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读书笔记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仓央嘉措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篇一
一
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是为了让后者过得更有质量、更有境界。世俗生活一旦离开了宗教情怀,常常无所畏惧,无所敬畏。这样世俗生活会陷入到无序与非理性之中,人与人之间最后往往只剩下利益关系。在资本霸权的社会里,会异化为简单的金钱关系。
二
爱,是诗歌之所以有活力有生命的原因之一。诗,吟咏性情。爱,产生情感。爱的最高的形式,就是男女之爱。
三
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生更有内涵。因为,敬畏天地自然,常常持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万物有情,人就会生活在爱之中,就会生活在道德律之中,不会无妄,少些贪婪,没有肆无忌惮。
四
艰难的生活、有磨难的人生,是诗歌境界能够实现的必要因素。艰难更能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懂得反省,懂得超越,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五
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成就思维方式,成就诗歌的表达方式。
六
文学作品有时比那些历史书更能让读者了解历史,比那些旅游的书更能让读者进行深度的情感、思想之旅。影视作品永远无法替代文字的魅力。
七
据说,弘一大师出家以后就没写过诗了。佛典里只有偈,没有诗。但是,在我看来,佛、道,甚至所有的宗教,都是为了让人从功利的生活里实现超越,追求一种灵的有境界的生活。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说诗词与宗教,是殊途同归。虽然形式上,诗是吟咏性情,宗教是“禁欲绝情”的,但是,这种绝情,恰好是对人类的大爱,对众生的平等心。
八
政教合一时,有些所谓正握了政权的大德,常常被权力迷惑失去了佛家的本意,甚至走向反面。正如寺庙里有人用佛的名义敛财一样。
九
自由比权力,对一个人的智慧的生活来讲更重要。权力使人异化,这是真理。很少有人有了权力不被异化的。
十
正当的适度的性,是造物主赐予的。有过性经历的人都知道,其实性高潮时的感觉,并不是快乐,那只是生理与心理(但主要是生理)的非常状态。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自然机能。两性交合在最伟大的宗教那里,也不是人人都能禁绝。如果真没性交了,很多生物都会不存在更不说人类了。我估计,佛教这样讲,主要是矫枉过正,以一种极端的观点,来平衡那种纵欲无度的观点。
合理的有度的男女性事,是善不是恶。
十一
道、佛,从哲理层面看,都是淡化物质的。
但是,在实际宗教生活中,很多寺庙道观在膨胀着贪心,聚财敛物并不罕见。布达拉宫辉煌富丽奢侈,那是以贫困的信众们无私供养为前提的。道士敛财,几千年来都存在着。
十二
情。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经历的女人是性还是情?其实这个不能全部分开,情与性混着,只是有时偏向性,有时偏向情。性与情就是这样。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篇二
今天粗略的把《仓央嘉措》这本书给翻完了,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给人一种很长的感觉!作为一个诗传的合集我觉得还不够贴切,应该是诗传编合集。传的部分从写作手法看基本,非常类似电视剧版的剧本,因此也就进入了捏造范围,比较可气的是前边的一个介绍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剧情,后边扩充的百无聊赖。版内阅读的重复部分已经清晰的表现了编者每次放笔下班的节奏,这点表面的泥瓦抹灰的功夫的不想干,这样的成品也就难免丑陋了。
当然捏造也不一定不精彩,三国演绎也是很多捏造,照样写的漂亮,可是这本书不是。这本书里的亮点完全不是主人公,即便是缺点表现的都不明显,作为一个藏版李后主,应该还是有点可发挥的,外加他还史料缺乏原本可以让作者发挥一下的。可惜也没有,不过看了最近的清宫穿越剧也发现,现在的编剧没有自己编织主线剧情的能力,依托历史原本都不敢做一点筋骨上的改动,也是掌握人物命运的能力缺乏,因此这个藏版的李后主也就没什么发挥了。
本书的亮点人物完全不在主人公,相反到是那些围绕在主人公边上的人,这也是和上边说的编者不想自己发挥,所以省事只抄历史是一个原因。这几个人中相对比较亮眼的是桑结嘉措,我们很熟悉的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的兄弟;五世达赖,这个也出去花还把私生子培养成接班人的人;康熙爷,玩的高手段狠,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治家,西藏那几位可能摞起来不到这位爷的膝盖吧;另外的常识部分了解了达赖系统和班禅系统的大致分别,其中很多地方达赖和班禅很像上帝和耶稣的配置,不过有点原始。还有宁玛派和格鲁派的区别,已经一些藏语的词语,没什么让人记得住的地方。
诗文方面,除了在冯导演的渲染下家喻户晓的那首诗之外,其他的诗文意境一般,总体来说长诗的4首好过其他短诗。同样是出门找野女人的诗人,他和李后主或者柳永的诗文水平差了最少10个年级。有一点不太清楚,他是一个藏族的活佛,怎么能写出汉语的诗,而且这种诗体明显是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那种新体诗,熟练运用这种比他晚生了300多年的文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也是后人假借着他的风流活佛身份博出位吧,或者他穿越了,都有可能吧,反正这书没写。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篇三
“住在布达拉宫时,我是僧人仓央嘉措;
游荡在拉萨的街头,我是荡子宕桑旺波。”
——题记
一世佛陀,世世佛陀。用佛法普度众人,却独独救不了自己。万人景仰又如何?我只要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位高权重亦如何?我只要属于自己的自由。达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爱情不被世俗理解,也注定了他的自由要用生命换取。
仓央嘉措总是被人仰望着。他是达赖,是活佛,是人们希望的缔造者。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藏民们满腔期待地望着他,怕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达赖。从十五岁那年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哪里还敢祈求藏民们羞于启齿的爱情?对任何女子的爱慕和思念,都是世俗不能接受的,无论这份爱情多么纯洁。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情由心生,有时只是惊鸿一瞥,此生便万劫不复。这一生,只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注定的灰飞烟灭,却被纷繁的嚣尘搅扰,来过,爱过,痛过,才算是到这世间走了一遭。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便要苦苦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虽已是人在高处不胜寒,但依然愿意拱手河山讨你欢”,何况这还是我不曾艳羡的地位,我宁愿放弃这一切,天涯海角,过树穿花;渔舟唱晚,幽帘棋罢;执子之手,锦瑟韶华。
他是世人尊敬的达赖,可是,没人知道,当她膜拜着他的尊贵的时候,他却在心底深处膜拜着她的美丽。这是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开始于舞台上的惊鸿一瞥,无论是云卓仙女,还是赤美滚登的妻子,她都是舞台上最美的女子,亦是仓央嘉措心中最美的女子。“风啊,从哪里吹来?风啊,从家乡吹来。我童年相爱的女伴啊,风儿把她吹来。”他爱上了她。毫无征兆,也无需理由,这就是爱。可是他的身份,世人又怎会容下这对苦情人?他被关进了布达拉宫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窗口已被砖封死,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就这样,一场华丽的邂逅,一段静默的收场。若人生只如初见,又何必承受相思别离之苦?
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皆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与所爱的人别离是苦,与所憎的人相会是苦。仓央嘉措若是选择那条自己不得不走完的活佛之路,也就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人,承受着与所爱之人的别离之苦;不得不失去属于自己的自由,整日陷入那些烦琐的宗教事务与政治事务中。佛法是要普度众生的,为何独独让我如此痛苦的活着,难道这就是佛法所要追求的结果吗?于是,仓央嘉措困惑了,他思考:既然是美,为什么不该勇敢的追求?既然是束缚,为什么不该勇敢的摆脱?终于,他在一个重要的场合里做出了一件最惊世骇俗的事情……
自由的代价太高,路途也太险恶。一个普通人追寻自由或许还容易一些,一个宝塔尖上的大人物若要追求个人的一点点自由,往往难上加难。可是,为了自由,仓央嘉措甘愿忍受世人的非议,在二十岁那年,他的第一次叛逆,便惊得世人瞠目结舌:拒绝受戒。我不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敢在万众瞩目的受戒仪式上公然拒绝,才敢为了自己的自由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抗争。他可以不要金钱,不要权利,不要社会地位,只想要回属于自己的自由。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每天十一二个课时的课堂里,以换取进入大学的门票;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磨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习生涯里,以换取将来谋生的一技之长。我们付出了自由,以换取学历、金钱、权利、社会地位,还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学历、金钱、权利、社会地位和自由比起来,我们是舍大求小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也许,世间只有仓央嘉措做到了。
年轻的仓央嘉措要求还俗,不过是为了脱掉身上的重重束缚,从此海阔天空,浪迹天涯,随性去爱,随性去恨。可是,他是活佛转世(世人的说法),他的自由、他的责任,从他被确定为活佛转世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能两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活一世,就注定了要在矛盾中成长挣扎,我们向往自由,却又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我们向往安逸,却又不得不在混乱的社会摸爬滚打;我们想摆脱世俗,却又时时为世俗所扰。或许,布达拉宫就是一座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当繁华落尽时间破碎,红尘一梦醉千年。前世回眸,今生结缘;一宿梵唱,缭绕经殿;飞羽成仙,佑你平安;一世长情,来生与还。这一世,我为佛法而生,却为自由而逝;我若再来,必脚踏莲花,弹指流年,拂歌尘散,用尽我的一生,为爱情,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