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五课杂交水稻之父

2017-05-26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五课《杂交水稻之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五课《杂交水稻之父》,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五课《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改良的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他选择这个艰苦的专业,是因为两件事激励了他。

6岁时,他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郊游。啊,多漂亮的花儿,多诱人的水果,他被深深吸引住了,缠着园丁问这问那,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好多人没有饭吃。袁隆平下定决心要在农业科学上有所作为。“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成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使粮食高产,他处处留心。一次,他发现一株稻穗上竟结了蚕六七十粒大谷子。要是稻子都像这么大、这么多,该多好啊!他把这些谷子种到田里,可惜长出的稻谷还是又少又小。他不甘心,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就一定可以靠人工培育出杂交稻。

他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他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并在大范围推广。在水稻生长期里,袁隆平爷爷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所以有人说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袁爷爷虽然整天同水稻打交道,但他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他喜欢音乐,听到好听的歌,便和着唱,有时还拉拉小提琴。游泳是他的强项,许多年轻人都不敢和他比赛。他钟爱摩托车,有时还下下象棋、打打牌,让大脑轻松轻松……

袁隆平爷爷是个大科学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十五课《杂交水稻之父》教材分析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1)读书,纠音。(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专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

4、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点击下一页查看《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