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心理学论文
以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时空范畴,也赋予了旅游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旅游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旅游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旅游: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摘要]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时空范畴,也赋予了旅游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
[关键词]旅游;进化心理学;适应器
人类共同的行为特征成因能够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早已在远古人类的基因里潜伏。本文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行为,并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等概念进行解释,力求在远古世界、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搭建起时空桥梁。目前,学界尚无人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假定旅游者为一般意义的具有共性的游客,不再区分类型、结构、偏好等特征,即可采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旅游现象及行为进行剖析,也为在更大时空尺度上构建旅游基础概念体系提供了可能。
1 进化心理学主要观点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为指导,对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进行研究,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旨在分析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断进化的认知加工机制是如何指导社会行为的,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
1.1 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数百万年来,人类的思维为了应付环境挑战而不断进化。狩猎一采集的生活方式则是心理进化的自然选择的途径。通过狩猎一采集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向着适应远古环境的方向不断进化。但当今世界人文事物几乎都是在最近一万年中出现的,与变化的环境相比,人类进化的速度太慢了。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1.2 人的某种心理是为解决某种适应问题的产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和繁衍,通过自然选择,不断淘汰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保留下有用的适应机制,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所拥有的心理特征和适应机制。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的行为来自自然选择而产生的稳定发展的遗传特征。
心理机制是在人对生存与繁衍压力的适应和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也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其具备解决某种专门问题的功能性特征。因此,热带草原法则蕴藏着“真相”的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解释许多人类行为。
1.3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释人类社会行为考虑心理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背景因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而社会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和频率。
1.4 人类心理进化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钥匙
心理机制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适应机制中留下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种种痕迹,揭示了关于祖先生存环境的诸多信息。现代人的行为举止和基因有关,相当于事先在人类大脑中安装了“模块”,代代相传。借助现有适应机制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可以去推断祖先在过去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哪些适应性问题(选择压力),以及他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适应性问题才能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利用这种方式来理解适应机制的结构和运作,可以了解人们的各种心理机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过去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个体成长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关键。
2 进化心理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意义
2.1 进化心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进化心理学透过人类进化的历史背景研究心理和行为,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它虽然在某些方面不能使用经验的论据,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独特和重要的见解,这对任何一个试图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人都是探索性的、不可缺少的。有学者甚至认为,进化心理学已为心理学者打开了寻找心理机制“终极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的大门。
国外的诸多研究为进化心理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实验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进化形成的“互惠一作弊一处罚”的心理机制适于处理社会两难问题,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助于对制度偏好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人们对绿色广告中的洁净水源、绿色环境有天生的偏爱。进化心理学也能够解释人类追逐资本是为了获得繁衍成功这一论断。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不仅有助于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也同样有助于对犯罪及其他反人类行为的理解。尼克尔森(Nicholson)前瞻性地提出,应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新人性观来进行组织和生活设计,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赵敦华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对道德起源这一道德哲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陈芮探讨了现代社会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失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刘志超等运用进化心理学解释了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刘歌等学者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并认为抑郁症是正常心理机能运作所带来的主观困扰,产生了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人的许多压力源于某些非适应性观念或信念,抑郁则让人放弃,这是抑郁症积极的一面。张卓业等研究分析认为,人类的厌恶情绪源于抵御寄生物和保持种群规模的需要。
2.2 拓宽旅游研究概念体系的时空范畴
进化心理学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仅对近因探讨的不足,把目光指向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具有积极的意义。谢彦君教授认为,尽管旅游者出行的具体目的可能不同,但在最概要或最基本的层次上,所有旅游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愉悦。但旅游这种人类行为的起源与根本动机是什么?旅游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发挥着怎样的功能?迁徙、旅行、旅游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动机,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旅游,有助于将旅游研究的范畴拓展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探索旅游的起源,从而不再局限于从纵向上生产力发展和横向文化差异来理解旅游的起源和特征。
2.3 回到“过去”是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逻辑,活着的人都是一部复杂的记录,其心理设计提示着过去的选择。若要理解旅游活动的起源,就要看促成旅游活动的原始心理机制在远古承担着何种适应功能。因此,回到“过去”成为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旅游活动通过其本质与特征与其他活动相区别,也因此成为进化心理学解释旅游现象的切入点。旅游是在闲暇时间追求愉悦的活动,由于异地性和暂时性,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远古人类对陌生环境的向往与敬畏。为生存繁衍,人类“走出去”的原始冲动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在今天仍然存在,旅游冲动远古有之。
3 进化心理学分析旅游的路径
人是由生理和心理这两部分构成的受进化规律制约的有机整体。旅游动机是人类远古留下的心理种子,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激发和发展。闲暇为重温基因记忆提供了时间条件,信息与交通方式变革则加速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在远古适应心理的驱使下,现代环境里的旅游行为表现出诸多特征,并与其他行为相区别。
3.1 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
远古时期,具有狩猎、采集竞争优势的个体,在群体中有良好的地位,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性机会和性选择权利,其基因遗传的几率较大。从狩猎、采集等原始生产生活,到部落迁徙,到帝王巡游、僧道云游、文人访学,直到现代旅游活动,外出、出游能力显示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功能都非常明确。因此,旅游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显示自身优势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器的反映。出游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旅游活动是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
旅游活动对应于狩猎、采摘、竞争、繁衍活动,旅游环境类似于热带草原环境。旅游的内驱力是匮缺补偿和自我实现,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种旅游活动是对保留在基因里的某种远古行为习惯的补偿。旅游虽然并不直接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斗争,但能够实现人们回到过去、逃离现代和体验自然的诉求。
旅游世界活动与原始世界的狩猎、采集活动都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所不同的是,原始世界的生产生活已经无法存在,但当时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器或者说是原始记忆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在今天,人们要通过付费才能体验百万年前的行为,而收获由物质为主转为精神为主。
3.2 旅游心理承担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
生存与繁衍的欲望促使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世界,这是旅游体验形成最原始的冲动。“旅游者的目光是借助符号建构起来的,而旅游充斥着符号的采集过程”。旅游体验、记忆、留影、纪念品等,在功能上与狩猎和采集活动是相似的。从认同和价值角度来看,消费攀高、炫耀、模仿等行为,则与男性渴望获得更多的性接触机会,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亲代投资回报的功能与目的,有密切的联系。
旅游的探索、冒险、干涉及道德弱化等行为特征,表现出远古适应心理对现代环境的响应。旅游活动有助于解决环境压力问题,这一点表明了旅游虽然是现代活动,但却有着古老的适应功能。当人们不再为生活所迫时,生存与繁衍的心理适应器仍然在发挥功能,旅游就有了产生的环境和心理条件。
3.3 旅游体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旅游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逃逸与背叛,是游客意象中的舞台。“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在这个背离和回归的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变化”。现代核心家庭与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激发了人们“走出去”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回归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大家庭来寻求关怀和安全感。旅游世界成为对原始世界的追溯与再现。旅游世界搭建起了现实与过去、生活世界与远古世界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3.4 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机制
以生存与繁衍为目的进化而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这是旅游活动本质与特征形成的最基础原因。由于文明进步快于生理和心理进化的速度,人类在原始世界形成的适应心理机制处于现代社会时就会失衡,失衡就要寻找出口。远古适应器与现代环境的矛盾导致出游,旅游就是适应心理机制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旅游作为一个表面上具有开放性和结构张力的行为,实际上它却在构筑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展开来,就是人们生活世界的延伸;掩闭上,就是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远方世界”,也就是“旅游世界”,成为心灵寻求平衡的目标之一。生活世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在旅游者看来它是灰暗的、沉闷的、忧郁的和枯燥乏味的,而旅游是梦想中的假期。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世界怀有如此的认识时,旅游世界就翩然而至了。生活世界提供的压力与有效需求,刺激了原始适应行为的发生。旅游环境异于生活环境,起到了替代陌生环境、原始世界的功能。而旅游世界的产生来自适应心理机制的作用,即对生活世界的逃逸和对原始世界的回归(如图1)。
在旅游世界里的体验与日常生活相异,从而拉开了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仿佛回到了“过去”,走近了远古的人类。现实生活压力替代了远古生存与繁衍的压力,也打开了藏在心灵中对自然环境探索和依恋的基因阀门。“走出去”这个本来以“狩猎、采集与繁衍”为目的的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机制,在旅游世界下发挥了功能。旅游活动的现代化和普及,则是外部力量激发的结果。外部力量包括闲暇、可支配收放增加与城市病等推力,也包括交通改善、旅游资源吸引等引力。
4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体验行为的解释
旅游行为实现了现代社会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更为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助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对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功能分析与解释。
4.1 旅游追求愉悦是适应心理进化的结果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旅游的世俗愉悦与生存繁衍密切相关。同时,大量的证据表明,美丽标准是人类适应的结果,美意味着环境适宜和身体健康。因此,全人类在旅游审美的标准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愉悦方面也存在共性。利于增加生存与繁衍机会的远古适应器在今天还发挥着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因此,旅游是在实现了生理与安全需求基础上的,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当旅游者、旅游吸引物和环境达到有机统一时,主客体间不再有距离,旅游者在精神上高度自由,进入了极度愉悦的状态,即表明他获得了高峰体验——这就是我想要的。此时,游客精神上进入了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瞬间感悟,是一种“致乐”之境。这种心理机制适应了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4.2 认同和炫耀是旅游体验的目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终极任务是生存与繁衍,遵循社会认同原则是个体行为的优先策略。通过自然选择,社会认同作为心理模块以基因的形式遗传。旅游活动中的交往、模仿、冲突、角色扮演等行为是获得认同的途径。旅游成为游客实现认同的一种仪式。
笔者认为,认同危机或认同都有导致出游的倾向,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和扩大认同的范围。从目的地认同、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到自我认同,表现出旅游的独特价值。从古代的吟游诗人到现代的旅游者,都是在寻求与其生活环境相悖的某种补偿。这种心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积以及环境变化对它的强化,便出现了现代旅游的两种明显倾向:旅游的现代化与原始化。认同反映了游客的价值观。
旅游活动追求认同的同时,也伴随着炫耀特征。炫耀心理在人类的进化策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炫耀是传递有能力提供丰富物质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解决亲本投入问题)的信号,过度消费有助于吸引同样期待将自身基因最大限度传承下去的异性(解决配偶选择问题),并将在与不能提供同样资源的同性竞争中胜出(解决同性内竞争问题)。因此,旅游活动是社会地位和能力的明证。炫耀能够带来愉悦,它在传递和证明一个远古时期的适应机制,即更强的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通过旅游炫耀行为也能够实现认同带来的愉悦感。
4.3 异地性与暂时性模拟了远古生存环境
由于时空的位移,使得旅游者潜意识中总是有种“离家感”和“漂泊感”。旅游性质上总是短期的和暂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旅游者“回家”的心情就非常明显了。旅游体验的异地性与暂时性特点模拟出了远古生存环境,形成的新鲜感、自由感、陌生感、离家感、解放感和漂泊感等体验,构成了其他各种体验的基础。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追求异地的新奇怪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但寻求更多的性接触机会仅仅是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之一,生存与繁衍的目的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进化心理机制都有持久度与强度范围。游走在常住环境与陌生环境之间,并且在持久性和强度上达到合适的度,这也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外出太久或者待在家里太久,都会失衡。这也表明了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对人类心灵寻求平衡的合理响应。
4.4 道德弱化源于适应器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学家认为,旅游者类似于朝圣者去拜谒“远方的中心”,心怀敬意,只是旅游者被容许“在远方”嬉戏,能做一些“不严肃”的事情。由于远古与现代人文环境的差异,“出游”的原始冲动并没有为现代文明约束下的异地性的活动做好“文明”准备,游客与目的地的矛盾不断发生。人类大脑的进化远不及文明进化得快,在远古适应器控制以及现代环境激发条件下表现出的“生存竞争行为”,在当今文明社会来看,则可能被认为是道德弱化行为。
远古环境与现代环境之间的差别可能改变了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当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仍然正常地发挥它们的设计功能的时候,这种功能反而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心理机制的正常功能可能会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根据热带草原法则,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不存在于远古的法律和道德,从而做出责任感松弛的行为。因此,不能把道德弱化简单地理解为文明本身发展或者地域差异的问题。
4.5 痛并快乐着——良性自虐的旅游
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良性自虐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比如饮酒、吃辛辣食物。在热带草原生存竞争法则下,焦虑和惊恐等负面心理活动的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人提高生存几率。对外部世界的敬畏是心理进化的结果。远古环境条件下,由担心到收获,由竞争到胜利的不断反复筛选,形成了经历痛苦,实现生存与繁衍喜悦的心理适应器。
多数情况下,旅游体验是吃苦受累的过程,体验的差异性越强、刺激越强烈,获得的快感反而会越大,其中也包括返回居住地获得的解脱感。以蹦极为例,“良性自虐”就是游客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越强烈,平安无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当然,吃苦受累的负面作用会降低旅游满意度。旅游体验的快感往往在痛苦一快乐两个极端之间。因此,对不同消费倾向的游客来说,自虐的“度”也不一样。
5 结论
5.1 旅游心理机制远早于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动机形成于人类心理机制进化的道路上。“走出去”是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基因记忆,同时,现实社会归属感又迫使人们必需回到原来的群体。虽然旅游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旅游心理机制的起源非常古老,现代旅游活动中仍可以看到狩猎、采集和繁衍的影子。由此,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问。在现代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旅游的心理机制已经存在。
5.2 旅游满足了生存与繁衍的原始诉求
旅游是现代环境激发的人类心理适应机制的反应。热带草原法则在旅游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比如,男性显示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以吸引女性,而女性则倾向于发现这种拥有资源的男性。成功的旅游项目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往往都包含有优越环境、生存竞争、同性竞争、配偶选择等基础要素,以及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等内容或者噱头,为游客取得认同感和高峰体验提供了条件。
5.3 进化心理学可用于解释旅游需求偏好
远古形成的心理适应器是形成旅游需求与偏好的前提。旅游开发则首先要迎合适应器的功能。旅游从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形象设计、产业布局到项目落地,需要满足市场导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探险旅游等产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回归自然和历史的愿望。例如,西方游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向往,多数怀有一种探秘心理;对归国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说,多数意在寻根访旧,重温故梦。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自然环境总比人造环境更受欢迎,因为自然环境曾经是人类的收获与藏身之所。
5.4 旅游是解决心理适应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类心理进化滞后于文明进化,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文明的进化越快,基因与文明的鸿沟便越大,人类遭到的适应性挑战难度便越高。旅游则是解决基因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文明进步反而引起适应性功能矛盾的时候,旅游发挥提升幸福指数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的空间就越大,旅游的社会价值就越高。因此,旅游不仅是远古时期埋藏在人类心灵的一颗种子,这种移动的生活也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承担巨大的创造新文明的功能。
5.5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的解释仍有不足
旅游不是与“人”俱来的行为,以推论为主的方法导致结论无法进行真实的科学验证。借助进化心理学对现有的旅游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尚不足以构建整个旅游概念的大厦。旅游是多元化的,游客结构与需求都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特征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过分地依赖生存与繁衍的适应器作用容易陷入遗传决定论。另外,由于忽视文化对人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在旅游文化多样性方面也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