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平台营销案例分析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微信用户平台营销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信用户平台营销案例分析一
微信卖菜:小农女送菜的净菜生意探索
“小农女送菜”这个微信公共账号背后,有不少有意思的“违和”点:这个以女生自居的账号,是三个大男人建的;而作为一个在微信卖菜的公众账号,核心团队3人中有2人都来自腾讯团队,他们的卖菜生涯甚至是以腾讯大厦为起点的。
目前主要在深圳科技园附近送菜的“小农女送菜”提供的也是半成品(初步清洗处理的净菜),而它特别的地方在于用微信卖菜。在用户前一晚用微信预订后,团队会在早上5点采购菜品,并在3点多以前完成对食材的装配,通过自建物流完成下午4—6点的配送。而用户这边则可以在下班前收到送来办公室(或家里)的新鲜菜品,到点回家就能做饭。
试水微信卖菜,优劣都分明
在渠道上首先采用微信,是“小农女送菜”和其他同行不同的策略。联合创始人陈喆说,他们会在一段时期内都采用微信为主的方式去卖菜。在陈喆看来,微信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快速地通过社会化增加粉丝,而且交流更亲切,还可以每天提醒用户下单。
而从他们现实推广的结果来看,微信公共账号带来的转化率也要更高。当印有“微信卖菜”的传单到手,用户会因为好奇,更自然地扫个二维码关注一下账号。
此外,从用户行为来看,通过手机下单更符合用户平时对设备的使用。用户通常会在晚上吃完饭以后开始考虑第二天的菜品。到晚上私人时间,没有太多人会依旧坐在电脑前,但玩手机却是常有的事(移动化趋势明显)。
能够做到圈用户也是他们在微信上卖菜的一个优势。在账号的运营上,“小农女”正想办法让他们的每日推送看着不像广告。他们发给用户的消息并不只是今天菜品的广告,还会发一些有关饮食人文、创业想法的交流。
在他看来,关注了账号的人可能只有三四成是真的有买菜需求的,但也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住。当“小农女”送的不只是菜,还做水果零食的生意,这些用户总会存在购买的人群。
但微信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目前通过微信送菜,“小农女送菜”只能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结账,过程不够简练。他们计划建立web网站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移动端的支付体验还没有web端做得这么好,在网站上可以轻松办到预充值的业务。
用游戏的运营思路卖菜
陈喆介绍,“小农女送菜”这个项目实际上在2013年5月份就开始筹备内测了,当时他和另外一位合伙人还在腾讯工作。为了让生鲜从0到1做起来,都做过微信游戏、了解社区产品策划运营的两人想到用游戏的运营思路,通过内测——试运营——上线的思路做产品、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
他们首先面向腾讯人开始内测的生意,一开始用每天固定30单、每单亏10块的方式去做生鲜的尝试,整个过程都与宣传打通。因为是限量的,用户需要将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才有机会买到9块9的菜。这给他们后期带来了不少好处:因为单量有限,问题的影响可以控制,而且可以优化;而因为内测的都是腾讯人,他们很理解内测阶段产品的不足,愿意积极提意见;内测期间积累了用户基数,不至于开门做生意时因为没有用户而感到低落(最初的信心很重要)。
而到内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优化进入试运营阶段的时候,他们开始不限单量做测试,借此预估团队开门营业以后能够承受的单数。在这个测试阶段,社会化的营销推广也是一直进行的。
当初很多想法不切实际
对生鲜的想象和生鲜的落地有明显的落差,这个看起来被认为有强需求的产品有时并不是想象的样子。
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分散采购能力,他们做的是每天提供用户8个菜,就像国外的一些午餐递送服务那样。但在运营的时候他们发现,用户做饭的差异化还是挺大的,8个菜根本无法满足。到现在他们已经有60—70个菜品供用户选择。而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太影响采购,因为很多菜其实是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
让陈喆深刻意识到的,还有强需求的表象下,很多人买菜的习惯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觉得从0开始做生鲜,两个月能做到100单,那你就太乐观了,没做过生鲜的人可能感受不到。”到目前为止,物流是他们认为最为困难的事情,生鲜对物流的及时性要求让他们在前期只能慎重再慎重地去选择配送范围和区域。所以目前他们仍只面向写字楼白领。
点评:掘金“圈层文化”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小农女”的定位准确,如今移动化趋势明显,通过手机下单更符合用户平时对设备的使用,而接受这种消费方式的群体大多是白领,与他们所推广的目标人群不谋而合。他说,“小农女”相当于是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打了一个“组合拳”,解决了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微信用户平台营销案例分析二
小城市微信创业也可以月入数万
从卖出第一件东西到现在,猫小白(以下简称小白)的微信朋友圈营销生意已经做了大半年,月流水也从几万增长到了几十万。
“我是比较早在朋友圈卖东西的一批人,当时已经有报道说有人在朋友圈做到了百万月流水,觉得自己也很快能达到,但是做下来发现不那么容易。”小白对记者说,“跟你想的也不一样,你在大城市看多了高富帅,遇到小城镇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你不懂他们”。
去年8月,小白注册了公司开始正式经营她的朋友圈生意,公司的名字叫“猫乌兹”。在此之前她在朋友圈自己卖东西,已经做到了一个月过万的营业额。小白所在的杭州北部小镇经济水平相当于四线城市,创业路径也与高富帅云集的北上广截然不同。
从淘宝到微信的移花接木
小白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从淘宝搜罗好商品,把图片发到朋友圈,再加上自己的描述,有用户看到,就通过微信与她联系,她再从淘宝下单,把商品直接快递给用户,她卖给用户的价格比淘宝的略高,赚取中间差价。
这一模式看上去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用户不直接去淘宝找呢?
“那是你们的想法,淘宝对四五线城市的人来说太难驾驭了。”小白说:
1、你在实体店看到一款商品觉得很中意,觉得价格高,实体店家会拍着胸脯跟你说我们的货淘宝没有,其实都是有的,只是用户搜不到。很多人在实体店拍了照片来找我代购,我都在淘宝帮他们找到了,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2、就算找到同款,有的卖几十,有的卖几百,可能是同一样东西,买便宜了你会担心质量不好,买贵的你会担心被坑;
3、很多中老年人会用微信,会用朋友圈,但是根本不会用淘宝,那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在小城市这些人的消费需求也很旺盛。”
小白表示,很多年轻用户消费能力比较强,在朋友圈看到喜欢的东西直接留言就买了,不会为了几十块钱的差价费力去淘宝。
不过支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中老年用户不会使用支付宝,子女为了防止其被骗也不会给他们绑定银行卡,于是小白以自己所在的小镇为核心,在周边小镇开设了几个实体店,一方面用做仓储中转,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支付和物流问题,用户去实体店提货和支付,还可能促成二次交易,而实体店基本可以自负盈亏。
小城市消费怪象:用户嫌便宜
小白所在的小镇没有麦当劳肯德基,没有ZARA、优衣库,也没有家乐福和沃尔玛,美特斯邦威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服装连锁,另一方面iPhone 5S、移动4G、智能电视等广告并不鲜见。
“其实这里的消费水平已经上来了,但是商业环境没有跟上。”小白说,“没有大型连锁的参照,商家的定价都很随意,慢慢的消费者就接受了这样的定价,他们会觉得花五六百买一双鞋,花一两千买件外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白从自己最熟悉的女装、女包和化妆品入手,一开始挑选客单价比较低的商品,以为会比较好卖,不过随后发现很多人并不买账,甚至有买家说东西太便宜,怕质量不好。
“要便宜有凡客,还有淘宝。”小白说:“其实我们这也有不少人在凡客和淘宝买东西,都很便宜,最后发现质量都不太好,慢慢的他们也就不太接受便宜货了,尤其是鞋和包。”
于是她开始逐步挑选客单价比较高的商品,从款式到质量也相应有所提升,而此前低客单价的商品仍然在售,不过比例有所下调,小白表示,一开始她把价格区间定的太过狭窄,事实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弹性是很大的,几十块到几千块的东西都会有需求。
从激进到冷静:人才是最大瓶颈
注册公司后小白就已经不是单打独斗,除了实体店的人员、公司的财务和行政人员,她还扩张了几十个代理,代理转发朋友圈促成交易,抽取提成。
在创业初期,配合地面活动和当地媒体、论坛、微博、微信宣传,加上代理的扩张,利润一下子从每月几千提高到了几万,也开始有厂商直接过来联系合作,兴奋的小白觉得以这样的速度扩张下去,很快就能超过韩都衣舍等淘品牌。
于是小白开始筹划在线下进行扩张,按照一开始的计划,猫乌兹的实体店将在2013年年底前扩张到7家,不过截至2014年初,实体店仍然只有两家。营收增速也开始放缓。
紧接着初期的粗放式经营也开始遭遇各种问题,一些股东开始失去信心退出,也有股东因为意见分歧退股,订单量增大后人工成本也开始上升。不过小白并不担心这些问题,股东的退出并没有给她带来资金压力,而订单量也可以被代理消化,事实上她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人才。
“线上订单量已经超过一半,不过还有很多希望去线下看实物后决定是否购买,实体店肯定要扩张,但是没有人来管。”小白说,“同一个实体店,会销售的和不会销售的人来管,营业额能差好几倍。”
同时代理们的销售能力也参差不齐,多的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的提成,少的则一个月只能促成十几单交易,尽管代理的扩张并不带来直接成本,不过管理上的隐形成本也很高,我自己不能兼顾那么多,但是没有得力的人来管理。
此外CRM(客户关系管理)成本也逐渐上升,小白意识到做互联网生意,必须知道客户是谁,随着客户的增多,她一人也无法完全兼顾。
“最近我在重新思考,包括品类、销售和管理方式,都需要调整,我有很多想法,但是需要得力的人去执行,我相信这个问题会逐步解决。”小白说,“我现在最希望实现的,就是微信开放支付接口,那肯定会带动微信电商的爆发。”
第一步提醒:微信创业也有极大的风险
有人说目前微信创业正当时,这话听起来不假,现在是进入微信创业的最佳时期,不过最后谁能借微信平台成功不好说,不是每一个进入者都会取得成功,成功的路上需要垫脚石,大部分的微信创业者都将会铩羽而归。
微信创业热离不开风投的支撑,风投曾吹起了一个又一个市场泡沫,如今风投们把目光聚焦在微信上,某公司在过去9个月时间内以月均1~2个项目推进微信创业投资。众多创业大赛出现许许多多微信创业者的身影,现在一提到微信创业,风投们都会格外关注两眼,生怕错过了任何有潜力的暴富项目。如今风投们的眼里,全是微信造富梦,全然不顾微信创业的风险性,微信不比互联网,互联网是公用的,而微信是企鹅的,企鹅一个政策就可以抹杀一群创业者的希望。
微信搭台,不是免费给别人唱戏的,微信的地盘马化腾做主,张小龙说的算。前期准备在微信上做营销的、搞自媒体的,待微信5.0出来之后,不知道多少营销大号之前耗费大量时间做的努力将瞬间化为乌有,做自媒体的价值也大打折扣。这只是微信5.0,哪天再出个6.0、7.0、8.0,一一批批的创业者都有可能会撂倒,微信是腾讯的,人家的地盘人家说的算,你免费用人家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服从人家的安排,就算你不服,人家也懒得理你。伴君如伴虎,哪天张小龙不高兴了,就把游戏规则改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也没处说理去。
而去年11月下旬,一直宣称自己不做电商,不碰营收,且已经暂停试水电商一年之久的微信悄然上线了微信“精选商品”,并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同时,很多人其实已经发现,原来入驻微信“精选商品”频道的运营团队不是别人,正是腾讯自己的电商网站“易迅网”。2013年12月5日,易迅网放出消息,正式推出“易迅+”战略,将之前由易迅商城负责运营的微信“精选商品”升级为“微信商城”,就此,微信涉足电商领域的序幕正式拉开。同时,拉开序幕的不止是电商,还涉及移动支付、建站服务、微信运营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