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要进行什么转变

2016-11-30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检查并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专业人员。审计师是公司的高级职员,一个公司可以有一到数名审计师,其任免权在股东大会,任期由公司法规定,可以连选连任。如果在股东大会上没有任命新的审计师,务必在规定的期限内把该情况通知公司的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任命审计师来填补缺额。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以罢免股东大会任命的审计师,并在必要时,任命新的审计师。

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所应负的责任,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和审计职业责任。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出现工作失误或欺诈时,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职业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审计业务时应履行的义务和职责。法律责任和职业责任是审计责任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互相补充、紧密相连的,法律责任一般建立在职业责任基础上,即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当违反了职责,并给相关利益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才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

在经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次转型后,由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的第二次转型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基层审计人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积极改变工作作风,创新审计模式,在强监督、重服务、创特色上下功夫,来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模式向现代审计模式转变。

审计人员要进行什么转变?小编带你去看下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前瞻性,由被动性服务向主动性参谋转变;

二是在思维模式上突出整体性,由避实就虚、就事论事的监督型思维向举一反三、以小见大的服务型思维转变;

三是在审计理念上突出源头性,由注重结果、“扬汤止沸”式治标向注重过程、“釜底抽薪”式治本转变;

四是在审计职能上突出双重性,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五是在审计目标上突出管理性,由查错纠弊向内控制度评价转变;

六是在审计评价上突出效益性,由侧重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向促进增收节支、堵塞管理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转变;

七是在审计内容上突出控制性,由审查财务收支会计资料为主向审查内控制度和经营风险管理为主转变;

八是在审计形式上突出全程性,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转变;

九是在审计建议上突出实用性,由无操作性的“万金油式”的原则性意见向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用性意见转变;

十是在审计形象上突出服务性,由简单“挑刺型”向复合的“育花型”转变;

十一是在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突出相依性,由“猫和鼠”的对立关系向“鱼和水”相依关系转变;

十二是在审计项目安排上突出精益性,由项目量的扩张向项目质的提升转变;

十三是在审计期间上突出时期性(比如一至二个五年计划),由过去偏重于时点、局部、阶段性的静态事后监督向注重于时期、整体、全程性的动态事前、事中跟踪审计转变(因为公正的过程比公开的结果更重要、更有意义);

十四是在审计手段上突出网络性,由过去翻账本手工操作为主向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转变。

十五是在审计境界上突出“无为”性,由为审计而审计向“今天审计揭问题背后的‘家丑’是为了明天再审计无‘家丑’可揭露”转变。

这十五个转变不仅有助于从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非正常小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看出了大问题,从不足挂齿的行为细节中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有助于解决了审计科研与审计实践、科研务虚与查账务实的两张皮分离问题,形成了“科研在实践中扎根,实践在科研中创新”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推动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