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启发故事
一则则生动的哲理故事,可以阐释一条条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乐于接受,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人生启发故事。
人生启发故事1:走过心灵的沼泽地
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的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完美无憾的句号。
走过一段曲折的旅程后,我们喜欢回眸潺潺的岁月。如果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或许我们会不禁油然感叹,人这一辈子,无论是走过坎坷还是沟壑,无论是走过诱惑还是迷茫,无论是走过忧伤还是痛苦,我们必须首先走过自己心灵的那块沼泽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顺利抵达事业的彼岸。
外在的陷阱无所不在,内在的沼泽无时不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蛰伏着贪婪、恐惧、自私、迷茫、软弱、嫉妒、悲观、虚荣、自卑和仇恨,它们如同鳄鱼一般潜伏在心灵沼泽,随时会将真诚、善良、美丽和信念一点一点吞噬掉,从而不知不觉丧失斗志,自甘坠落,走向毁灭。
或许我们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如贝多芬,如张海迪,如史铁生,如霍金,他们虽然遭遇了生命的沼泽,却因祸得福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在我们扼腕惊叹的时候,在我们望尘莫及的时候,在我们简单地把一切归于机会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曾经怎样走过心灵沼泽。
天下根本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机会,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我们很难看到的,往往被我们轻易忽略的,走过心灵沼泽地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只有他们才具备,当恶运惠顾他们时,出乎意外地刺激了他们的潜能,一种用良好的心态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成功因子的潜能。
这种潜能的发挥有助于获取成功,但成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的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一般来讲追求多少就要走过多少。不走过凛冽的寒冬,就没有腊梅的芬芳;不走过熊熊的烈火,就没有凤凰的重生;不走过狭隘的自私,就没有瑰丽的博爱;不走过放纵的贪婪,就没有甜蜜的幸福。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岁月不可能一尘不染,人生不可能一举成功。走过了寂寞,心灵会绽放洁白的花朵;走过了昨天,回忆会滋生温暖的色彩;走过了沙漠,生命会留下串串的脚印;走过了磨难,双手会收获成熟的茧子;走过了心灵沼泽地,我们会变得更清醒更理性更智慧更无所畏惧。
只有走过心灵的沼泽地,我们才会站稳脚跟,我们才会挺直腰板,我们才会抬起头颅,我们才会乐观豁达,我们才会越挫越勇,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我们才会海阔天空,我们才会英姿勃发,我们才会四季灿烂,我们才会激情燃烧,我们才会书写传奇,我们才会走出坚实稳健且精彩纷呈的人生!
人生启发故事2:成功的底线
作家史铁生说过一段话:生病的时候,怀念那些不生病的日子;病重时,又怀想病得轻一点的时光。
人总是这样,有了房子还想要更好的房子,有了权力还想要更大的权力,手里有钱还想更多的钱。我们有时候没有自己的底线,得到了还想得到更多,失去时只会懊恼,却从来没有想过还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做事不择手段,心中的沟壑不断地被各种欲望填满,长此以往,终于落得个身心俱疲伤不起,又何谈成功?
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披荆斩棘之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恪守成功的底线,那就是不背叛自己的伴侣,不欺骗自己的朋友。常存感激之情,常存平常之心,进取不忘本。
人生启发故事3:不要成为志向达人
乔森来自英国,他的父母有一个占地200多亩的农庄。农庄里种着葡萄,每年采摘下来的葡萄用来酿造葡萄酒,产量虽不高,但可以在当地的商店里买到。在乔森的记忆里,这个农庄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想过农庄会有什么变化。乔森自己也觉得,他将来也会像父亲一样,喝一点酒,然后在太阳很好的日子里,躺在农庄的草地上睡觉。
到中国后,乔森成了一所民办学校的外文老师。
有一天,乔森正在上课,教室外有一个人影晃动。乔森以为是校工,没有在意。但他发现那个“校工”一直站在窗外,招着手,嘴巴动着……
乔森再看教室里,有个男孩想站起来又不敢,呆呆地看着窗外。
乔森于是问:“窗外的那个人,是找你的吗?”
全班人突然哄堂大笑。
乔森非常纳闷。只见那个孩子站起来,跑到了教室外,拉着那个人走了。
乔森后来才知道,窗外那个人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给孩子送生活费来了。乔森还因为这个男孩知道了这所民办学校的许多事。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升学率非常高,因为有外籍老师授课,所以学费昂贵,一年就需要3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国工人一年的全部收入。但是每年招生,这所学校仍然门庭若市,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有的甚至举债上学。那个男孩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男孩的生活费经常不够,于是他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到学校来,这些钱也不知是她刚发的工资,还是借来的。
乔森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既然经济条件不允许,为何还要读这样的高收费学校?
后来,乔森与男孩有了一次交流。那个男孩说:“乔森老师,不要看我现在穷,但我有一个志向,我要好好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办公司,赚大钱,比班里那些嘲笑我的任何一个同学都要有钱,都要有力量。”
眼前的志向“达人’令乔森大吃一惊。
乔森后来又问了不少孩子,发现这些孩子都有远大的志向,赚大钱、经营家族企业、娶美女、开奔驰……而作为老师,他在祖辈传下来的农庄草地上晒太阳的梦想,显得太渺小。
乔森就这样被这些中国孩子的远大志向给吓住了。乔森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以后要成为什么,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祖传的农庄壮大,赚更多的钱什么的。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活着的目标,就是像父母一样,在庄园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中国孩子在志向上的咄咄逼人,让乔森感到了文化上的强烈反差。乔森讲不出谁对谁错,但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成功也不是这样的。
“不要成为志向达人!”乔森在他的课堂上一次次对他的学生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