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吉他的发声原理
十八世纪,制琴师有在低声部加用了一根弦线和全部使用单弦的样式,从而产生了今日六弦吉他的调弦法,也就是现在的木吉他,木吉他的发声原理十分复杂。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木吉他发声原理的相关知识。
木吉他的发声原理解析
1、手指拨动琴弦,琴弦开始振动。
2、吉他琴弦振动时,这种振动会传给琴码。
3、琴码将振动传给面板。
4、面板与琴身的共振压缩箱体里的空气振动产生声波。
5、声音通过背板的反射从音孔传出。
6、从这个振动的传递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把成品吉他,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唯一能影响吉他音色的步骤就是第一步,控制琴弦的振动。
7、现在我们拿起吉他,观察一下吉他的琴码与琴弦的连接方式。发现了什么?琴码处对于琴弦的固定就是两点!一个是支撑琴弦的琴桥,另一个就是固定琴弦的琴码。他们通过一上一下两个方向固定住琴弦,其中,支撑琴弦的琴桥负责传递琴弦振动产生的向下的压力,而琴码则负责传递向上拉力。
8、当弦振动时,弦会在沿着弦的方向产生张力的松紧变化。当张力变紧时通过琴桥产生向下对面板的压力,以及通过琴码产生扯动面板向上的拉力,于是琴桥之前的面板会向下运动,琴码之后的面板会向上运动。当张力恢复时,面板状态还原,于是产生了不停的上下扭曲振动。
木吉他的历史起源
现代吉他的起源,便不可不提西班牙这个国家。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已出现两种弹拨乐器,就是吉他和维乌埃拉(VIHUELA),两者的名称常被混淆使用。据记载,吉他有四组弦线(三组复弦和一组单弦),而维乌埃拉则有六组,体型亦较大,它们皆用有音格的柄,用羊肠线发声。后来,有人发明了五弦吉他,并且逐渐普及,而维乌埃拉却在十七世纪衰落,西班牙吉他(GUITAR EAPANGOLA)的名字也再这时得到确立(今天称为巴洛克吉他)
到了十八世纪,制琴师有在低声部加用了 一根弦线和全部使用单弦的样式,从而产生了今日六弦吉他的调弦法。也就是现在的木吉他。大多介绍吉他的书籍上只记录着它大约起源于公元前 2500 年的弹拨乐器。在出现了各种民族乐器之后,以鲁特琴为主流的弹拨乐器在欧洲盛行起来,其中一种被称为吉他拉的乐器慢慢演变成为吉他,但演变的明确时间并未详细记载。
鲁特琴一般为 20 或 22 弦,而吉他却变成了 6 弦,琴身也变为了 8 字型。Guitar 这个词是由阿拉伯语的 Guit(表示数字 4)和古代印度语的 Tar(弦)构成,当然也同它的前19 世纪初叶,吉他的弦数总是 5 弦,6 弦的变换不定,直致 1850 年,一位名叫安东尼的西班牙人制成了弦长 850mm,与现代吉他无异的乐器,这才是吉他真正的起源。之后,在西班牙和德国涌现出一批制作吉他的名家。
木吉他的发展
木吉他就是我们这里的原声吉他,可以说是相对电吉他和贝斯而言,没有通过效果器而纯粹地震动发声。20世纪80年代是木吉他的黄金时代。
早期,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人们从台湾校园歌曲、邓丽君的情歌以及罗大佑的配器中领略到吉他伴奏的魅力,木吉他开始走进中国;而后巴西电影《生活之路》加速了木吉他的普及,影片中边走边唱“行吟诗人”般的歌者形象,成为一代青年追逐的时尚;与此同时,塞戈维亚的古典吉他独奏,丹佛的乡村音乐,张行的弹唱风靡中国,《爱的罗曼斯》、《故乡之路》和《恰似你的温柔》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对吉他的风行无疑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鼎盛时期,吉他弹唱比赛层出不穷,国家电视台也举办古典吉他讲座推波助澜,世界级吉他大师则频频造访上海、北京。
那个时候,谁也说不清中国到底有多少把吉他,城市街头到底有多少路边吉他手(这种现象,还导致了电影《路边吉他队》/《边走边唱》的诞生)。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没有吉他的生活就像如今没有电脑一样,是无法相象的。
可惜的是,进入90年代,木吉他逐渐式微了。如今,我们已经难见到怀抱吉他的马路歌者;即便在高校,木吉他的数量也少得可怜;古典吉他的独奏音乐会则简直无处可寻。那令人迷醉的金属弦的脆响已随风飘去,这不能不使像我这样的吉他爱好者深深地感伤。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种乐器的兴衰实在算不了什么。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音乐。更何况,木吉他的由盛而衰还有着其深刻的内在原因。
比如,就伴奏而言,电子琴已可以取代它相当一部分功能;而其和声的丰富程度,则又不及提琴和钢琴。从外在的氛围来讲,生存的激烈竞争、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一种乐器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猜你感兴趣:
1.吉他发声原理
2.吉他的发声原理
3.弦乐器的发声原理
4.电吉他发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