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综述范文
众所周知,转述在学术语篇,尤其是文献综述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硕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一:简论我国银行保险如何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也积聚了潜在的经营风险,如何化解风险、引导银保合作健康持续发展,成为银行、保险公司及各自的监管机构共同深思的理由。本文从银行保险的起源和发展模式入手,阐述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主要理由,并提出了解决理由的策略。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解决理由
1、银行保险定义和发展模式
1.1 银行保险定义
银行保险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法国,是金融领域内的一种融合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必定产物。银行和保险两个原本对立的行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也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狭义的银行保险,即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广义的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多种金融服务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1.2 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
根据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高低,银行保险可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分销协议。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代销协议,银行以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的身份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并赚取手续费。
第二种,战略联盟。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双方在产品研发、渠道管理、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第三种,合资企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新的企业经营银行保险,双方共同拥有产品和客户,共同承担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第四种,金融服务集团。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通过交叉持股、兼并收购、发起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成立金融服务集团。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服务集团拥有银行与保险经营所需的经验与人才,能够有效地整合双方现有的客户和其他资源,进行一体化运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2、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发展动因、发展阶段
2.1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银保合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倚赖于背后隐性的国家信用,在老百姓心中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保险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扩大业务规模、获得快速发展,选择以银行为销售渠道,通过与银行签订分销协议,借助银行降低营销成本,获取客户信任,迅速占领市场。从 1999年开始,各大保险公司纷纷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协议存款和保单质押贷款等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银保合作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众多保险公司都设立了银行保险部门,专门负责与银行渠道的合作事宜。银保渠道产生的保费收入在保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至少有三个动因:
1)对客户有利
随着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不断深化,保险在个人资产配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希望安全、便捷地购买到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求。客户前往银行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可以轻易的买到保险产品,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同时通过银行柜台办理投保手续,还可以确保资金的安全。
2)对保险公司有利
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是保险营销员上门直销。然而,由于保险市场竞争残酷、保险销售人员门槛较低,保险行业的人员流动性极高。保险营销员素质良莠不齐,甚至误导销售,同时售后服务水平不高,造成保险行业口碑不佳,严重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而银行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优质的客户资源,老百姓认为银行不可能倒闭,在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更安全、更有保障,一旦出现理由还可以找银行。因此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可以迅速获得客户的认可,扩大保费规模,降低营销成本,高效覆盖目标客户。
3)对银行有利
随着银行业利差收入的不断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盈利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出于对利润的追逐,银行需要做大做强中间业务,摆脱对存贷款利差的过渡依赖。银行保险就是重要的中间业务品种之一。国外银行保险发展的实践证明,银行经营保险业务有助于增加收入,提高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
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还可以有效地维护客户,提高客户的黏性,稳定客户群体。
银行保险还为个人信贷业务提供支持和风险制约,通过在放贷的时候配套销售寿险、意外险,可以保全贷款本息,降低贷款风险,减少银行的损失。
保险公司为了维护与银行渠道的良好合作关系,有时还会沉淀部分保费收入变成稳定的对公存款,这对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2.2 我国银行保险所处的发展阶段
鉴于我国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我国的银行保险主要为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模式。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相对松散,银行主要追求代理手续费和客户资源的维护,并不能分享保险公司的利润;而保险公司看中的则是银行良好的社会信誉、众多的营业网点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双方对合作往往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完善的风险防控体制,而只将眼前的产品销售业绩作为关注的焦点、冲刺指标的手段,其结果势必会造成银行保险产品的结构失衡、销售服务人员追逐短期利益、客户售后服务不够完善,这种粗放的合作经济效益低下,还会带来对客户的伤害,进而造成客户资源的流失,银行信誉的损害。
3、现阶段银保合作的理由、风险点
3.1 产品结构单一
由于双方合作看重的是短期效益,所以银行不参与银保产品的研发,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投入过多资源专门开发适合于某个地区、某个客户群体的专属产品。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以分红险、理财型万能险为主,功能上与银行理财产品冲突,又对与银行传统的储蓄存款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保险公司运营水平不一,部分产品到期后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引发客户不满,给持续销售带来困难。
3.2 缺乏专业队伍
由于银行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对保险产品理解不深,又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保险专业知识、个人理财知识和营销技能不足,所以只能胜任简单的寿险产品和理财型保险产品的营销工作。
3.3 误导销售
银保产品与银行储蓄的趋同性给误导销售提供了便利。销售人员通常会在营销时故意模糊保险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银保理财产品”等字眼,让客户误以为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存单变保单”的事件,引发客户投诉、退保等理由后,银行与保险公司互相推诿,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3.4 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银行保险业起步较晚,政府的相关管理制度尚在建立、完善过程中,经常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突出理由和突发事件紧急出台一些补救性的规定,制度的不完善给无序竞争造成了可乘之机。同时,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分属不同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保险如何监管也是一个现实理由,需要各部门之间充分协调,杜绝监管真空地带,把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引领到健康的发展道路上来。
4、如何化解理由、健康持续发展
4.1 参与产品设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监管政策频出。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保监会将继续推动养老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健康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险面对巨大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提及将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银行应顺势而为,深化与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到银保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去,细分目标客户,满足客户需求,响应“让保险回归保障”的号召,扭转目前银行保险领域寿险产品“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步发展养老年金、健康医疗和意外保障等方面的保险产品。
4.2 加强队伍建设
银行应当努力营造专业人才竞争与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持队伍的稳定。加强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的培训,提供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培训资源,学习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中的优势,永不言败、百折不挠,永远保持高度的激情。
充分认识银行保险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及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稳定客户群体的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追求银行、客户、保险公司共赢互利的目标,着重发展长期合作。
细化分工,针对不同的保险产品,配置不同的销售人员。简单的分工型、理财型保险产品,可以通过银行柜台销售;比较复杂的银保产品,则交给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理财经理,通过约定客户“一对一”充分交流后,完成产品销售。
4.3 加快系统建设
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开发完善银保通系统,实现实时出单,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银保客户的信息管理水平,分析客户的金融消费习惯,筛选合适的产品。同时通过技术手段规避人为操作风险。
4.4 风险防控
银行应该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培养客户的保险意识和保险理念,在购买前对客户进行充分的产品说明和风险提示,也可以避开客户因为误解而事后发生投诉事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保险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我们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根据具体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出发,改善产品设计、改善客户服务,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互利,才能在合作中推动各自业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子清.周雷.倪雯.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理由研究与瓶颈突破 《新金融》 2006.7
[2]张青枝.《银行保险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调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2
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二: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护航保险业的深思
【摘 要】作为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保险业受到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大。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护航保险业的必要性及应用于保险业的效果,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应对进行了深思,不仅为保险业从容面对监管保驾护航,更为保险业的内部审计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保险业
一、引言
截至2013年2月底,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已达到74 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6%,保险业发展迅猛,已然成为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然而,保险业的日益壮大,伴随的却是各种风险的与日俱增,如何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加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确保公司稳健运转和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保险业亟待解决的理由。
2013年3月18日,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内部审计检查的通知》,将对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运用保险资金开展业务的子公司开展内部审计检查,检查重点包括内审组织体系情况、内审工作开展情况、内审结果运用情况,检查分3个阶段共持续8个月。可以看出,政府对保险业内部审计的监管力度正逐渐加大,而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让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为保险业保驾护航,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又称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的整个过程始终以企业风险的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风险大小排定审计项目的先后次序以及审计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制约和公司治理等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或倡议,协助企业揭示风险,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立足于降低保险业的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是该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它不仅重视传统的内部制约,更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从而能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代表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把脉”保险业很必要
(一)保险业面对的经营风险客观上要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参与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保险公司拓展了销售渠道,除了巩固与银行、汽车4S店、邮局等的合作,电话营销、网络营销、与从事第三方理财业务公司的合作也同步并举,新的渠道加剧了承保、资本风险等经营风险;同时,营销队伍的不断壮大,保险营销员素质的良莠不齐,社会信用环境差,各种保险欺诈层出不穷,使得信用、业务等风险加大。此外,市场风险、理赔风险等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剧。
然而,传统的内部审计只关注保险公司会计记录及相关交易凭证(财务导向内部审计)或仅针对如何改善保险公司内部制约的薄弱环节提出倡议(业务和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忽略了主要风险,难以适应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要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通过具体分析各险种诸如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的风险状况,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政策的制定,从根源上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因此,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保险业经营风险的客观要求。
(二)外部监管压力要求保险业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3年对《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做了适当修改,修改后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将风险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很显然,国际内部审计协会要求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保险业须适应国际审计的发展趋势,采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近年来,保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内部制约基本准则〉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内部审计检查的通知》,明确地表达了保监会对于制约保险公司风险,整顿保险市场的决心。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市场监管,保险公司为了减少违规成本,加大了行业自律行为,其自身也希望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策略,及时发现各种风险苗头,推动公司健康发展。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护航保险业很有效
(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保险公司审计工作重心前移,在内部审计人员深入了解组织经营战略、工作程序、组织结构等的基础上,确认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或某项交易的经营目标,分析对战略或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全面识别风险,对风险水平进行量化;从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入手,提出风险防范和制约倡议,帮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加了企业价值。
(二)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种类繁多,如何能有效地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合理配置内审资源成为关键。通过运用风险导向模型,对内部审计发现的理由建立风险库,划分风险等级,将主要精力放在风险等级高的领域,减少了在小风险项目上的过度投入,避开企业资源的浪费,从而节约了审计成本,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从保险公司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通过系统外出单、虚假赔案、撕单埋单、鸳鸯单等手段形成无人监控的小金库的例子屡见不鲜,部分公司甚至出现出纳人员挪用公款、营销人员占用保费等违法违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重点对会计业务的政策、程序和印章、重要凭证、账户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保证会计内部制约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
(三)遏制内部审计的外部化的趋势,提升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
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被认为与企业目标无直接联系,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加之民间审计组织服务范围扩大,逐渐将风险评估、投资咨询、管理咨询等业务纳入自身的业务范畴,内部审计出现了外部化趋势,内部审计的存活空间受到侵烛,其地位岌岌可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保险业的应用将避开这一尴尬局面的恶化,它将对象确定为公司治理领域和内部制约环节中的一切风险,与企业目标密切结合,并通过提供确认、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适应企业环境变化的需要,从而保持并拓展内部审计的存活空间,大大提升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
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护航的障碍及应对
尽管国内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已初步形成,保险业内部审计的实践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理由,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构成了障碍。
(一)内审独立性差
虽然目前许多保险公司都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它们或与财务、监察等其他部门合并设立,或由公司总裁或分管业务部门的副总裁分管,存在受管理层干涉、审计结果被选择性报告的可能,使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此时,不妨借鉴中国太保的模式,实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经营层协同管理,通过设置独立审计中心、建立内部审计分工运转模式等措施,将内审部门整合到集团层面,各子公司不再设审计部门与审计岗位,以提高内审的独立性。
(二)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低
保险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内审人员运用多种策略进行风险评估,这就要求内审项目组要形成不仅拥有会计、审计、精算、金融、法律等方向的专业人才,更要囊括内部制约、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信息系统等领域专家的专业结构。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保险业内审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偏低。有鉴于此,保险公司应要求内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并强化对其培训,同时,公司内部业务人员与审计人员轮岗、换岗、定期交流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审计信息化建设落后
我国内部审计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尚未能形成一个集单证管理、承包、理赔、收付费管理、再保险、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审计人员不能实时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种风险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信息化建设应着手解决两方面理由:一是将内部审计业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建立审计数据库,为内审部门履行职责提供支持和保障;二是加快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辅助软件的开发,以便更快读取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并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性测试、统计抽样和风险评估,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增加审计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内部审计检查的通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