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珠大桥对珠海旅游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对珠海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战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会给珠海旅游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港珠澳大桥对珠海旅游业的影响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港珠澳大桥对珠海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第一,以大桥景观为主体的旅游热点将形成。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计划于2017年年底完成,大桥投资超1000多亿元,约需8年建成。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大桥跨越伶仃洋,因伶仃洋海洋生物丰富,时常还能
看见白海豚,所以大桥还将建设景观工程,拟设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除此之外,大桥本身也极具观赏价值,在大桥双塔上方各有一个全钢“中国结”, 中国结”镶嵌在两个索塔的上方,实现了功能与景观的完美统一,是港珠澳大桥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和点睛之笔。在桥塔的设计上,为了兼顾结构应力与景观的需要,设计者先后对多种造型方案进行了比选,从独柱塔方案、门式塔方案、结形撑方案中选定了结形撑方案,再对结形撑构造进行景观优化,将最初的直角、直线型造型“曲线化”,并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景观层次,使中国结更显纤巧、灵动、精致、优雅,与附近连接隧道的东西人工岛形成“珠联璧合”的总体造型理念。
第二, 浪漫之城旅游必将更具吸引力。
珠海是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珠海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整体城市入选全国优秀旅游城的城市,在海滨风光浪漫格调中又拥有了幸福之城的内涵。珠海亦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珠海位于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门,水连香港,总面积78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701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135平方公里。珠海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拥有拱北口岸、九洲港口岸等国家一类口岸8个,拥有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拱北口岸。珠海还是是“百岛之市”。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有大小岛屿146个。
珠海按照建设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总体目标,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发展思路,依托口岸独特的地域优势、海岛自然滨海风光以及温泉、高尔夫等特色优势资源,不断创新旅游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以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格局,旅游业现已成为珠海的支柱型产业。
据统计,近六年(2006-2011)来,珠海市游客接待量从1677.25万人次增加到261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39.02亿元增加到222.83亿元,201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和过夜游客接待量同比分别增长12.01%和11.24%,年接待过夜游客达1535.68万人次,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58.76%,主要旅游指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珠海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
目前,珠海共有星级饭店8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10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2家;旅游景区(点)40多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圆明新园和农科奇观2家,3A级旅游景区有外伶仃岛旅游风景区,海泉湾、御温泉、圆明新园等景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品牌。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岸,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成,珠海将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相连的城市。
珠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赋予其湿润宜人的气候,四季常青的秀丽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水文环境和气候环境。年均温湿指数在17-25之间,这使得在珠海旅游的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舒适。经过长期建设,珠海被授予“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2005年,在瑞士闭幕的欧中旅游论坛上,被评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首。
历史古迹丰富。珠海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宝镜湾遗址、陈芳家宅)、省级16处、市级10处、区级11处。历史名人辈出,如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先驱唐廷枢、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一大批名人和名人文化资源。地域文化鲜明。珠海拥有历史悠久的海洋文明与留学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拥有以三灶鹤舞、斗门水上婚嫁、乾务飘色为代表的众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珠海城市布局采取富有弹性且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之间以山体水域相分隔,以交通网络有机联结,扩大市区和近郊绿地,为拓展珠海旅游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拥有如珠海机场、京珠、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九洲港及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在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方面,近年来珠海新引进的香格里拉、瑞吉、喜来登、万豪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和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高端旅游项目,为珠海旅游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大的动力支持。
第三, 旅游业和深圳、香港、澳门等热点城市对接。
相比其它城市而言,珠海旅游的比较优势主要有四点:一是城市气候比较宜人,二是空气质量比较好,三是环境优势明显,四是区位优势突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如果没有港珠澳大桥,珠海和香港的合作是有限的,现在大桥让三地的合作有了更好的“硬连接”,这是珠海的优势。
如何将上面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我觉得应该要把“硬连接”转化为“软连接”,这其中包括构建港珠澳区域旅游一体化架构、粤港澳旅游教育的对接和互补、跨行业跨地区跨产业的整合、依托IT技术和人才发展智慧旅游等多个方面。
港珠澳旅游合作一体化需要的是以市场交易为基本的合作方式,三地的合作如果没有市场交易为合作,没有产品的合作,一切都是空谈。在此基础上以政府的协作作为补充,政府千万不要去做市场主体,还有一定要考虑到三方利益的共赢,这样才能促进区域旅游的一体化。
形成了一体化的合作框架,还要塑造和发挥各地旅游的特色,珠海应该以城市、滨海休闲与养生为主,香港以都市旅游与商务旅游为主,澳门以博彩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只要三地实现优势互补,有望建设成为中国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流旅游目的地之一,形成珠三角旅游的“金三角”。
港珠澳区域的旅游教育是全球密集程度最高、地位最高的一个区域,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现在排名世界第一或第二[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中国排名第一[2],在全球也能排到第29位,澳门旅游学院也非常棒,培养的人很实用。所以,三地旅游教育的软连接对接和互补一定能打造在全球非常有影响的旅游教育格局。
在一个世界级的都会圈,整个人类的追求会得以实现,人类的活动会改善而不是降低自
然环境,居民文化和宗教的多元化是团结的力量而不是斗争的根源,每一个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都会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港珠澳通过合作成为这样一个区域,想不成为世界旅游一流目的地都难。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也将紧密相连,成为国际大都会区。在大都会区的发展中,第三产业是逐步占主导趋势。此外,今后内地、香港、澳门都会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老人的养生、养老会对旅游产生一定的需求,这为三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
但是,目前港珠澳三地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及旅游资源还有待整合和利用,需要以更新的思维去提升三地的旅游合作发展水平。
国家正全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中旅游的交流合作是重要内容。因此,港珠澳三地的旅游合作一定要放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进行统筹考虑,要思考以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参与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我觉得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产品都很有特色,未来通过进一步的合作,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定大有所为。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与澳门会有陆路上的连接通道,这就有机会与内地的高铁和轨道交通网络进行连接,从而拓展旅游客源的开拓。所以港珠澳三地的旅游合作还要“海陆统筹”,这样产业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多年来,珠海的旅游业在国家、省旅游主管部门和港澳旅游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横琴自贸片区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日益推进,珠海旅游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历史发展发展机遇。切实加强与港澳两地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珠海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珠海即将迎来“港珠澳大桥时代”,大桥时代也意味着港珠澳的旅游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港珠澳三地旅游业将在原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推动更多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实,实现三地旅游的融合发展。依托横琴,珠海将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更多创新内容,并开展与港澳的创新性合作,使港珠澳三地旅游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并最终以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走向世界。
港珠澳三地一衣带水,同根同脉。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三地逐渐形成了依托主题公园、博彩购物、自然风光的错位发展态势。这样的错位发展态势,十分符合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优势互补基础,为三地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品牌提供了条件。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港珠澳三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缩短了交通障碍。在未来发展中,港珠澳三地除了合作“一程多站”的旅游产品外,还应合作举办更多的盛事,增强区域性旅游品牌的实力,推动多元素、多层次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共同推动三地旅游发展。
粤港澳区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是东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会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旅游战略合作,港珠澳旅游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旅游合作基础坚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美好广阔。
珠海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在全省旅游发展大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珠海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连接香港、澳门的城市,必将有利于珠海与香港、澳门旅游业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建设打造粤港澳国际知名旅游区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形势下,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港珠澳旅游业三地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利用政策优势,不断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