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对识记材料进行处理,使抽象的事物转化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符合右脑的形象记忆能力,达到提高记忆效率的目的。
人们写文章、说话时总爱打比方,因为生动贴切 的比喻不但能使语言和内容显得新鲜有趣,而且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索,并且容易加深记忆。比喻与记忆密切相关,那些新颖贴切的比喻容易纳入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使被描述的材料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未知为已知
例如,孟繁兴在《地震与地震考古》中讲到地球内部结构时曾以“鸡蛋”作比:“地球 内部大
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整个地球,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鸡蛋,地壳好 比是鸡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蛋黄。”这样,把那些尚未了解的知识与已有的 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人们便容易理解和掌握。
再如沿海地区刮台风,内地绝大多数人只是耳闻,未曾目睹,而读了诗人郭小川的诗歌 《战台风》后,便有身临其境之感。“烟雾迷茫,好像十万发炮弹同时炸林园;黑云乱翻,好 像十万只乌鸦同时抢麦田”;“风声凄厉,仿佛一群群狂徒呼天抢地咒人间;雷声呜咽,仿佛 一群群恶狼狂嚎猛吼闹青山”;“大雨哗哗,犹如千百个地主老爷一齐挥皮鞭;雷电闪闪,犹 如千百个衙役腿子一齐抖锁链”。
这些比喻,把许多人未能体验过的特有的自然现象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开阔了人们的 眼界,同时也深化了记忆。
变平淡为生动
有些事物如果平铺直叙,大家会觉得平淡无味,而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会使平淡的事物生动起来,使人们兴奋和激动。
《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直打得他像是“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滚出来”;“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在读诗歌时,遇到抽象的事物,一经巧妙地比喻,就会如同看得见,摸得着。如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名句,韩愈描写琴声:“昵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使人头脑中浮现所比事物的情状,给人具体、亲切的感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变深奥为浅显
东汉学者王充说:“何以为辩,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就是说应该用浅显的 话来说明深奥的道理,用易懂的事例来说明难懂的问题。鲁迅写旧社会的黑暗:“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毛泽东宣传革命高潮终会到来:“东方不亮西方亮”,“全国堆满了干柴,一遇上火种,便会燃成熊熊烈火的。”深奥的道理,讲得妇女、儿童、樵夫、村民都能听懂、记牢。
运用比喻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那些深奥难懂的道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运用比喻,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记住枯燥的概念公式。例如,有人讲述生物学中的自由组合规律时,用赛篮球来作比喻加以说明:赛球时,同队队员必须相互分离,不能互跟。这好比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F1配子时,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相互分离,体现了分离规律。赛球时,两队队员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跟人。这又好比F1配子形成基因类 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则机会均等地自由组合,即体现了自由组合 规律。赛篮球人所共知,把枯燥的公式比做赛篮球,自然就容易记住了。
变抽象为具体
将抽象事物比做具体事物可以加深记忆效果。如地理课上的气旋可以比成水中旋涡。某老师在教聋哑学校学生计算机时,用比喻来介绍“文件名”、“目录”、“路径”等概念,将“文件”和“文件名”形象地比做练习本和在练习本封面上写姓名、科目等,把文字输入称为“做 作业”。各年级老师办公室就像是“目录”;如果学校是“根目录”的话,校长要查看作业, 先到办公室通知教师,教师到教室通知学生,学生出示相应的作业,这样的顺序就是“路径”。 这样的形象比喻,会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形象、生动,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总之,通过比喻,变未知为已知,变平淡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具体,帮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比喻要形象贴切,浅显易懂,这样才便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