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道德为主题的论文

2017-03-28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业准则和规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会计道德为主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会计道德为主题的论文篇一

《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在执行业务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会计除了具备应有的职业品德外,还应有足够的业务能力。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可概括为:思想上清正廉洁;工作中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业务上精益求精。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对会计业务活动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力,通过会计人员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在经济生活中,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的腐败现象,几乎都与会计人员做假账分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多样化,会计职业的社会环境正日趋复杂。同时,整个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社会环境;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从事着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各行各业为着自身的发展均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以反映不同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和职业传统。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任何一种职业,都有需要其从业人员在从业时遵守的职业行为标准,不管这种职业行为标准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有形的或无形的;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而由于职业的性质不同,其行为标准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职业行为标准,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道德。作为会计,其特有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利益驱动所致的。这样,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往往也是多元化的。会计人员能否依法、真实地反映这些发生的经济业务,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会间接地影响国家税收、社会分配等方面,这就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问题。而会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则是企业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进行决策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尽管表面上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员工,服务对象是企业,但实质上,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人员并不能真正归属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否则,受其利益驱动,无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尽管如上所述,会计人员应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并依法对企业实施会计监督责任,但是,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一)会计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

人们通常都以为会计是一项严谨的、精确的工作,可实际上,会计的处理由于会计原则或准则选择的余地较大,对于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这就为提供虚假会计创造了条件。会计原则、准则、政策等在实务中的使用是需要会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的,那不可避免地就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者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例如,有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报表、夸大绩效,进而吸引投资者,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会在子公司的纳入与否上做文章,由于合并报表编制的范围有很多规定,这就为他们在选择上有了很大的空间,一定程度上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的传统思想受到削弱,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泛滥。会计人员处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对于部分会计人员或许物质利益成为第一原则,而非职业道德。为了追求自身或者小团体利益,他们可能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丧失会计道德。

(三)缺乏良好的从业环境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职务才受到重视,而会计工作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对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的一种记录,因此,很多公司的领导对会计工作不是非常重视。但是会计也是能为公司创造出价值的,比如合理避税等,于是一些领导会利用会计人员在这方面的优势强令他们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偷税漏税,以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创造最大价值,否则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下岗,而且我国目前维护会计人员的保障制度又不完善、健全,这种情况下没有良好的从业环境,很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会计道德。

(四)会计道德的教育因素

会计道德缺失表面上是受不良的社会因素影响,但具体而言与教育程度不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会计专业类重视的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对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讲授则较少甚至没有;在工作中的培训中更多的也是注重职业技能的提高,已达到为企事业单位减少纳税的目的,对会计道德方面的培训涉及甚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

(五)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尽管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会计违法行为,会相应地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它对公司造假的处罚更多地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对单位处罚重,对个人处罚轻,这样一来,对会计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他们产生侥幸心理,会计造假事件会继续发生。例如,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目前还处于买方市场地位,他们为了迎合上市公司的不合理要求,出具虚假报告,而往往是由于造假收益高于造假成本才导致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同时,现行会计机构的设置、领导体制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及社会舆论等都不具备监督者所应有的独立性,监督机制还不完善。

三、会计道德缺失的对策

分析了产生会计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之后,根据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我国的会计道德建设。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指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信用信息资源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明确的评价内容、规范的等级标准来准确反映会计人员道德状况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独立统一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构。例如可以由国家财政部领导成立一个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委员会。②建立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相比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信用档案建设几乎为零。我们可以采取国外的一些举措,将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以督促他们增强会计道德意识。③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方法和制度。在方法上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内部评价为基础,结合社会评价、外部评价,使得整个评价过程都处于社会监督中。制度上可以统一规范对信用评价机构管理,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等。

(二)优化会计从业环境

我国现有的会计人员很多都处于领导的高压下,不得已才做出一些违法行为。他们面临着被解雇等各种风险,而又缺少保障他们利益的一些法律规章,从业环境不尽如人意。从这个层面上说,建议可以从优化会计环境,建立一些对会计人员有保障作用的法律法规,并在企业内部尤其是领导层多宣传一些关于会计重要性的信息,杜绝他们利用强权逼迫会计人员做假账。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与社会道德直接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并加强执行和监督体系,只有这样,会计道德的构建才有保证。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道德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是会计工作相关机构、部门必须做好的工作。在学校乃至工作的单位中应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能只重视职业及技能而忽视了职业道德。具体而言应该从职业精神、技能、遵法守法等各种加以教育并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在学校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培训的重点,将其纳入会计原理,作为一门主要学科进行教学;在工作中,加强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让学习人员从案例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将职业道德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当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考虑明文规定要求各单位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从制度上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等工作,在建立信用档案的时候可以将档案供社会查阅,让他们处于社会和媒体监督之下,这样无形中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减少造假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应该完善其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另外,对于会计人员制造假账、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加大惩罚力度。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造假的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四、建设适应会计道德发展的社会环境

会计道德决不仅仅是会计道德主体的道德建设,它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当前会计道德建设主要应从会计道德环境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机制、规范政府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适应会计道德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规范政府行为,恢复政府公信力

1.重建社会公平,为会计道德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政策导向。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经济公平和效率问题,但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政府应在实现经济公平和效率的同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实现有效的社会公平,缓解因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导致的社会公众心理矛盾,致力于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助于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制度环境,从而为会计道德的重构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2.淡化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矛盾,为会计道德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制度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效限制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范围,政府应停止对企业微观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但同时必须强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生活的调控能力。政府应当淡化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这是减少财务报告舞弊,建设会计道德的重要社会前提。

3.恢复政府公信力,修复诚信链。政府、企业、会计中介机构三者之间存在一个诚信链,而且是一个诚信三角。要切实解决我国会计诚信问题,就必须三者互动,不能使诚信链缺环。作为倡导会计道德的政府,必须着力解决自身公信力的问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现实性和协调性,严格依法行政,减少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切实改变政府行政职能,变与企业的管理关系为服务关系。不能干预企业正常的、合法的经营行为,不能干预会计界正常的、合法的会计行为,特别是严禁企业或会计中介机构的会计数据为政府官员意志服务的行为,为企业和会计中介机构遵守会计道德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协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完善产权界定制度,规范市场交换秩序,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明晰的产权会使个人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使人们之间的一次性博弈行为转化为可重复的长期博弈行为。切实尊重并有效保护产权,使企业和个人对未来有较稳定的预期,追求长远利益,避免短期行为。会计道德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还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2.完善法律惩处制度,加大道德失范成本。道德失范行为存在的根源之一是法律惩处力度不足,其机会成本远低于其机会收益,道德失范则成为相关人员趋利行为的必然结果。要建立和健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和民事赔偿机制,提高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使各相关人员选择遵守会计道德而放弃舞弊。

3.建立强制披露信息体系和异常会计信息的重点监控制度。应当建立预告内容最低披露规定,更好地向投资者揭示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信息,进一步消除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会计数据异常波动的监控与分析制度。由于行业特色和企业经营的连续性,通常而言,会计信息会显示出行业的可比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如果异常信息重点监控与分析制度得到切实地贯彻执行,违法活动是较容易及时被发现的。

4.建立“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对上市公司的威慑力是极其巨大的。上市公司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造假,是因为中小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极为不对称,他们的力量对比也极为悬殊,一旦推行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则是法律赋予了民众一副利器,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为自己维权,同时获得有用的信息。

(三)建立与会计道德有关的社会机制

1.社会文化教育机制。要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就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建立社会文化教育机制,尤其是增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文化认知程度,从而形成有利于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文化环境。

2.社会评价与鼓励支持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建立会计信用评价制度,使人们对有关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及赞颂维护会计道德的人或事,贬斥及指责那些不符合会计道德的行为,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扬善抑恶,从而形成会计道德的评价、鼓励支持机制。

3.社会利益导向机制。精神往往是与物质相联系的,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利益导向机制。西方有些国家之所以具有较高的会计道德水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换而言之,经济报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对会计工作价值的承认,它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

4.社会监督机制。会计行为涉及到不同的集团的利益,它的工作也应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这种监督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企业内部的监督,包括内部审计、企业职工与职能部门的评价、企业主管人员的判断与奖励;二是企业外部的监督,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税部门的审查等等。

(四)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1.建立系统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系统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应当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专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能够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以及披露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施加影响的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会计道德规范。我国已于199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明确、详细的规定,而其他两方面均需建立或健全。

2.修订《会计法》。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应该着力具体体现会计道德的精神和内容。应该增加有关条款的可操作性,应当为其他相关财务会计法规以及规范的制定给出明确的导向。例如,应增加有关会计道德的条款,应明确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条款等等。

3.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这里讲的法规制度指的是完整的法规制度体系,包括法人治理制度、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我们现在的法规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缺乏一体性、缺乏前瞻性。有些制度反而成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

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活动,而无视或忽视会计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否则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也无从谈起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何明.中国当代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其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4,(1).

[3]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3,(4).

[4]毛伯林.关于加速会计道德建设的几点认识[J].会计之友,2000,(8).

会计道德为主题的论文篇二

《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作者:杨洁

摘要: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会计职业做为一个拥有公信力的职业,更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但是现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漠,职业操守不够牢固,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职业公信力减弱,整个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就此,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观念,建设会计职业行为模范,重新树立起会计人员职业的公信力,是一个非常必要而且有实际意义的举动。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公信力;诚信危机;会计信息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会计职业做为一个拥有公信力的职业,更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但是现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漠,职业操守不够牢固,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职业公信力减弱,整个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就此,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观念,建设会计职业行为模范,重新树立起会计人员职业的公信力,是一个非常必要而且有实际意义的举动。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涵义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会计人员是会计职业的代表者,他们的工作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只有时刻以这些道德规范来要求和鞭策自己,会计人员才能更好的为这个社会服务,才能在社会上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赖。

三、我国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所使用,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法规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制订和颂布了《会计法》及一系的《会计准则》,这些法规、准则的公布给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良好的会计环境。会计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中广泛应用。而会计信息的真实度直接对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改革开放的窗口打开,经济大潮的冲击,不仅带来的新鲜的空气和丰富的资源,也带来了一些腐朽低俗的思想。一切向钱看,及时享乐,责任意识淡漠等等,影响着所有的会计职业者。

据美国一家会计公司曾对美国经济、教育和政府等部门1000位著名人物进行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在我国,甚少提词的前国务院朱镕基总理,曾挥毫写下了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

上述事例已经证明了我国现在的会计职业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追究其根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主动犯罪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中,部分会计人员在金钱欲望的驱使下,挺身试法,利用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经常经手的财务交接,,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沦丧,走上犯罪的道路。

(2)会计人员受人管辖,被领导要求违反规定

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就职于某单位或者某公司,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全部来源于就职单位。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人员选择了同流合污,助长了歪风邪气。

以前一份知名杂志刊登了一则漫画,画中一个招聘大厅中,大腹便便的单位领导昏昏欲睡的坐在台前,陆续有人前来应聘,知名大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生来应聘,被刷掉了;有过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会计来应聘,也被刷掉了;持有电算化会计师证的执业会计师来应聘,还是被刷掉了。忽然来了一个人在领导身边耳语几句,原本昏昏欲睡的领导大喜,紧紧握住这个人的手说:我们缺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你被录取了!!迷惑不解的众应聘者发现了从来者口袋掉出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常年做假账,偷税漏税全包”……。这个漫画非常辛辣的讽刺了社会上的这些不正当的现象。

(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有的会计人员拿到从业资格已经很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为陈旧,固步自封,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知识较差,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导致工作时而出现失误,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还有部分会计人员,从业之后认为会计人员成天和账目数目打交道,不能当领导,于是便消极怠工,胡乱应付差事。还有人认为会计职业是铁饭碗,丢不了,于是不认真对待工作,上班时间聊天,玩游戏,打毛衣,看小说等等,有的人员把一月的工作一下累积到月底匆忙完成,对工作中的各种数据未能详细认真的审核和计算,没有认真的去鉴定数据的真实程度,这样都容易出现失误,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4)会计人员与提供信息单位勾结,虚报漏报现象

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受到单位或公司的金钱诱惑或者其他利益诱惑,在工作过程中为其遮盖漏洞,虚报成本,低报利润,从而帮助其逃避国家税收政策,收取其贿赂或回扣。这种人员已经违反了会计人员基本的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原则,被利益所诱惑而丧失了会计人员的基本准则。

四.解决方案

1.建立一个完整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我国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是由基础职业道德具体化而来,相对于其他的理论体系而言,现有的职业道德观念稍显单薄,需要深入的挖掘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涵义,并建立起完整的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从“要怎么做”到“为什么做”,将这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加深并作为道德考核的标准。

2.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教育和培养。据2009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三成会计人员对于职业道德的观念淡薄,不清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这部分人员,我们要开展深入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活动,把二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

3.引导会计人员对于自身的自省自律自我教育意识。无论什么教育,只有被教育者自己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引导会计人员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自省,发现违背职业道德的言行要及时纠正,形成良好的习惯后,无需外人督促,自觉进行自我检查。

4.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和培训。现在国内进入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各种新兴的理念层出不穷,有的会计人员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知识较差,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

5.实行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美国,美国公民的所有信息都在政府内留有档案,他们的信誉度就是决定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誉度高的人贷款额度高,到哪里刷信用卡都被奉若上宾,找工作也比较轻松,请律师也会得到优待。反之,贷款额度小,信用卡受限制,找工作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借鉴其信誉度的作用,为会计从业人员设立信誉档案,并存入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的电脑资料中,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职能。对其中的正面和反面典型,可通过官方网站排名等舆论手段加以奖惩,使会计职业道德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发挥“社会法庭”对行业自律行为的警示作用。

6.推行切实可行的会计委派制度。首先将委派会计的工作资格和工作收入从各个单位中独立出来,使其不受单位领导的辖制提高会计人员在委派单位中的独立性,使其不受单位负责人违规违法指挥,充分发挥其会计的监督作用。为委派会计人员订立严格的工作考评和考核制度,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善性提供了保障。委派会计人员合理的轮换制度,最大程度上断绝了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共同违法违规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

7.加大对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要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于恶意造假者,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与会计相关职业等。

五小结

会计职业道德它对于形成会计人员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会计人员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理顺经济关系的调节作用、实现会计目标的保证作用、职业行为选择的认识与导向作用、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作用、对社会道德和经济效益的激励作用等。作为会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行业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

2.于书林.2002.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1)

3.华南大学会计专业论坛

4.论职业道德

5.中华会计网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