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学校应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应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主题活动;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此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如下: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对上海市三所幼儿园的部分幼儿及家长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在动作、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总体情况良好。(2)部分幼儿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3)家长的观念及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从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来看,我们有必要加强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关键词】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调查
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有效地进行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以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园长、教师为调查对象,在三所幼儿园9个班级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并就调查结果作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加强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議。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围绕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设计问卷一份。在上海南片、中部及北片各随机选择一所一级幼儿园,从每所幼儿园中分别随机抽取小、中、大各三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由幼儿家长填写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87份。
访谈:围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拟定调查提纲。在上海南片、中部及北片各随机选择一所一级幼儿园,分别从每所幼儿园中随机选择小、中、大班各1位家长,共9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
座谈会:围绕有关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拟定家长座谈会提纲,在被调查的三所幼儿园里分别召开家长座谈会,参加人数约为30人。
二、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3~6岁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调查了幼儿在动作、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现状,发现总体情况良好。
其一,在动作发展方面。从表1可见,家长认为幼儿做得比较好的动作依次是会使用剪刀、能画线段和圆圈、会骑三轮小童车,在这三项上完全能做和一般能做的幼儿都在50%以上。但在会独立系鞋带这项上完全能做和一般能做的幼儿只占35%,这反映出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其二,在认知发展方面。从表2可见,85.4%的幼儿在参加活动时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肯动脑筋;83%的幼儿在记忆方面表现良好;在注意方面表现良好的幼儿占48.4%,而有17.3%的幼儿被家长认为在注意方面存在问题。
其三,在情感发展方面。从表3可见,有七成以上幼儿的经常性主导情绪是愉悦的:有八成以上的幼儿在跟同伴一起玩时是开心的;九成以上的幼儿在得知大人要带他们到外面去玩时是兴奋的。
其四,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从表4可见,有超过半数的幼儿在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表现很好;有近半数的幼儿在跟同伴交往时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有36.3%的幼儿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有32%的幼儿能自如地与陌生人交往。
(二)3~6岁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让家长从五个方面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一判断,287名幼儿的情况如表5所示。从统计结果看,有50%以上的幼儿表现出咬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行为,有近1/3的家长观察到在日常活动中自己孩子的表现跟其他孩子有不一样的地方,有30%的幼儿睡觉时经常需要拿着某件特别的物品,有35%的家长感到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某些问题,而2/3的家长不知晓有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专门咨询机构。
(三)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及教养方式
从表6可以看出,就电视对儿童的影响这一问题,有近一半的家长主张有选择地让孩子看电视节目;在家庭的情感氛围方面,2/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氛围是融洽的:而对是否会为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担忧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时常会担忧;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哪个更重要这一问题上,大部分家长认为身心两方面都重要。
在了解了家长对有关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想法之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家长的做法。从表7可知,家长每两三周带孩子出去玩一次的较为普遍,有半数的家长会经常跟孩子聊天,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孩子每天约有1小时的时间在看电视,有1/3的孩子会玩电脑游戏,50%的家长在某些方面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将近50%的孩子每周要上1~2个培训班,大部分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作比较。
三、促进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联合国有关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来看,我们有必要加强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1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本次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家长座谈会和对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家长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包括相应的儿童观、教育观、健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养行为。当前家长在观念层面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这反映出家长过分的焦虑心态,而这种焦虑心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所以,要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让家长明白在人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孩子日后的人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良好的家庭教养的直接结果。
2 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树立了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念之后,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知道一些道理,但缺乏方法,有时往往还会因为方法不当而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让家长尝试运用养成教育法,通过情境教育、榜样示范、行为操练、家园同步等做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上,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学习补偿性教育法,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幼儿,除加大养成性教育的力度外,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及治疗,这样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行为矫正法、游戏矫治法、家庭支持性矫治法、团体训练法、社会治疗法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探索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共育的模式
1 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心理健康的个体取向主要是培养“健康的自我”。但由于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速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个体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其自身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幼儿园有责任指导家长学会关注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懂得该怎样评价孩子的发展。这方面的做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妈妈(爸爸)老师”“个体发展档案”“幼儿成长记录”“家长学校”等形式,促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以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 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将各种要素有机地加以组合与配置,构建起以幼儿园教育为主渠道,以家庭教育为基本环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推荐:
1.小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2.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3~6岁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论文
4.分析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论文
5.幼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6.近10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论文
7.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