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2017-06-06

阳光体育运动,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的,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下面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些看法,供您参考

1.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7所高校先后举行了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学生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和学生会干部协同实施。活动时间主要为每周体育课和下午课外活动。活动内容为啦啦操、阳光长跑、篮球、足球、网球及跳绳、拔河等。组织形式为体育课部、学生会和学校团委举办的单项比赛、小型运动会。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思想意识、参与态度、效果不尽相同。调查发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中,每周平均锻炼时间约为两天,每天锻炼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46%;每周锻炼4小时的学生排在第二位,占总数的37%;每周锻炼4~5天或周锻炼时间6小时左右的占14%;而每周锻炼9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最少,只占总体样本的2%(见表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2]数据还表明,女生大多一周锻炼4小时以内的人数竟占到总数的84%,而锻炼时间每周多于6小时的人数中,男生竟占到90%,是女生的9倍之多,男女生锻炼的时间相差悬殊。大一、大二学生因为有体育课,所以每周体育锻炼时间有一定保证。大三、大四学生呈现两极分化,酷爱锻炼的学生甚至每周锻炼时间达到10小时,而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甚至每周锻炼时间不到1小时。

2.湖北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动机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动机中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增强体质”,在所查阅的大量期刊杂志上对这一因素的调查很多,其结果也是大相径庭。这表明湖北省乃至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健身观念已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调节情绪”上升到第三位,所占比例达到11.8%,也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大幅提高,也充分证明体育运动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交际交往中,体育运动的媒质作用也体现出来,是排在互联网之后的有效交流工具,尤其对处在同一所高校中的学生而言。提高体育技能水平的主要项目依次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网球、排球、体育舞蹈,足球和排球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而很多同学则希望开设更多的体育选修课或者体育俱乐部,这其中呼声较高的是攀岩、瑜伽、自行车,甚至是高尔夫。各个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数认为,完全有必要开设一些新颖的项目,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体育院系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为了体育考试顺利通过的学生也达到总人数的18.5%,这表明高校在制定政策时,过于看重体育成绩的达标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依然停留在是否及格这一行为约束上。有些高校的领导层对体育的认识相对浅显,甚至认为体育课谁都能带,这一说法也极大地打击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情绪。学校主管领导在制定政策时,对体育达标没有强制性,学生达不到最低标准也没有任何损失,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没有得到释放。

3.课业负担过重

通过表3可以看出,对“阳光体育工程”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的是课业负担重、场馆设施建设不到位、场地设施开放不够、没有指导老师。课业负担重主要体现在有些院校一味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把英语成绩放在首位而忽视其他学科,而作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则认为是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没有把体育运动看成是学生大学生活的情绪调节器、交际交往媒介、休息放松的积极手段。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合理改善。武汉市很多高校在东湖高新和江夏区建设了规模较大的新校区,在调查中发现平均每所高校的新校区规模都在700亩以上,在新校区都建设了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甚至有室内游泳池和室内羽毛球场等基础设施。但新校区身处郊区,在校学生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一到体育活动时间,活动面积并不宽裕。指导教师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在这7所高校中都有对体育老师不重视的客观事实存在。有些院校的领导甚至认为体育课就是带学生玩,没有意识到“健康的体魄孕育健康的灵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次在具体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细节上,存在团委、学工、体育等各部门协调不清各自的职责。各自为政居多,联合较少,甚至发生学生耽误上体育课时间去提前准备二级学院自己举办的各种体育赛事。

4.高校教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识的情况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各专业老师从思想上已经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到现阶段学生体质下降的严峻现实和改善体质健康的迫切性;体育老师对这种认识更加深刻,58%的认为非常必要,30%认为有必要,也就是说近八成的体育教师是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说明体育教师是执行并宣传这一活动的主力军和主要执行者。随着高校的扩招,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幅提高,而不少高校对体育教师的人数编制又有严格限制,导致很多高校近年来学生人数翻番,而教师人数只增加4~7人。体育教师上完专业课后已是筋疲力尽,再加上课外辅导“阳光体育运动”,其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学校的行政人员,比如各院系辅导员都积极调动起来,和体育部老师积极配合,互相协调,那么“阳光体育运动”才能落到实处。非体育专业老师中,文科老师和理科老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持平,但仍然有一成的老师认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没有必要,甚至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很可能落不到实处,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对此各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层应加以详细说明,消除个别老师的疑虑,同时更要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督促,把阳光体育运动长期的进行下去,以防虎头蛇尾。

结论与建议

1.结 论

阳光体育运动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各高校都能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及终生体育的思想传递宣传给在校大学生。但这种宣传是自上而下以文件或命令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甚至是体育教师的,致使部分学生只听不实践,所以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活动形式上各学校基本类似,除了体育课,便是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因为受到学生自身课业负担和学校体育场馆不足或不配套等因素影响,学生活动的质量不高。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意愿远低于男生,这个原因有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女生喜欢的项目多年来一直是健美操、乒乓球等,一旦所喜欢的项目名额被占满,她们一般不会再培养新的兴趣,而是放弃课外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者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因素给予很高的认同和期望,并希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把全民体育的意识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心中。

2.建 议

(1)必须提高领导层的认识,使之站在“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阳光体育工程”的核心价值,以提高对“阳光体育工程”组织、运行的管理。[1]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宣传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及其效能和作用的认识,使其感受到参加体育活动能给他们带来身体健康和精神活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阳光体育活动。

(2)针对现有场地和器材不足的问题,最快的方法是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比如有些学校把室内篮球馆改造成临时性的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增加学生活动人数。而有些场馆在晚间和周末时应该免费向本校学生开放,既然学校图书馆只要办了图书证就可以自由进出,那么大学校园各种室内场馆或室外网球场等也可以让办证的本校学生在余暇时间自由出入。这样那些因为经济拮据却十分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迅速投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来。

(3)建国初,毛主席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而且一再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构成体系,而事实上高校体育课的地位一直不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还不够富裕,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依旧放在理工和一些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上,体育课的发展滞后,学校管理层以及一些教师看重的主要是重点学科的建设和一些国家级项目或实验室,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只要有体育课上就行,至于在高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不太关心了。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学生身体素质不升反降、青年人身高被日本超过的根本原因。要从思想上彻底觉悟——没有好的身体何来建设强大的祖国,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没有报酬和奖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体育老师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基层实施者之一,更要讲付出。而作为学校管理层也应制定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最好把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有责可依,有功可奖,这样实施2~3年,再总结一些好的奖惩制度,我想“阳光体育运动”一定会蓬勃发展起来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