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管理模式

2016-11-12

我国综合性院校对研究生教育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即校研究生院和二级学院共同管理。随着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和学科结构的不断调整,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将管理权下放到学院是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管理质量的需要。现存管理模式需要突破和调整,目前我国大多数二级管理学院采取的是集体管理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既借鉴了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又符合我国教育体制。从体制方面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是符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管理模式中的缺陷和弊端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研究生整体质量下降,科研、创新能力减弱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15年3月《学术月刊》刊登了著名学者李志文教授的《漫谈二流大学》,文章指出了国内大学现存的问题,考核机制僵化、功利目的明显、学术氛围散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最高学府的综合实力只能跻身世界三流大学之列,学生的文章质量、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很难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国内顶尖院校尚且如此,一般综合性院校的学生质量更是令人堪忧。李志文教授在文中也指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模式上的缺陷:管理者片面强调导师的期刊发表量、课题申请量、承担项目数,使得导师疲于完成考核任务,无暇顾及教学,导致部分导师教书育人意识不强,学生创新意识减弱。通过对综合性院校抽样调查显示,在校研究生中有79.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其研究生生涯的个人成长及学习质量有重要影响,有58.6%的学生赞同让导师参与到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有39.6%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满意,认为自己就读的学校在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

由此可见,国内大多数综合性院校在研究生管理模式上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管理队伍不合理。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研究生秘书或辅导员负责,很多学院是研究生秘书兼任研究生辅导员,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党建管理、就业管理等等,涉及范围广、肩负任务多,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教育。研究生秘书与辅导员分工不明、职责混乱,管理效率不高。部分研究生秘书学历层次不够高、专业背景不对口,很难对研究生的思想素质、专业水准有实质性的帮助,完全靠研究生的自觉性来实现他们的自我成长是不现实的,虽然他们有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研究生的构成队伍相对本科生而言更为复杂,接触和面对的环境也更为广阔,更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此背景下,更是需要专业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二,导师育人意识不强。研究生质量下降、缺乏创新精神,除近年招生规模扩大、整体资源水平降低、管理制度松散等原因,导师的漠视也是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在进入研究生生涯之初都对导师充满敬仰之情,认为导师的学术修养、治学态度、思想品质、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其学习的典范。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不够重视,平时忙于搞科研、发文章、接项目、赚外快,对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课程任务,没有课程时甚至一学期都不与学生见面,学生也很难找到导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更别提对其文化修养和学术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殊不知,导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态度等都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精神的传承更是无法替代。没有精心育人的态度,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学生态度不端。随着招生要求的放宽,研究生成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入学动机不一。有的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的为了改变自身所处环境,有的为了以硕士文凭为跳板改变人生轨迹。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都只想“混”个文凭,目的性太强,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想投身科研的学生少之又少。更有甚者,三年研究生生涯竟有两年时间不在学校,利用这段时间怀孕生子是现下很多在校研究生的做法,这种比例在不断上升,这个现象足以证明其没有将心思投入到研学生涯中。学习意识淡薄、功利目的明显,部分学生在外兼职或全职,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利用有限的剩余时间完成所需课时,更没有精力去钻专业,他们的目标是拿到文凭即可,学习态度可见一斑。这不是个别现象,在很多综合性院校都司空见惯,这反映了当下主流研究生的学习心态,真正从事科研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

针对目前研究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二级管理单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指引导师教书育人、学生严谨治学。在管理制度规范化、严格化的同时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从而扭转研究生学习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整体质量下降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严格管理制度

尽管研究生管理需要宽松的氛围,但决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多数院校的研究生管理过于松散,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慵懒自由成风。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学生不在学校是跟着导师外出实习、做项目、做实验、参加学术论坛等等;对于导师而言,学生不见人影是在上基础课、选修课、在写论文、搞专业。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就是利用其中的漏洞,双方讨好,趁机玩乐,肆意挥霍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学校课程与学位论文应付了事,只要修满学分即可。这种环境下的学习质量定是有限。这中间就需要管理者与导师加强沟通。努力做到:

1,“管”“教”结合,管理者应加强对在校研究生的跟踪管理,建立签到体制。这种签到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随时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动态信息。同时建立与导师沟通系统,及时、快捷地将学生信息反馈给相应导师,形成一条完整地信息反馈链。导师也要利用好这种信息反馈,增强责任感。除了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导之外,还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等,全面把握学生信息,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挖掘其“闪光点”,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创造力。充分利用好“反馈信息链”,每个学生的信息一目了然,这样的“管”“教”结合必然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2,政策落实,二级管理单位应根据自己学院的专业背景与学科结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学生的出勤、学习成绩、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社会活动等情况都进行跟踪记录,每个研究生建立一本成长记录册,活动、时间、类别都记录在册,导师、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所有情况都了然于胸。学生也可根据此记录进行自我监督,自我鞭策。针对导师建立动态考核制度,不仅仅考查导师发表的论文、所做的项目,更要强调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是否完成课业指导,是否经常与学生沟通纳入考查范围,通过制度的落实,鞭策导师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每人一本的记录册可以很好的反映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情况。

3,强化管理队伍,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兼职辅导员、研究生秘书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管理的需要。需要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研究生管理者需要职责明确、专业能力高、心理素质强、协调能力突出。另外,为现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创造进修机会,定期组织学员进行管理能力、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高校间研究生管理人员间的交流、沟通,使研究生管理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二、建立奖惩机制

导师是研究生的培养者,院校管理部门要对教书育人表现突出的导师给予精神上的慰问和物质上的奖励。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全面落实,绩效收入分配权逐渐下放到二级管理机构。各学院、各专业绩效考核应全面而具体,除论文、科研、项目上有明确的规定,教育、管理上也应有明确的要求,如对所带研究生专业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导师给予额外的奖励,连续三年以上培育的研究生质量超过其他学生给予晋级、薪资方面的奖励、在住房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切实使真正在做教育的导师得到应有的回报,体现其教育价值。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宣扬成功案例、树立良好典型,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风气。对于考核不合格、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导师进行批评教育,酌情扣除一部分津贴。年终考核时,除学校规定考查的项目之外,学院可根据所带研究生论文质量、科研情况、创新能力、综合业绩、就业情况等指标发放额外绩效津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考核、奖惩更要落到实处。学校及省市每年进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三优评选,学院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在学生中树立优中选优的观念,宣扬正能量,落实奖励措施。除此之外,二级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学院不同专业特点,建立专业背景下的院系奖励机制。将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一部分建立“突出成就奖”、“创新能力奖”等奖项,对专业成绩突出、科研能力明显、创新意识突出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奖励和表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对于各方面素质突出的学生,学院、导师优先推荐就业,从各方面落实对学生切实有益的措施,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体现的是知识结构的顶端,反应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一张文凭,我们需要的是确实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思想者、行动者。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正视和思想的方向,从管理模式入手,针对问题,落实每一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从严管理、狠抓落实,争取从根源上改变研究生整体质量下降、创新意识不强的局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