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话养生

2016-11-07

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秋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秋季话养生

秋季,指农历七月至九月,即从立秋开始,包括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没有春的潮湿粘腻,没有夏的炎热湿瘀,也没有冬的寒流冷迟滞,清凉的秋风拂在脸上,满地都是丰收的味道,可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秋天的炎热只在午间,早晨和晚上都是清爽的,适合人运动和睡眠,很有些暑期在庐山、在三亚的感觉,这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季节。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作为经验之学,对我们的养生非常有益。所谓容平,即自然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此时皆健硕成熟,有实乃香,有容乃大,所以世界一派平和安宁之象。秋志当收敛。入秋后,白昼渐短,夜色渐长,晚间清爽,起居宜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敛;也宜早起,顺应阳气的舒发。秋季要使神气内守,心志安宁,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秋天风清气凉,山川清亮高远,宜登高望远,以舒肺气。这也是我国向来有秋天登高临远之习俗,古代文学家如杜甫、李白皆有诗存世。所以秋季养生,应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收敛特点相适应,饮食、运动及精神情感皆宜内敛,即养收之道。

按照五行规律,秋属金,燥气所主。秋季大多时候多晴少雨,秋阳高照,空气湿度小,风多且急,水分蒸发也快,容易形成燥邪而致病。中医学认为,肺属金,秋属燥,燥邪易伤人体之阴津,故燥易伤肺。

从动物特点来看,秋是一个储藏食物的季节,动物们将迎来漫长的严冬,不能捕食,当然人类不需要。但人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天人相应。秋天是人积攒能量、强健体魄的时间,自然界食物丰富,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最适合人进食的时候。脾作为后天之本,承担着为五脏及肢体提供养分的重担。脾喜燥恶湿,这也正是秋天的气候特点。内外双修,身体便能更棒。这便是与自然相一致。

秋季饮食,应减少辛味,增加酸味,以免肺气太旺而合肝气受制太过。即以滋阴润燥、清淡饮食为佳。如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品,多吃豆腐、白木耳、芝麻、百合以及梨、苹果、甜柑、甘蔗等。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辅以藕、萝卜等。适当服用西洋参、蜂蜜来滋阴养血。少食葱、姜、蒜、韭、胡椒等辛燥之物以及熏烤等食物。

肺喜清肃,秋天天高云淡,天地一片清朗。但空气中含水分偏低,易受燥气所伤。所谓“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内敛是秋季气候和养生的特点,故不宜辛燥之品,宜莲子、白木耳、藕、麦冬等润燥,也可食用五味子、山楂酸收。

民间有个说法,春捂秋冻。春季之后是夏季的炎热,人应该让自身慢慢适应这样一种环境,让肌体适应气候变化,春季宜慢慢减衣;而秋天正好相反,为适应酷寒,宜慢慢添衣。秋季宜加强人体抗寒训练,沐浴时水湿不宜太热,添衣不宜太早太多。

秋季养生防病

1、循环系统疾病。

中风:秋季,北方来的冷空气不断南下,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要适当增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稳定的心境,多饮水,防止血栓形成。

2、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变质,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还要加强运动锻炼。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抵抗力减弱,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一定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一定要注意市内环境的通风。哮喘: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也比较多,常引发哮喘。有哮喘病史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可采取相应的进补,以预防或减轻支气管哮喘。

4、秋季养生保健法。

滋阴润肺。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补品或药粥。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伤人。早睡早起。秋风(微博)乍起,气候干燥而秋日早晨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气最为湿润的好时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充沛的活力。秋凉宜冻。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但为了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特别应进行秋冻,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调理饮食。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温度低,汗液蒸发快,应多补充些水分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平时可多吃苹果和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滋阴润肺。应少用葱、姜、蒜、韭菜及辣椒等温燥热食物,否则夏热未清,又生秋燥,易患温病热症。适当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使人的大脑产生一种特殊物质,可消除抑郁情绪。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