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5篇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珍惜眼前时,再创更高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欢迎阅读!
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1: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很多人的状态、很多不愉快就是自己跟自己拧巴着。
其实大可不必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地发展好。这让我想起物极必反这个词,很有道理。
在不同的场合经常会看到养得特别好的花,毫无瑕疵到让人以为是假花,不禁想用手摸摸是不是植物;而一些装饰用的假花又做得与真花极为相似,摆在家里不用打理就可以天天看到花。
一次在机场三号航站楼送人,随便进了一家店,见到几幅画很美,很象放大的照片,特别是一幅溪流中布满鹅卵石的画,水流着、还有光斜照过来,但店主人一定说是油画,用手摸了确有凹凸的感觉。而我近来接到的好友邮件中,很多各地的美景照片,看上去就像是一幅幅油画!
结果我们形容真花儿像是假的,假花儿像是真的;油画真实得像是照片,照片朦胧得像是油画;女人大度得像男人,男人细心得像女人;……倒都成了一些赞美之词。
人在顺利的时候不要狂妄,因为好事会得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因为坏事会一点点被岁月消磨掉。
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
阿克曼教授是国际航测界的知名权威,李德仁读过他的相关论著后,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文章中的几个问题。
新年上班第一天,阳光真好,记者前往武汉大学拜访李德仁院士。
李德仁院士是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以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是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进得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迎面便是王之卓院士的塑像——王院士,是李德仁院士的恩师。
李德仁院士待人平易,笑容温暖,一点没有想象中的学究之气。年过七旬,依然步履矫健。院士告诉记者,他年轻时有过多年野外作业经历,现在和学生一起爬山,他还经常能抢先占领山头呢。
本科生质疑苏联教科书,
受到王之卓教授垂青
1957年,18岁的李德仁从江苏省泰州中学毕业,报考了北京大学工程物理系。后来阴差阳错,被武汉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武测)航空测量系录取。当时,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即院士)夏坚白教授,航测系主任是王之卓教授(1980年亦当选为学部委员)。李德仁很快爱上了自己的专业。
因为高考分数遥遥领先,李德仁一进校就被任命为班长。不久,有人揭发他1957年在中学担任团总支副书记时有“不当言论”,班长被免。但因为他成绩确实冒尖,于是让他转任学习委员。
李德仁说,他一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读本科时,他就敢于对教科书上的公式打问号。大学四年级,他在苏联专家撰写的教科书上发现了问题,写了好几篇文章。文章先是交给任课老师陈适教授,但陈适是陈布雷之子,此时处世非常谨慎,看完后只简单写了一个“阅”字。李德仁不甘心,托同班女同学朱宜萱把文章转给王之卓教授(朱宜萱和王之卓的女儿是好朋友)。王之卓在李德仁的文章上写了很多批注,又把李德仁叫到自家的小洋楼,师生俩长谈三个多小时,连晚饭都耽误了。李德仁说,王教授能肯定他这个学生是对的,说苏联那位学者是错的,这对他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他再接再厉,在大学毕业设计中,又把加拿大一个教授的公式给改进了。
大学毕业遭遇15年逆境,
谨记恩师王之卓嘱咐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王之卓教授鼓励李德仁报考研究生。当年选拔的考试科目一共3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但因为档案里有那一份1957年的“莫须有”材料,他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3:
产鸡蛋上千公斤年产值超400万元养蛋鸡3万只,日产蛋1000多公斤,年产值突破400万元,年收入近百万元———经过5年奋斗,简阳市清风乡的李良平成为了资阳市最大的蛋鸡养殖大户。
怎样从一名回乡青年成长为资阳最大的蛋鸡养殖户,李良平的成长经历可以让大家借鉴。
回乡创业
缺乏技术屡遭重创
“回顾我的养鸡之路,一句话:很曲折。”一见面,李良平便向笔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000年以前,作为一名勤劳朴实的农民子弟,李良平先后在外地打过工,做过生意,经过多年打拼,他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2000年初,怀揣着创业经费回到家乡的他,开始琢磨着寻找一条新的赚钱路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良平得到了一些养鸡致富的信息。经过市场调查,他发现:当时市场上鸡蛋价格较高,而饲养蛋鸡投资小、见效快,肯定能赚钱。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良平开始着手准备建设养鸡场了。他把养鸡场选在了交通和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简阳市清风乡付家坪场镇,将那里由于撤区并乡后留下来的闲置房改建成养鸡场,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作为一个“门外汉”初办蛋鸡场,一缺技术、二缺资金,困难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刚开始,李良平养了1000多只蛋鸡。但由于对隐形成本预计不足,蛋鸡需要一年半左右才开始产鸡蛋,中途资金严重短缺。在无法运转的情况下,李良平将蛋鸡换成短平快的肉鸡,所购买的几批鸡苗都出现成批死亡的现象。
此后的两年中,李良平尝试过自行孵育鸡苗,同样是由于种源、技术等方面掌握不好,这些尝试也一一夭折了。“自己亏得很惨,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我当时很绝望!”李良平告诉笔者。创业故事大全
逆境崛起
懂市场让他赚一笔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一是不懂技术,二是资金缺乏,三是没有亲历亲为,在外面一边做生意一边遥控指挥,纯粹就是门外汉在瞎指挥!”李良平这样总结。
清醒地认识到技术成为自己发展养殖业的瓶颈后,李良平于2003年彻底放弃在外地经营红火的生意,开始回乡专心养鸡了。
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4:
经常写文,释放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慷慨之路。有人不免要问,你有那么多语言吗?怎么经常在网上写字?我笑着说,是逆境,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其实搞创作的人,首先得要有生活素材,没有素材,何来得语言?其次将这些素材加以整理、修改,就是一篇文章。生活中的素材就是生活的积累,日常的琐事。只要平时多观察,多丰富自己的人生,就不难写出好文。我之所以有语言是与自己的环境、生活阅历、平凡的点滴分不开。再者,自己所处的逆境,就是很好的素材。
逆境,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不得不说,逆境,是我写文章的话题。我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写我的阅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维。有了亲身体验,就有了语言的投入。有时没有话题可写了,就浏览别人的美文,看到与自己有切身感受的,灵感就来了,便直奔主题,进行写作。
虽然我的文章不算美,但我的文字实在!有朴素的文风,有自己灵感的表现。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华丽炫耀,有的是自己的体会,有的是自己的感受,从不偷取别人的文字,更不会复制别人的美文。在我眼里,自己的人生,就是写作很好的素材。于是,经常写自己的人生步履,写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是自己的这段逆境人生,对我的写作有了更大的促进。
逆境,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多年来,与文字结缘,与文字为伴。别人吃饭,我在写文;别人休息,我在看文。别人渲染在繁华的闹市,我却独做电脑旁;别人寻欢作乐,享受快乐的氛围,我却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因为我的人生坎坷,不平凡,所以创作起来语言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话题,有道不尽的情感。
逆境,是与人相反的经历。别人走直线,我走的是弯路;别人平步青云,我攀登艰难。正因有不一样的人生,造就了我非凡的阅历,所以创作起来就有了素材。因此逆境,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也许,普通的人生,不会有更多的话题。而我的人生与众不同,有着特殊的路途,有着辗转的迁徙,有着不同的风味,有着艰辛的苦难,语言就会深入骨髓,文字就会尖酸刻薄。此时,灵感来了,话也就多了。这就是我每天上网写文的主要原因。
平庸的生活起不了波澜,惊险的剧情会掀起大浪。逆境,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5:
在一座信奉佛教的城市里,应许多教徒的要求,城市里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雕塑师傅准备塑造一尊佛像让教徒们膜拜。
要雕塑好的佛像,雕塑师傅必须选择一块好的石头,以便雕塑出的佛像栩栩如生。在一番精挑细选后,他看中了其中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不论质感还是色泽以及其他条件都非常上乘。挑选完后,雕塑师就拿出了雕塑工具准备开始工作。
没有想到的是,当雕塑师刚拿起锉刀开始敲琢几下,这块石头就痛不欲生,不断地哀嚎:“痛死了,痛死了,你不要再刻了,饶了我吧。”
雕塑师对它说:“只要你忍受住了这点儿疼痛,日后当你成为一尊佛像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膜拜你的。”
石头说:“我只想好好地做一块石头,对于是否能够成为佛像从来没有想过,你放了我吧,我真的特别痛!”听罢,雕塑师就只好停工,又将其重新放在了地上。
接着,雕塑师又开始寻找其他的石头,但一直都没有看见特别合适的。这时,一块质感差一点的石头看见了雕塑师,对他说:“听说您正在寻找可以做佛像的石头,您看我怎么样?”
雕塑师想了想对它说:“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你怕痛吗?”
“不怕,您试试吧!”石头坚定地说。
看过“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还看了:
1.逆境出人才的5个经典励志故事
2.逆境出人才的议论文5篇
3.关于逆境的议论文4篇
4.逆境出人才的议论文5篇(2)
5.逆境中成功的名人故事
6.逆境造就人才 作文
7.名人在逆境中成功的案例3个
8.初二下册第六单元作文逆境使人成长范文4篇
9.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事例
10.关于成功来自于艰苦的奋斗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