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跳过慢是什么原因

2017-02-23

医学上所指的心跳过慢,是指心跳每分钟在60次以下,亦称为心动过缓。为什么老人心跳过慢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老人心跳过慢的原因:

1.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II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Ⅲ度最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窦房结功能改变人的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来指挥的。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在临床上称为病窦综合征,心跳为每分钟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病人会出现目眩、头昏、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会出现昏迷与抽搐。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会发生心绞痛,甚或心肌梗死。

老人心跳过慢的饮食:

(1)给患者宣教合理膳食的紧张性。接纳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丰硕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多食油腻食品,新颖蔬菜、生果、豆成品、鱼虾类。

(2)勉励患者多饮水,恰当品茗。注重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运动,以削减血液稀薄度,有利于血液轮回。

(3)指示患者饮食应有纪律,勿暴饮暴食或过火饥饿,养成优越的饮食习气。

(4)告之患者应戒烟酒,以免惹起血管转变,而致血压升高,晦气疾病好。

老人心跳过慢的影响:

长寿偏爱慢心率

其实,慢心率是人类长寿的“开关”,身体健康的老人静息心率较慢是件好事

很多研究都表明,“静息心率越慢,寿命越长”。孙宁玲说,静息心率每分钟60~75次是理想状态。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人的寿命可 达93岁。此外,动物界也有相同的规律,老鼠的心跳可达每分钟500次,但寿命仅2年,乌龟心跳仅为每分钟6次,寿命可长达200年

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这是因为心率越快,心脏的舒张期就会缩短,心肌供氧减少,从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同时,心率增快也会直接导致心肌耗氧增加。长此以往,会增加心肌梗死、慢性心衰的发生率

要想长寿,最好把静息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冠心病病人也要在55~60次左右。不过要注意的是,静息心率过慢也存在一定危险,如果慢于55次,就需要去医院做检查

在徐成斌看来,放缓心率是一项需要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工程”。首先就是要运动。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 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因此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然后就是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此外,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要坚持服用β受体阻滞剂,使心率减慢,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的危险

适度增快也健康

平时生活中,除了要放缓静息心率,适度运动等让心率在安全范围内规律地增快,对心脏也会起到保护作用。普通人如果能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锻炼心肌、强壮血管,静息心率还可能会降下来

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心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对老年人来说,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都出现下降趋势,更要注意安全。一般而言,运动 时的心率比静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较合适,如果超过了就要控制强度。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170-年龄;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运动心率= (170-年龄)×0.9。如60岁的人,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次;70岁时,心率控制在90次以内

此外,自我感觉也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运动后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微出汗,心率在3~5分钟左右能 恢复正常,没有持续的疲劳感或其他不适感,表示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头晕、大汗,休息10~20分钟心率仍不恢复,运动后出现疲劳、食欲减 退、睡眠不佳等情况,则为运动量过大,应酌情减少。反之,如果运动后没出汗,心率无变化,最好适度增加些运动量

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运动是每天适当快走40分钟,可以分段进行。感觉心率很快时,通过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也能显示数值。运动后,通过深呼吸让心率恢复正常

心跳慢相关文章:

1.心跳慢什么原因

2.心跳过缓的原因

3.心率过缓的概念及其如何食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