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围棋计算力”
什么是围棋计算力?围棋的计算力很重要吗?下面小编给你介绍何谓“围棋计算力”及围棋计算力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何谓“围棋计算力”
学习围棋的人,最终恐怕都要面对一个老生常谈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棋力。无疑,影响棋力的核心能力便是我们常说的计算力。而对于如何提高计算力,却说法各异。有人主张多做死活题,有人主张多实战,还有人主张背诵基本棋型等。在讨论这几种说法之前,我们应当先弄清楚一个问题:围棋计算力的本质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计算力无非就是一步一步“树形化”的推演能力。这种说法不能算是错误,但起码没有揭示出计算力的本质。在深入阐述前,请大家先来思考一个现象。众所周知,现代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人工智能对弈程序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准,但在围棋领域,人工智能程序却连业余水平的棋手都无法战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热爱围棋的人一定会骄傲的说,那是因为围棋的变化实在是太复杂了,计算机难以穷尽。是的,围棋变化的复杂度的确是相当高,但同样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围棋,人脑为什么就可以轻松战胜以运算速度快而著称的计算机呢?
其实,人脑的优势在于判断和选择,而不在于速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8×6等于多少?计算机会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然后按位进行运算。为了方便理解,在这里大家可以认为计算机是将6个8逐个加起来最后得出48这个结果(实际过程比这个要复杂得多)。而由于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规律,小学生便可利用乘法口诀轻松得出结果。但因为运算量很小,计算机的方法虽然“笨”,却依然能比我们人脑算得要快。不过,当运算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计算机“笨方法”的弱点就开始暴露出来,而我们人脑的“方法选择”的优势便会凸现出来。面对围棋天文数字级的变化,如果我们也用“笨方法”去逐个穷其变化,别说是战胜电脑,脑子不爆炸就不错了。
因此,我们人脑之所以能够战胜计算机,是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规律和经验,将不可能的着法分支排除在外,每一步都在进行着对“不可能”的排除,最后逼近正确的道路。毕竟错误的道路千千万,而正确、合理的道路只有若干条,在对杀、死活问题上,可能至有一条。而计算机却没有这样事先判断的本事,它的判断属于“事后诸葛亮”,必须在穷尽所有可能的变化之后,才能得出最合理的下法。而这,就是我们人脑能够战胜电脑的本质原因——我们摒弃了无意义的思考。而这种建立在判断、比较和筛选能力基础上的逐步推演,才是围棋计算力的核心内容。但是问题又来了,我们人脑何以拥有这种事先判断的能力呢?
何谓“围棋计算力”(2)
我们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时,一向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从复杂到简单,进而总结出基本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东西,我们称之为本质。而学习的过程正好相反,把前人总结的基本规律学到手,然后训练自己将这些基本规律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这种从复杂到简单,再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就是我们人脑的思维方式和规律。
学过硬笔书法的朋友都明白这个道理,临摹字帖时,只要把几千个常用字练好了,就足矣应付所有汉字的书写。1994年版的《中华字海》收录了85568个汉字,如果我们逐字去练,就算有这样的字帖,也会把人累死,至少这是非常低效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发挥我们人脑独特的优势,而是一种类似计算机的穷举法。先扎实地学好笔画,然后学写常用字,待熟练到一定程度后,面对从未见过的汉字,我们也能将其漂亮的书写出来,正才是正道。
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曾说:“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地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仿效强调了正确性,而“脱口而出”则强调了熟练程度。林老的“正轨”再一次道出了人类认知和学习的基本规律,这是无法违背的东西。正确的记忆是任何学习的基础,而极为熟练则是应用的基础。因此,好多英语水平出类拔萃的人,都不是那种别人眼中的神童、天才,他们只是在一次次“正确的重复”中走向成功的。
再举一个学习武术的例子。套路训练是武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很多大师一辈子都在不断地练习套路。因为这些技术动作都是前辈们在武术实战中所总结出来的精华,被证明在实战中是高效实用的。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样的技术动作,就是期望将这些正确的运动规律练到身上,达到“不思而得”的熟练程度,正所谓“拳到无心方是奇”,只有这样,才能腾出大脑,在实战中去感悟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而迈向更高的境界。
我想大家对这样一个现象都有所共识:围棋水平高的人,并不代表他比别人聪明,更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出色。说白了,它只是一个游戏,水平有多高,智力并不是主要因素,而最重要的是对其一般性的规律掌握的有多深刻,手法操作得有多熟练。深刻和熟练后,方可谈得上灵活应用。当然,对于围棋可以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那就另当别论了,那不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
正如英语中的常见句型和武术中的经典招式一样,围棋这门技艺同样需要学习各种常型,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方可提高棋力。所谓的计算力不是凭空存在的,必须有一个载体、有一个提托,而这个载体就是棋型。没有具体棋型,计算力便是虚无且没有意义的。围棋前辈们对棋型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科学规律,这才使得我们初学者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围棋时有路可走,不至于一片茫然。而这些规律就蕴含在死活、手筋、定式、对杀等一系列的技术总结中。
可以说,做死活题是提高围棋计算力的重要方法,而提高死活水平的基础方法就是背诵死活常型。说到这里,一定有朋友会说,死记硬背最要不得了,我没有去背诵死活常型,只是大量地做题,效果很好。估计也有人会说,我背诵了好多的死活常型,可是棋力并没有什么长进。对于第一种情况,我想说的是,那是一种错觉,正如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一样,当你大量做死活题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开始了归纳总结的工作,将出现频率高的棋型和变化在不知不觉间存储了起来,因为有了这样的记忆基础,你的棋力才得以提高。但由于这种学习的针对性不强,棋型比较分散,分类不系统,因此需要大量做题,才能够重复刺激大脑,进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记忆。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归纳总结能力较差的人或儿童,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何谓“围棋计算力”(3)
有些人虽然背诵了很多的系统归纳的常型,棋力为何不见增长呢?这里取决于背诵的质量。在背诵常型的时候,务必做到正确和熟练,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就叫做“死记硬背”,对提高棋力不会有多大的帮助的。不能正确和熟练的驾驭常型(不只是死活常型),下棋时,你将永远在基础工作上打转,更别说看清复杂的棋型变化了,而这就是计算力不足的本质原因!
专业棋手们从小就开始训练,他们在单纯的思考速度上并不比我们常人快,因为人脑的“硬件性能”是难以改变的,但由于他们在围棋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无论在棋型的接触量上还是熟练度上,都比我们业余的要高出太多。当他们对这些棋型做到不思而得的时候,便可以神游于更高层次的大局观之中。而业余棋友如果始终陷于对在围棋常型的变化中难以脱身,又谈何增长棋力呢?没有这一层扎实的基础作保障,高楼大厦终难问津。
因此,我建议想要在本质上提高棋力的业余棋友,找几本优秀围棋教练编写的好教材,静心去体会、去演练每一课所讲解的棋型变化。只做到明白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做到正确和熟练,切不可一带而过,那样不仅是对教练们苦心编写的教程的一种浪费,也是对自己时间的一种浪费,是绝不可取的!教练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棋型是具有相当价值的,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切不可自以为是。
最后,请大家读一遍王元八段谈及如何提高棋力的一段话,再结合上述内容,相信有心的棋友会受到启发:“一是尽可能多掌握基础知识,有些最好能背下来。像基本定式、基本死活、基本官子,像逢压必扳、逢尖必长和立二拆三三拆四等行棋格言,你要是都知道,就等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自然提高了一个层次。孩子们在这方面有特殊的优势,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记性好,还在于他们愿意听并且相信老师的话,不像有些成年人始终抱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放。现在很多孩子棋很厉害,成年人在比赛时输给他们已是家常便饭,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孩子记忆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他们在诸多已熟知的环节落子如飞,因而能把有限的赛时用于中盘的复杂战斗。如果你每步棋都要从头算起,到了关键时刻却没时间去细算,一旦下错,便会满盘皆输。”
围棋计算力的重要性
计算力-围棋制胜的根本前提
计算力就是算路。算路与大局观不同,后者是一个战略问题,前者是一个战术问题,是近身搏杀中的战术手段。算路是一个棋手功力的集中体现,是制胜的根本前提。古人曰: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于无算呼?业余低段可算十几步,业余高段可算几十步,职业棋手可算上百步。当然,石田芳夫自吹“一目千步”有些过分了。
围棋的计算不同于数学的计算。围棋的计算必须将对手的应招考虑在内,按最好的应手预测和演练双方的投子过程,以得到最佳的应对方案。以下列举几种围棋的计算方法。
A. 感觉法:感觉法主要依靠对棋型的感觉来完成。这与棋手的性格、对围棋的理解密切相关。业余棋手常用此法。专业棋手除非是快棋和多面打,极少采用这种方法。假如有人能只用感觉法而入一流,那他绝对是个千年一遇的天才。
B. 选优法:选优法是从最可能落子的几个点来进行思考,因此大大减轻了计算的负担,进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但有时会出现漏算。
C排除法:排除法从最不可能的一手开始,逐步排除和淘汰,最终锁定最好的一招。采用这种方法使漏算率大大降低,但耗神费力,易造成体力和脑力的透支,棋局难以善终。在用时较短的网络对弈中使用此法,无疑是自杀。
D反思法:反思法的要诀在于“敌之要点我之要点”,从对手应该行棋的点上分析,抢先占领此点。对手的恶型就是自己的好形。
对于围棋高手来说,最普遍使用的是上述方法的集合-混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