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设计

2017-06-05

绿色财务管理目标是将社会责任、环境效益等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要素。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篇1

企业绿色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积极为改善现状而努力。本文以问卷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入手。对影响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企业难以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企业推进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 外部性 博弈

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很大。但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且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化肥生产既高能耗又高污染的特点使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以化肥生产企业为例来研究我国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状况具有典型意义。山东是化肥生产大省,化肥产量和施用量均占全国一成以上,本文就山东省化肥生产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窥我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一斑。

一、山东省化肥生产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

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共207份,其中大型企业37份,占17.9%;中型企业102份,占49.3%;小型企业68份,占32.8%。

(一)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意愿情况大型企业中愿意实行的有34个,占91.9%,不愿意实行的有3个,占8.1%;中型企业中,愿意实行的有86个,占84.3%,不愿意实行的有16个,占15.7%;小型企业中愿意实行的有57个,占83.8%,不愿意实行的有11个,占16.2%。

(二)绿色财务管理实行的情况大型企业中实行的有17个,占45.9%,没有实行的有20个,占54.1%;中型企业中,实行的有43个,占42.2%,没有实行的59个,占57.8%;小型企业中实行的有25个,占36.8%,没有实行的43个,占63.2%。绝大多数企业均是在单个环节实行,绿色财务管理行动刚刚起步。通过实行意愿及实行情况的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大型企业虽然愿意实行的程度较高,但实际实行比例却与中小企业相差不大。这说明,资金是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仅有资金基础,绿色财务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资金运作良好企业才能实现其经济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体实力的提升。所以,本文假设在不考虑短期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努力均能逐步实现绿色财务管理,并选取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决策权、绿色财务管理制度、企业主要领导及财务人员素质、政府的支持及监管等因素影响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各因素对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行的影响程度,以便能更好地找出解决对策,促进绿色财务管理的实现。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模型为:

Y=c+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a8x8

Y代表企业是否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已经实行=0,没有实行=1。其他变量赋值情况见(表1)。

通过Eviews 3的分析结果(表2)可以看出,该模型总体的显著程度很高,达到7.49E-05,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很高。本文共分析了八个影响因素,各因素对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情况是:变量3的相关性系数是1.22,说明建立起绿色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可能性比没建立起绿色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大;变量2的相关系数是-0.70,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越趋于更多利益关系人,越趋于长远打算,则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变量6的相关系数是0.35,说明政府监管得越严格,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变量1的相关系数为0.32,表明企业主要领导的文化层次越高,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变量7的相关系数为0.3,说明在我-国后出现的所有制类型较传统的所有制类型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可能性大;变量4的相关系数为0.47,说明企业对于涉及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业务核算得越清晰,越易于相关人员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更深刻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有利于企业为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提供数据信息的支持;变量5及变量8的影响程度不大。

通过对上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来看,对企业是否实行绿色财务管理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是否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制度及政府的监管程度,这为促进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提供了思路。

三、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行难的原因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在愿意实行的企业当中,有具备实行能力的企业,也不乏不具备实行能力但其已经认识到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企业。也有一些企业有能力实行但未实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企业间的博弈企业之间的博弈是当前一部分企业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原因之一,而企业进行博弈是违法成本低,绿色产品无标识、辨认难及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能力等因素导致的。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决策的主要依据和原则。在绿色财务管理方面企业之间的博弈情况是:(1)企业之间是否导入绿色财务管理的博弈。由于政府规制不完善,消费者观念不成熟以及消费能力的制约,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增加额外费用(筹资成本、营运成本),而消费市场又很难确定。这使得企业短期的最优决策是不导入绿色财务管理,博弈双方陷入“囚徒困境”,整个社会福利不能提高。但从长期来看,绿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绿色财务管理能给部分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些企业将选择绿色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当其逐渐发现绿色财务管理有利可图时,相关决策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2)企业之间真实绿色财务管理的博弈。部分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可获得较高的收益,促使一些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低价和对环境不友好的产品,充当绿色产品,获取较高的非法盈利。当企业实施虚假绿色财务管理和真实绿色财务管理的利润差额较大、法律和政府处罚力度不足时,绿色财务管理的虚假成分较高,虚假绿色财务管理会取得较大的收益,假冒绿色产品会屡禁不止;当政府对虚假绿色财务管理的处罚达到虚假绿色财务管理和真实绿色财务管理的利益差额时,企业实施虚假绿色财务管理的动力将消失。

(二)生产的外部性目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比不实行获得的收益低,这是因为当前企业没有承担其全部社会成本,只承担了私人成本部分,即外部成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模拟过程见(图1)。

(图1)说明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所引起的边际控制成本与边际利益的关系。MB曲线为边际利益,MC曲线为边际成本,0与M

分别表示没有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极限。当成本曲线在原点时,没有生态环境问题,控制成本MC=0。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边际收益越来越小,边际成本越来越大,直至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反,生态环境问题越小则边际成本越小,边际收益越大。MB曲线的左边部分和MC曲线的右边部分急剧上升,说明生态环境问题超过承载量时,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最佳的承载量是在Q水平上,这符合了经济学不赞同零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这时MB=MC,在这一点上,生态环境问题能被人们接受。此时控制成本为P。经济发展必然会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废物,只要不超过其承载能力便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超过承载能力则边际成本大于边际利益,并且在达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成本会急剧上升。这需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禁止这种行为发生。

从理论上讲,“外部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实中,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如果让其承担全部社会成本,必然会提高其供给价格,而供给价格又会影响到消费量,当消费量小到使供给企业无利可图时,其必然会逃避承担全部社会成本或者破产,出现了如何在保证产品供应、消费者具备有效需求的情况下,使得外部成本消除的问题。这需要解决外部成本由谁来负担的问题。模拟过程见(图2)。

(图2)中MEC代表边际外部成本,MPC代表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边际社会成本。D代表正常的需求曲线,D1代表提高了需求能力的需求曲线。P1至P2间的距离P代表外部成本。

造成当前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在很多领域没有确定最佳承载量,而且也没有让企业承担起外部成本。从(图2)可以看出,在最佳承载量内,企业应当承担P的外部成本。在现实中由于受需求能力的限制,企业不能按全部社会成本定价,这必然会造成企业逃避承担外部成本的现实。以化肥生产企业为例,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是现实提出的要求。而在粮食产量的提高中化肥起着绝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测算1986~1990年5年间,粮食总产中有35%左右是施用化肥的结果(崔玉亭,2000)。要保证粮食供应化肥必不可少,即对化肥的需求量不能减少。同时,农民的支付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让化肥企业承担全部外部成本来实现供应,单靠市场难以实现。

从供求理论看,(图2)中横轴代表数量,纵轴代表价格。如果让企业承担全部外部成本P1则产品的价格为P2,消费者的有效需求量为Q2,但现实中如果需求量大于Q2,要求生产企业供应量达到Q0,则企业的成本必须降至P0此时,企业只能承担外部成本的一部分,才能达到需要的供应量。在满足需求量与企业承担全部社会成本出现矛盾时,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企业分担一部分成本,以保证其供应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政府也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来保证消费者在满足其消费量时能够支付起企业承担全部外部成本的供应价格。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生态环境承载限度内保证企业达到一定供应能力或者使消费者有相应的消费能力,政府必须承担一部分外部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在政府加强承载量管理的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生产者、消费者及政府三方面共同承担外部成本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三)政府监管制度不健全在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初期阶段,主要是通过政府调控命令与控制型政策来实现管理与保护。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依靠排放标准和限定资源利用最大许可率等方面的立法和措施。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政府在此方面监管不足。

普遍来看,垄断越强的企业,信誉越差。企业一开始信誉较低,政府应加强管制,随着企业信誉增加,政府应逐步减少管制,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信誉,在均衡点A,得到了均衡的社会信誉和政府管制。但如果管制效率不高,会出现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即供给曲线s’与曲线D不相交:企业不讲信誉,政府要增加管制,企业更不讲信誉;政府权力越大,政府管制越多,企业越不讲信誉,最后到达一个死角。这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及进行监管时要注意掌握好度,这样才能既保证起到监管作用又不至于管制过多带来负面效应。

(四)绿色消费市场脆弱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逆向选择的原因。在绿色消费市场中,首先应保证绿色产品能够被消费者识别,这样,消费者在消费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加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从而催生绿色产品供给,最终实现绿色化。而在当前的绿色消费市场上,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且绿色产品难以辨认。

(五)企业相关人员文化层次低文化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企业主要领导的文化层次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及业务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才能保障企业能根据国家相应的制度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绿色财务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实行。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目前,企业中相关人员的文化层次亟待提高。

四、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施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推动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进程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积极性。在初期以政府为主,政府应建立约束及奖惩机制同时防止政府失灵,企业也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与政府配合共同努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

(一)政府应多管齐下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建立起从预防、监督到奖惩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有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实行的法律法规,这有利于保证绿色财务管理施行的力度。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5部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20余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并在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确立了“破坏环境资源罪”罪名,第一次对污染环境与破坏资源的行为设定了刑事处罚。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但仍需在管理实践中针对绿色财务管理实行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保证实行条件如《排污权交易法》、《资源所有权交易法》等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有助于协调企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对环境、资源利用的交易。同时,应加强因监督部门失职而造成生态环境事故的处罚力度,这也是防止政府失灵的重要手段。

其次,建立行业财务管理制度。针对各行业特点,确定相应的成本费用及营运费用中必须包括相关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费用。通常情况下,财务管理制度中规定某项费用的使用标准,而绿色财务管理制度中应将必要的环境保护、预防费用纳入相应的费用项目中且专款专用。

第三,积极促进资源所有权的界定以及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价值观念的确立涉及到价格确定。确定价格的前提是界定其产权,这样才利于收费的执行以及资源使用量的把握。自然资源可以利用,环境的承载量也可以利用,在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国家针对各地区情况对各类环境的承载量给予确定,并报据企业的情况进行承载量的初始分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使用量,这就需要建立起排污权交易市场、自然资源使用权交易市场等。这样,在保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

一是经济处罚。企业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一个原因是可以逃避一些成本费用,那么,对此种行为进行经济处罚,使其经济损失大于逃避成本,促使其进行绿色财务管理。企业作为经济人,只要对其经济处罚处理得当,是具有相当威慑力的。停业整顿,也是对其进行经济处罚的一种形式。在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罚款更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达到一定标准,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再进行生产,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

二是奖励及优惠政策。对于在同行业中率先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政府应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在年度考核中对其进行荣誉及经济方面的奖励。这样,可以在正反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第五,成立绿色标识认证机构及产品质量监督机构。绿色财务管理是通过企业资金的运作,达到绿色生产的最终目的。这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和监督,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认证及绿色标识的制定,吸引更多消费者。这样既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又可以促成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六,成立绿色监督机构。成立对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情况监督、认证机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机构,以确保质量监督、认证的公正、公平及公开。政府在监督管理时,应注意管理机构的责任及机构的单一性,避免多头管理,以致责任不清,管理混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避免政府失灵的重要措施。最后,追究领导责任。企业行为是管理者及所有者的决策后果。对主要领导人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能够规范企业行为。对于出现违反绿色规定行为的企业,对其相关的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给予免职处分及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再任同等、同类职务。这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领导问责机制的缺失造成管理者利益取向的短期倾向性。领导问责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管理者与企业的长远利益一致,使其为增加企业经济实力及声誉努力,从而利于促成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另外,还应消除外部成本。外部成本的消除可通过税收、资源使用收费等方面综合发挥作用。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及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相应规定,具体制定出本企业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防范、治理措施所需的资金数量及资金项目。其次,转变财务管理目标。一般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以经济利益为宗旨制定的,而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将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加入财务管理目标中,这才有利于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考虑生态问题,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奠定了基础。再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使其在管理及决策时有远见,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与此相适应,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与企业的利益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及处理财务关系时关注生态环境因素。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其处理经济业务时对有关环境资产、负债等问题的确定及计量的把握。最后,建立严格的绿色管理制度。由于当前企业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不能有效统一,必须通过监督来解决。成立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的检查部门,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清洁及产品质量的绿色化。同时,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企业所有者负责,以实现对代理人的监督。

(三)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政府起鉴证作用,可以将消费者吸引过来,企业起保证作用,使其提供商品的效用令消费者满意

要通过大力宣传、展销等方式,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当前虽然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消费绿色化的必要性,但这种需要转化成有效需求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宣传要达到让消费者在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产生绿色消费行为的效果。同时产品定价适当。绿色产品的定价非常重要,既能保存生产者的实力又保证消费者具有消费能力,这中间除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外,主要靠市场来实现。差别定价的恰当运用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考虑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针对我国城乡差别的实际情况,可以针对不同消费水平的地域确定不同的价格,这样既可以确保大部分消费者具有消费能力,又能使生产者的收益得到保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及绿色财务管理的推广。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篇2

绿色财务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绿色思潮”,绿色财务管理研究也应运而生。本文在追溯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阐述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内涵、目标及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推行绿色财务管理存在的困难,并从社会、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 企业价值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

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保护性(保持生态平衡)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协调企业与环境和资源等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具体而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在资金筹集、使用、回收及利润分配等过程中,导入环境因素,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管理活动。

(二)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

绿色财务管理目标是将社会责任、环境效益等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追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并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绿色经济增加值与综合绿色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内含社会责任风险报酬和环境风险报酬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其目标模式为:

上式中:V―企业价值

Ft―第t年企业经济报酬

Ht―第t年企业环境报酬

St―第t年企业社会责任报酬

t―时间

i―内含经济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的期望收益

企业价值是含了企业经济收益、生态环境收益和社会责任收益的总价值,也可以理解为是企业所有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市场上的现值,这种评价既能反映出企业现实的盈利能力,又能反映出潜在的获利能力,还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商誉、对社会的责任程度。该目标模式突出了社会责任,使得企业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自身看作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注重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相统一。

(三)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绿色筹资

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考虑特定的资金作为绿色成本的支出,为此企业必须考虑绿色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等。

绿色筹资渠道主要有国家政府的扶持性拨款、企业自筹资金、企业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证券筹资等。在筹资方式上可以增加绿色股筹资和绿色负债筹资两种,企业发行绿色股票、绿色债券,不仅能够解决绿色资金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绿色股票的发行,有利于提高企业声望,带来企业价值增值,从而实现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一般的负债经营中,企业也可设置长期绿色借款和短期绿色借款,从特定金融市场筹集到所需的绿色资金。国家和政府应对进行绿色生产的企业在资金筹集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低利率、融资贴息、财政直接补贴等。

2、绿色投资

将未来生产经营过程需支出的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成本费用定义为绿色成本,并纳入投资方案的成本费用中,以盈利为基础分析此投资方案的可行性,是绿色财务管理对投资活动分析的目的。为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方案决策时必须考虑如下问题:第一,扩大企业成本范围,使其全面包括直接和间接环境成本和非环境成本。例如考虑环境因素而增加的技术投入成本及设施运营费用;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如企业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企业对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者回收顾客使用后与污染环境有关的废弃物、包装物等所发生的成本等。第二,考虑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延长项目评价的时间范围,以便更好地反映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第三,正确进行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3、绿色分配

绿色财务管理在股利分配方面基本继承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在支付股利前须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用来应付绿色资金不足的绿色公益金,以及要支付绿色股股利。绿色公益金的提取相当于内部融资,提取过程与企业提取公益金相似,比例视企业的情况而定。提取顺序是在提取公益金之后,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之前。绿色公益金不得挪作他用,只能作为绿色资金不足部分的支出。绿色股股利的支付程序与普通股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如果企业无盈利而且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所余盈余公积金不足以支付股利,在绿色公益金有一定数量余额的下情况下,可用绿色公益金支付一定数量的绿色股股利,而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借以维护企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声望。在分配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能通过绿色利润分配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的目的,并且形成绿色积累。

二、当前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和发展,在现阶段还是一种较新的概念,其理论与实务的成熟尚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因此,企业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自身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市场经济是讲求利益主体和行为自立的,而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这使得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性同企业生产效益的个体性之间存在矛盾,企业很难对产权模糊的公共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第二,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所增加的费用与未来所能获得的利益不相匹配。

未来的利益涉及到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难以估算通过绿色财务管理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没有积极性实行绿色财务管理。

第三,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由于环境因素的考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相应的环境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成本,所以就只能将环境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迫使产品价格上涨,这会严重降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四,社会环保意识淡薄,支持力度不大。

我国主要是政府部门使用环境资料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改善环境。而仅靠法律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况且某些地方的企业仍然存在片而追求利润增长速度的观念,严重制约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

三、推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一种企业行为,又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全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约束环境。

第一,提高环保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就难有自觉的环保行为。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以使企业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步主动、自愿地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绿色财务管理。

第二,加强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由于绿色财务管理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其管理对象的复杂化,许多问题的解决要求财务管理学与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数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运用,才能破解计量、分析、评价等难题,消除绿色财务管理在实务操作中的障碍,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

第三,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

应充分认识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全人类的重要影响,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因此,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进行环境、环境会计及绿色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使财务人员具备相当的素质,能准确地在财务管理中进行涉及生态问题的预测及估算,加快从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转变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政府部门也要推行绿色财务管理。

政府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出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在税收、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给绿色企业以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倾斜,增强“绿色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在信贷方面给予倾斜,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倡导并鼓励企业向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项目投资,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等。

参考文献:

[1]范永太.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财务通讯,2008,10

[2]刘淑华.刘淑华.绿色财务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1

[3]吴金波.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设计及推进机制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4]王晓辉.绿色财务管理内容初探[J].内蒙古统计2007,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