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称建阳县。后几易县名,至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定名来安县。小编为你整理了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篇1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历史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开拓奋进,克难攻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谋发展、争先进、创一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成倍增长。预计“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130.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固定资产投资达18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双双迈过百亿大关。财政收入达17.6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先后跨过10亿元、15亿元台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1.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4亿美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主要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外贸进出口4项指标,分别年均增长13.3%、27.2%、22.5%、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6%、14.1%。多项工作亮点频现。先后取得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苏商最佳投资城市、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等城市名片,荣获了中国新能源百强县、中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全国百强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县、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最美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字头”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支撑能力增强。预计工业化率由44.1%上升到49.4%;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规模企业发展到16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4家;轨道交通装备、文具礼品、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集聚规模企业112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67.9%。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1%、15%,比“十一五”末提高27.6和7个百分点;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由4家发展到19家,金禾公司“麦芽酚系列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服务业发展活跃。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限上企业由21家增至109家,文具产业示范区、南京湾商贸物流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金融业全面发展。各项存款余额150亿元、贷款余额9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3倍、4.4倍。金融机构达9家,实现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金禾公司成功上市,麦迪尔、金弘安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旅游业蓬勃发展。累计接待游客1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4.4倍、3.9倍。白鹭岛度假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皖东烈士陵园、景华生态园获评3A级景区。新增星级农家乐27个。成功举办四届桃文化旅游节,荣获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现代农业硕果累累。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发展到93个,是“十一五”末的3倍;张山桃花、绿康和汊河威光绿园获批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到12家,大英有机稻米创建为省级示范区,嘉吉肉鸡养殖、舜山林桥苗木、张山桃花蔬菜、半塔罗庄葡萄创建为市级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6倍;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6家,碧绿春、金华萃、金弘安晋级省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3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730家。
——五年来,我们锲而不舍抓改革、促开放、求创新,发展活力日益彰显。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开县乡两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行政审批项目由219项减少为124项。全面启动农村土地确权、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农村产权制度等10项涉农改革。全面开展PPP项目合作,市场化服务向环卫保洁、园林管护等领域延伸。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债务管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金融服务、社会治理、户籍管理等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平台建设成果丰硕。“两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43.9亿元,开发面积达2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01家,实现财政收入31.1亿元。县经济开发区实现“百亿园区”目标,在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一直位居前列。汊河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年均增长超40%,荣获“中国开发区三十年”最具发展潜力奖、中国开发区竞争力最佳案例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获批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招商引资成绩喜人。累计引进项目5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9个,实际到位资金652.6亿元,龙源、嘉吉、图强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来安。外贸活力显著增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二,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培育年进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5家。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达6.2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6 倍;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投入、重建设、优环境,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两城”建设破难奋进。实施建设项目376个,投入资金达358.2亿元。来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7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末的1.6倍;县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一城三区”框架基本形成。改建道路30条、42公里,滁来路、白鹭大道建成通车。来中新校区、蝴蝶公园、规划科技馆等一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新建住宅小区21个、23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32万平方米。汊河新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3.6平方公里,长江路、104国道拓宽改造来安段竣工通车,南京湾、碧桂园、雅居乐组团投资超百亿,华夏幸福基业签约入驻,产城一体化更加凸显,成为苏皖边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新城,展示了“美好安徽第一印象”。镇村建设亮点纷呈。实施建设项目311个,总投资20亿元。开展新一轮乡镇总规修编,加快集镇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集镇面貌明显改善。半塔镇入选全国重点镇,新安镇、汊河镇获批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美丽乡村20个,精心打造来汊、来半、来复(舜)3条精品线。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达25个,总量居全市第一;林桥村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小李庄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半塔村、贾龙村入选全市十大民俗风情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除险加固水库100座,治理中小河流5条。饮用水安全工程惠及26万人。实施“粮安工程”,维修改造危仓老库20万吨。改造城乡电网1900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2.9万户、自来水用户2.3万户。交通总投资达2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成为建国以来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
——五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守底线、重治理、抓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态更优美。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20.56万亩,是过去20年造林总和;森林覆盖率19.4%,比“十一五”末增加8.8个百分点。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21个。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县城。城乡更宜居。扎实开展“三线三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城乡环卫市场化改革,实现生活垃圾治理城乡全覆盖。半塔镇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舜山镇获批国家级生态镇,创建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10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生活垃圾“组合收运”模式在全国推广。治理更有效。实施减排项目30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0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2座。秸秆禁烧已成常态。强化矿山环境保护,非法盗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来城、汊河、水口污水处理厂建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
——五年来,我们矢志不渝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连续四年获市考核一等奖。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8.9亿元,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全市领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保障性住房1.23万套,改造农村危房7550户。完成脱贫人口7653人。新增城镇就业5.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18%以内。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总投入17.6亿元,年均增长17.9%。新改扩建幼儿园35所,撤并中小学63所,义务教育布局日趋均衡。投放校车48台,开通线路149条。县职高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民营医院取得长足进步,家宁医院创建为全国诚信民营医院。在全省率先建立“星级村医评选”机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六馆一中心”教育基地建成使用,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扫黄打非等工作跻身全国先进。“魅力舜山杯”山地自行车赛、周末街坊大舞台、永阳花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部三中心”运行机制,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县,平安村(社区)创建率达95%以上。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安全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六五”普法圆满完成。连续两年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修志、外事侨务、统计、机关事务管理、防灾减灾、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工作,各项事业获得新进展。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顾问、行政决策听证和专家论证、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累计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263件、政协提案374件,办复率100%。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整改“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整治慵懒散慢现象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深化“企业评部门、社会评窗口”活动,政府系统办事效率不断提升。认真开展“三项清理”工作,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经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大幅下降。扎实开展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建成省级廉政教育基地2个、廉政文化示范点5个,县廉政馆成为全市首家县级反腐倡廉教育馆。加强审计监督,实施审计项目380个,增收节支5.5亿元。严厉查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打造廉洁政府新常态。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趋好的良好态势,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过去一年,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实现到位资金88亿元。玖鸿清洁能源、倍立达复合材料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签约入驻。成功举办来安投资环境(南京江北新区)说明会、江北水岸科技新城产业推介会、南京都市圈滁宁合作城市峰会推介活动。获评“安徽省外商投资放心县”。谋划编制亿元以上项目106个,新开工118个,竣工投产105个。列入省“861”计划的41个项目完成投资57.5亿元。创源文化用品等列入市百个亿元竣工计划的10个项目竣工投产,中普石油四期等12个亿元项目达产达效。百思德风景园林城等十五项重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一年,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2.9亿元,增长120%,增速居全市第一。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金禾实业、立光电子获评全省首批“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发展到30万亩,新增省级家庭农场5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罗庄农副产品合作社创建为国家级示范社。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新增限上企业15户。金太阳装饰城、南京湾商贸物流园分别实现经营收入35亿元、4.6亿元。全年政府平台融资14亿元,超过我县近三年融资总和。全年金融机构新增信贷投放26.6亿元。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白鹭岛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过去一年,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启动汊河新区镇区合一改革。滁州(汊河)港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南京湾、碧桂园、黄牌幼儿园对外招生,汊河节制闸、政务服务分中心建成使用。与华夏幸福共建产业新城,成为全省首个PPP产城一体开发项目。新来城开展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对河桥建成通车,在全市率先启动“蜘蛛网”弱电线路改造。全面取缔来城“三小车”非法营运,获市民普遍点赞。实施集镇基础设施项目57个,完成投资1.28亿元。新安镇市民文化乐园成为全省首个市民文化乐园。建成双塘、水西、仰山等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精心打造舜山至张山精品环线50公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获央视专题报道。
过去一年,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卫计、规建等部门机构职能整合。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取消和保留工作,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取消。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进行政执法权向乡镇延伸。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县推开。在全市率先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发放“两证一书”1902套。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新增个体工商户1808户、私营企业568家。创建著名商标4个、知名商标7个,金禾公司三聚氰胺创建为名牌产品。列入全省首批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全省首例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合一的不动产权证书在我县发放。
过去一年,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民生支出占年度财政总支出的89.8%。开工建设公租房164套、安置房412套,改造农村危房2200户。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733人,新增城镇就业1.57万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剥离来安三中初高中部,义务教育学校减至57所。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正式挂牌。在全市率先建成县、乡、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网络。建成省级农民文化乐园3个。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全省第四届老年体育运动会气排球赛在我县成功举办。启动医共体试点,县医院、家宁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大力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化解信访积案27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管,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水口镇呇味街成为全市首条乡镇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十件实事取得积极成效。来安二小、城西公园、老年公寓开工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楼主体建成;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城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改造背街小巷25条;改建城市公厕24座;建设停车场4个;实施城乡“天网”工程,新增监控探头120个。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县人民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来安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十三五”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来安创业的外来投资者,向驻来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来安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稳增长压力超出预期;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项目开工不足、进展不快,部分企业生产困难;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一批能够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强镇;经济环境变化和历史遗留问题对社会稳定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存在一定不和谐因素;政府及所属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还有差距,少数部门和公职人员不担当、不作为、不勤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法治来安建设任务艰巨,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问题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破解难题、砥砺前行。
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篇2
“十三五”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攻坚期,也是实现争先进位的关键期。从外部条件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悄然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从区位优势看,随着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要素加速由东向西转移,特别是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更有利于我县发挥互联互通、承接连接的区位优势。从内在潜力看,我县精细化工、文具礼品、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两区”潜力厚植,随着调转促深入实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技术结构都将加速转型升级。从发展环境看,我县自然生态良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生态环境、投资环境、政务环境相对优越,有利于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综合研判,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动向、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坚定信心、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个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依法治县为保障,以富民惠民为根本,加快将来安建设成为高端智造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创新创业乐土、生态美好家园,让“来者皆安”成为来安最好的诠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富足、安宁的新来安,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五个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冲刺“二个目标”(即“542”目标),争当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推动“五个发展”,就是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项指标在2014年的基础上奋力实现翻番;冲刺“二个目标”,就是冲刺全市第二,进入全省20强。
为实现“十三五”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全面落实“4105”行动计划,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构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依托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行政管理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形成有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统筹推进新格局。围绕新滁城副中心定位,遵循“北优、南扩、中提升”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改造老城区、发展新城区、壮大开发区,融入新滁城组团发展,把来城打造成为新滁城的明珠城市。借力南京江北新区,快速推进汊河新区建设,注重错位融合,梯度推进、滚动开发,实现与南京都市圈融合发展,建成面向长三角的高端产业承接高地、宜居宜业新城、区域物流枢纽和乡村旅游强区。加快推动小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同步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农业开发型、旅游服务型特色小城镇。按照建设农村永久居民点的定位,围绕规划全、产业强、乡村美、群众富、人幸福的目标,提高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水平,让农民群众长受益。到“十三五”末,全面完成12个乡镇美丽集镇建设。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增创生态文明新优势。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改,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和示范企业创建,建设一批低碳城镇、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社区。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大气、水、土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快城乡园林绿化,大力建设生态林、经济林,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深入实施开放提升战略,大力革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努力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战略,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出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优质企业。坚持创新集聚、绿色集约、产城融合,创新园区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推进园区扩容升级和“三次创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坚持就业、社保、住房、收入等民生问题均衡协调用力,切实增强不同群体利益平衡。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各类人群全覆盖、保障标准更合理。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保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
(一)全面推进“调转促”,着力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推动工业扩量提质发展。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57亿元以上。壮大骨干企业。支持中普石油、金禾实业、晋源铜业加快冲刺百亿企业;鼓励亿元企业创新管理、打造品牌,冲刺5亿元、10亿元企业;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规模企业。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0家。做大优势产业。精细化工产业要新上技改项目15个,产值率先破百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要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文具礼品产业要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新能源产业要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要培育产业化企业8家,实现产值40亿元。强化技术创新。全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7个以上;新上技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45亿元。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把绿色转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加快向“农业强县”跨越。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增长5.5%。建基地,推进施官冬桃、张山石榴、汪波荡莲藕等基地建设,新增杨郢乡农业示范区,实现示范区乡镇全覆盖。加快建设半塔、张山、舜山农产品交易大市场,办好第一届皖东苗木花卉博览会。强龙头,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工程,创建省级联合体1个。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700个、845个;全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48亿元,增长14%以上。创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一批龙头企业争创品牌,全年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0个。积极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9亿元;新增限上企业15家。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宏大物流、弘舜农商大市场建设。启动新白云、苏果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征地拆迁,苏润国际正式营业。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全面完成农村淘宝项目建设。发展现代金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新改扩建金融网点10个以上。发展乡村旅游。修编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白鹭岛、舞彩国际项目重组进程。推动旅游业与文化、现代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年新增景区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星级农家乐3个。
(二)深度融入江北新区,全力推动汊河新区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入实施汊河镇区合一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推进议事机构、社会管理、财税招商、融资平台、经济考核“五个合一”。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整合镇、区机构职能,优化行政层级,提升服务效率。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下放行政审批、经济管理、行政执法等权限,建立相对科学的财政管理激励机制,落实汊河行政审批“二号章”;加大土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整合镇、区优质资源注入新区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融资服务,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
加快建设汊河产业新城。加快与华夏幸福基业合作,聚力汊河、给力汊河、发力汊河,推动汊河新区加速崛起。高品位规划。按照“承接发展、产城一体、彰显特色”思路,完成区域战略、产业、空间规划修编评审,编制启动区控制性详规。高标准建设。建设城市入口广场、滁河滨河景观带,改造104国道两侧景观、老镇风貌,提升城市门户形象。建设华夏幸福风情小镇,打造集商业街区、创意天地等功能为一体的魅力社区。碧桂园城市花园三期、金太阳综合改造、鹭港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金宏安米业搬迁。全年实施新续建项目34个,完成投资57.39亿元。高效率招商。支持华夏幸福基业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围绕轨道交通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开通高端项目入驻“绿色通道”,培育壮大产业板块。全年新入驻轨道交通装备企业15家以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7亿元。高起点创新。启动产业新城研发示范区一期项目,完成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积极争创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打造1-2个明星产业园。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6个、竣工13个,实现财政收入6亿元以上。
加快打造滁宁合作示范区。立足汊河区位优势,借力江北新区,主动对接,积极承接,推进汊河与南京同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完成长江南路、董青路、王桥路等城市道路建设4.7公里,黄文路东延开工建设。改造汊河船闸,滁州(汊河)港投入使用。开通南京至汊河公交专线。加快新区污水管网建设。推动教育卫生合作共享。积极与南京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加快推进与汊河中学合作办学、与县二院合作共建。逐步实现两地医保互联互通。推动生态旅游加快发展。围绕“生态汊河、品位水乡”定位,做好百里河道水渠、万亩生态圩地文章,加快小李庄蔬菜标准园、景华生态园、金斗城郊农业园等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水乡游、乡村游、休闲农业体验游,把汊河新区建设成为都市乡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狠抓招商引资。坚定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国家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重大机遇,着力在产业升级、企业重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谋划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全年谋划编制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96亿元。坚持招大引强。锁定重点区域、瞄准重点企业、聚焦重要外资来源地,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关联企业,推动产业集群横向壮大、产业链纵向延伸。全力推进宇培物流园、三华文具等一批体量大、效益好的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紧盯特色产业。深化与中车集团合作,力争在关键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区域品牌竞争力。完善管理、招商、合作机制,招引更多实力雄厚、产品多样的文具企业入驻,提升文具产业区域品牌影响力。大力引进一批集中供气供热、污染物处理等服务类企业,解决特色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加速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经济工作就是抓项目建设的理念,以大力度、硬措施、新机制加速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120个、竣工1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改革项目推进机制。统筹安排项目工作经费,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联合审批、信息共享制度,开通政府投资项目、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审批效率。强化项目调度机制。根据项目类型、投资主体对所有在建项目科学分类,严格实行“挂图作战、挂网监督、每月调度、定期通报”制度,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积极推动倍立达功能复合材料、安迈达精密铝合金等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浦创轨道二期、科来兴列车配件、鑫禾功能膜等项目建成投产。落实项目责任机制。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对项目推进负总责,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节点,统筹做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项目载体建设。县经济开发区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加快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4条;积极推动“园中村”改造,下大力气清理一批低效企业,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5个、竣工13个,实现财政收入5.4亿元。新安、水口、半塔等乡镇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采取社会化、镇区合建等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招引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入驻。
聚力十大工程。立足发展实际,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建设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滁州(汊河)港、百思德风景园林城、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精细化工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旅游商贸提升工程、来城内城河水环境治理、道路畅通工程等十大工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四)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创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
来城建设要固成果、提品质。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抓手,继续巩固“三治三增三提升”成果,提升来城功能品位。老城区要加快城南、城北地块开发,完成新河粮站、城河、油箱厂地块棚改,实施新桥、凤桥等地块棚改。启动东大门改造,城西公园建成开放,建设顿丘路与永阳路和清流路、新丰路与建阳路交口绿地,新增绿化48万平方米。启动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规划编制。下决心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城市管理提升。新老城结合部要加快推进亿丰广场、万城国际、农商行大厦、金域华府等项目建设,星级酒店主体建成,检察院、公安局技侦大楼建成交付,二小新区投入使用,推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新城区要开工建设建阳南路与滁州大道连接线,打造南部环线。新安南路、教育东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金禾总部大楼、供电公司大楼、新客运总站等项目建设,创业服务中心搬迁入驻,木兰七里、四阳幼儿园对外招生。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尽快集聚新区人气。处理好政策性安置和市场化安置关系,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道,全部实现棚改货币化安置,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集镇建设要育产业、增后劲。启动乡镇集镇建设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乡镇特色产业。水口要依托宁洛、滁马高速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滁州市特色中心镇。半塔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红色旅游基地,打造北部经济重镇和安徽旅游名镇。舜山要依托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休闲名镇。施官要依托红叶冬桃生产基地,发展观光农业,打造特色农业示范镇。大英要发挥民俗文化和生态水乡优势,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加快石材城建设,和汊河连片发展。雷官要大力发展边界经济,加快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皖东湿地之乡。张山要依托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林果产业,辐射周边乡镇,打造长三角知名蔬菜和优质林果基地。杨郢要培育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等优势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独山、三城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服装加工等产业,打造生态农业之乡。开展镇容镇貌、三线三边整治,建设功能完善、用地集约、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美丽乡村要抓提升、塑精品。按照“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转变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5年专项规划,修订完善中心村布点规划,倾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推进美丽乡村向乡镇覆盖,突出抓好半塔、汊河、水口、施官、张山5个集镇整治,开展“两治理一加强”活动,打好美丽乡镇建设“第一仗”。创建来半、滁水汊、北部环线等3条精品线,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美化、森林长廊绿化、文明公路创建、节点景观改造,扮靓魅力来安“百里画卷”。精心建设汊河黄牌、半塔大余郢、水口上蔡、施官桥西、张山长山5个中心村;持续推进60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产业发展,争创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力争在村容村貌、长效管护、持续发展上有新突破。
基础设施要重统筹、谋长远。交通建设上,开工建设滁天、来六高速,启动S312滁州至天长段前期工作,乌衣至汊河、张山至舜山道路竣工通车。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60公里,改造县乡道路30公里、农村危桥5座。水利建设上,拆除重建水口闸、高畈闸,完成滁河来安段、沛河等重点河流治理,深入实施“八小”水利改造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7座,解决1.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电力建设上,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升级改造,新扩建35千伏变电站2座,开工建设相官220千伏变电站,改造高低压线路310公里。
(五)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持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经济领域改革,鼓励择优引进战略合作者推进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扎实稳妥推进国有林场、供销社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通过PPP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金融改革创新,继续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快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规范财政预算供给,完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和纽带,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户籍制度、公共资源交易、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探索宅基地资源有偿退出机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制度改革,规范交易行为,实现阳光操作、公平交易。深化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经营性收入水平。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为企业减负助力,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850户、私营企业370家。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力推扬子安防、德鸿机件在“新三板”挂牌。加快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和水口、贝发等小微企业基地,健全创业培训和服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众创空间”。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品牌,全年新增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3个、知名商标6个。稳妥推动超群、中科、海洋压力容器等企业盘活重组。
(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管理,从严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生产;依法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扶持优质项目、优势企业。落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责任,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提高行业用能管理水平。落实减排责任,加强项目监管,前移治理关口,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增清洁生产企业2家。
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查重处顶风违法、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案件,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河流的水环境整治,综合治理来河水环境,确保来河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半塔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推进大气污染预警预控、联防联控,切实提高空气质量。实现金邦化工等企业“退城入园”,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引导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4万亩,建设省级森林长廊示范段11公里,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张山乡创建为省级森林城镇。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全年新增培育面积2000亩,苗木花卉总面积达12万亩。深入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加强白鹭岛风景区、池杉湖湿地资源和城市绿地保护,大英镇积极争创省级生态镇,争创市级生态村5个。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扶贫攻坚,让贫困群体更有保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施策,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狠抓产业扶贫,实施11个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帮助贫困农户增产增收。狠抓就业扶贫,强化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让更多农民能够就近就业、安居乐业。狠抓社会扶贫,积极探索部门结对、企业捐资、能人带动等扶贫模式,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创新扶贫机制,实行扶贫“任务、责任、进展、问题”四清单和脱贫销号制度,做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退出。实现4500个贫困人口、11个贫困村成功脱贫。
增强民生福祉,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建立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新建县人力资源市场,改建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家庭、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00人。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城乡低保、五保补助标准。全面推进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计划,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
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生活更具品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稳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健全教师流动机制,破解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力争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全省城市自行车赛事。全面深化医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医院整体搬迁、家宁医院改扩建,半塔、水口卫生院争创二级医疗机构。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农民文化乐园5个,建成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个。做好尊胜禅院、永安桥维修工作,保护来安特色文化。
维护和谐稳定,让人民生活更为安宁。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综治维稳信访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积案化解活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争创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重视质量工作,争创安徽省质量强县。
办好为民实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受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即: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县体育馆主体工程完工;建成来城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完成化工集中区卫生防护区竹园、塘圩、东庄、柿园和东方红组约550户拆迁;打通来安大道、清流路断头路;完成建阳南路、永阳东路、顿丘中路综合改造;改造背街小巷30条;新建池杉湖湿地雷官镇至南京西部干线连接线;建成汊河公交换乘中心;建设县驾考中心。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倾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法治政府。加强政府系统法治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提升干部法治能力。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主动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建设心系群众、情系基层的服务政府。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子女上学、看病就医、住房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打通“中梗阻”,治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坚决纠正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作风粗暴等行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行群众和服务对象评价部门及窗口单位制度,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建设求真务实、勤政高效的效能政府。不折不扣落实好县委的决策部署,学会在纪律约束下工作,习惯在社会监督下干事,自觉在法治环境中作为。严格按照政府工作规则,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构建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对于符合实际、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殚思极虑,不退缩、不推诿、不绕弯,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一招不让抓好落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并联审批、公开承诺、奖惩考核、过错追究制度,加强督查督办、问责问效,高效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建设治政从严、行为规范的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县政府党组党建工作,促进党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化。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构筑“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土地招拍挂、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领域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坚持依法严厉惩治,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