情有很多,但让我觉得最牛逼的一件事,莫过于他23岁的时候就买下了第一套房。而今年同样年纪的我,还在为每个月高昂的房租而哭成刘备。

还在为你的拖延找借口吗?自己懒惰,就不要给“努力”泼脏水

小柯中学的时候就特别爱好文学,平时喜欢翻看各种杂志,有一次他看到一篇林斤澜回忆汪曾祺的文章,说汪曾祺“动动手指就来钱”。那个年代,汪老随便一笔稿费,就足够大伙去家好馆子搓一顿。

那一刻,小柯的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作家梦。他写作的初衷完全是基于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写写就有稿费,可以吃好的,还没有风吹日晒。于是,他就开始琢磨起写作与投稿的事宜,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诗歌。

大学的时候他选择了法律系,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写作。大二投给《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几篇法律文章,一两个星期后就发表了,收到了好几百块钱的稿费,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

后来,他代表学校的诗社参加比赛,拿了个省特等奖。在杂志发表散文小说,稿费也不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动动手指就来钱的日子,没毕业就自己买了电脑,提前迈向经济独立。

2002年底,离大学毕业还有半年,他提前去了一个心理学刊物求职,一下子就被老板录用了。

当时他与其他三个人租住在一个狭小的老式楼房里,每天为谁先用卫生间而闹得不可开交。他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写作。写作需要安静的环境,而室友们的过于吵闹常常打断他的思路,后来,他就等室友们睡下后再爬起来继续写,从凌晨一点到凌晨四点,是他创作的时间。写完后,他小睡两个多小时,又要去挤公交上班。

这时候,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凑合下去了,他想要一个安稳又宁静的写作环境。于是,他决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开始储蓄,从一个对经济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渐渐变成一个略有了解的人。从拿到转正工资后第二年开始,就每个月按时零存整取,哪怕当时的房价,是本市人均收入的三四倍。

可是,小柯不在乎,他知道只要想要过自己的生活,就要加倍去为之努力。

工作的时候,别的同事躲在茶水间聊天谈八卦,他从来不参与;别的同事玩手机刷微博,他的手机从来电量都是满格,不是他不敢放松,而是他怕稍微一放松,任务就会完不成,他没有时间加班,就要提高自己的效率,尽量不把任务留到下班以后,因为下班后他还要写自己的书稿。

周末,室友或躺在床上玩一天手机,追一天剧,或出去吃饭聊天,他从不参与,而是挤出时间赶自己的书稿。

他的第一笔书稿稿费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偶尔也想偷懒,可是小柯知道,比起暂时的欢愉,这笔稿费的意义更大。他不能放松,就像一个马拉松运动员,一旦开始了征程,不到终点就绝不能停。

终于,2005年,在他二十三岁时,买房了。

从前的室友嫉妒到红了眼,开始说酸话挤兑他,甚至猜想他有个“李刚”爸爸。他们只看到了小柯年级轻轻就自己买了房,却将他没日没夜伏案写作的努力一笔抹去;他们只看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却对自己的懒散视而不见。没有一栋房子是躺在沙发就可以买来的。

为了获得靠谱的自由,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小柯用了无数个日夜来做准备。

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如此努力,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名电台主播,叫小北。

小北23岁的时候大学毕业,经历了考研失利、失恋、失业,一夜之间仿佛失去了所有。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在深夜的北京地铁站嚎啕大哭。然后,第二天,就在去电台应聘了主播的岗位。她知道生活从来不相信眼泪,除了努力,我们别无选择。

刚刚开始做电台主播那会儿,她还是一个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南方姑娘,拿着不到三千块的月薪,在大城市里尴尬地生存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躲在夜幕里抹去眼角委屈的泪水,把藏在心里的梦想拿出来擦一擦——她想在三十岁的时候,在大理开一家叫“一路向北”的客栈。

如果你已经制定了一个远大的计划,那么就要在生命中用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小北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努力提升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她就每天清晨起来练发音;情感不够饱满,她就在读文章的时候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播音稿写的不够好,就在每天夜里看一本本的书。

每当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她都会翻看听众在微博给她的留言,那是用无数的汗水换来的一条条肯定,又是这一条条肯定,激励她去变得更好,更好。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她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晚上九点零九分准时推送,如今半年过去,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一百万。

有人说,小北,你真厉害,公众号运营半年就能有这么多粉丝;也有人说,小北,你这么年轻身价就这么高了,前途无量啊。

这些看似恭维实则含酸的人不知道,这样一个从一无所有到如今成立自己工作室的姑娘在这三年里经历了什么,做了多大的努力,又在不为人知的夜里流下了多少辛酸泪。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如今,小北已经25岁,再也不是那个拖着行李箱在地铁站哭的青涩姑娘了,或许距离30岁还遥远,可是我知道,她一定能在而立之年来临之时,开起那家“一路向北”的大理客栈。

人就是这样,越努力,越幸运。

我和璐璐从小一起长大,而如今我还北京的写字楼里苟且偷生,她已在西雅图的外贸公司谈笑风生。

高中的时候,璐璐的成绩就一直很优秀,我妈总是让我向她学习,我一边打着游戏一边满不在乎地说:“哎呀,人家就是比较聪明啦,我学不来的。”

高考后,璐璐以优异的成绩被人大录取。我还感叹上天没赐给我个好智商。

后来我去她家玩的时候才看到她书桌上堆积如山的练习册。原来,她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练习册都做了一遍,各科笔记和错题集都做了五六本。而我呢,差不多把市面上能买的游戏都玩了一遍吧。

大二的时候,我还在纠结考哪所学校的研究生,璐璐已经开始为出国深造做准备了。她花高价报了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辅导班,按照学姐学长的指导买了辅导材料,开始备战托福和GRE。从那个大二暑假开始,她假期就没有回过家。偶尔回家一次,也是呆一个星期左右就走。

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家里复习,她说在家里不安静,怕懈怠,还是一个人在寝室复试效率比较高。于是,在我暑假醉生梦死的时候,璐璐已经将辅导书看过一遍了。

不出所料,她最后被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录取,开始了留学生涯。

她考上后,有很多学弟学妹来求经验,大家都把她当学神一样崇拜,说她天资聪颖,天赋极高,自己望尘莫及云云,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学神”只不过是把他们玩的时间用在了复习上。

就像那句话说的,其实,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上拼天赋,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不过是他们真的付出了比你更多的努力。

总是有人抱怨努力没用,努力也不会有收获,那么,你能扪心自问一下你真的努力过吗?

努力是最不值得拿来夸口的东西,因为这只是人人都会做到的最低层最渺小的东西啊。当你说出“正在努力”这种话的时候,就是仍在放纵自己的证据,那根本不算努力。

自己懒惰,自己放纵,自己过得不好,就不要给“努力”泼脏水好吗?

当你已经觉得自己非常努力时,必须要明白一个不幸的事实,那就是不管你多努力,一定有人比你更努力。

努力是不会背叛自己的,虽然梦想有时会背叛自己,就算努力,也不见得一定能实现,但是不如说,多数是实现不了的不过只是你没有努力过的事实罢了。

影响你成功的永远都不是“努力”,而是你无止境的借口和懒惰!

现在,我依然在只要一个人的办公室里写下这篇文章,我依然会在别人的不解中坚持写作。写作会占用我的空闲时间,也不会给我带来收入,可是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比起年龄相仿的其他人,我真的是差太多了。唯有这样,我才要更加努力。

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