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策略

2017-06-05

作为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知识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三考生复习时有什么策略和方法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策略

1、加强实验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动手操作是实验的主体,没有操作过程就没有实验。课程标准强调了“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这表明每个考生都必须独立、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而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对试题的理解和给出的解答是不一样的,只有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中“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因而我们在学校仪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大纲中要求的实验都让学生亲手再做一遍,提高其动手能力。

《考试大纲》中提出了“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步,而在演示实验中则更加突出。演示实验演示出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都是在观察现象时必须仔细分析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课后小实验,为提高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利用。

2、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原理:

十三种常见物理仪器的熟练使用是实验的基础,它们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时,首先应从原理入手,只有让学生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才能使仪器的使用、迁移成为可能。如2003年50分度游标卡尺测长度,如果学生不清楚高中课本中10分度游标卡尺的基本结构和读数原理,就无法用类比方法正确读出20、50分度游标卡尺的测量数据。又如“伏安法测电阻”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根据实验器材的限制和实验要求,应将其连成分压式或限流式。学生只有在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限流和分压)的特点、运用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连结电路。上述两例都要求能将基本仪器的结构和读数原理迁移运用到新情景中去,这也说明基本实验仪器的原理分析是培养学生实验仪器的迁移运用能力的基础。

3、对每个学生实验的复习严格要求:

(1)要熟练掌握: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2)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②操作步骤(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③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注意各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每个实验之后,要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用该实验的仪器、原理、方法还可完成哪些测量量和验证哪些规律,如何进行,要求写出方案,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如①用共点力的平衡知识设计实验测定木块与斜面或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②用运动学规律和牛顿定律设计实验测定斜面的动摩擦因数,③用全电路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电阻,④用串联电路知识设计实验测伏特表内阻,⑤用并联电路知识设计实验测安培表内阻。

4、重视挖掘书本上实验的潜能:

在理科综合高考卷中,我们感到物理实验题不是简单的考课本上的实验,对大纲规定的实验加以改造和翻新的试题成为考题的主要形式。在实验复习中,要注意对课本上实验的改造和翻新,充分发挥示范潜能,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也可以从后面的计数点中取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守恒定律。变通一下还可完成测定重力加速度,只需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数据处理方法迁移过来即可。再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果没有小球能不能用石块代替?怎样测?实际上它们的区别是用石块不能准确测摆长,可以用改变摆线长度的方法,即用g=4π2L/T12、g=4π2(L―ΔL)/T22得出计算公式g=4π2ΔL/(T12-T22),但需测两组数据。再问测重力加速度还有哪些方法?自由落体法、平抛法等,课本为什么选择了单摆法?没有秒表能不能用脉搏代替?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要比老师讲解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得多。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灌输为主动要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激发了创新精神。

5、对实验进行专题复习:

此阶段主要是总结归类,让学生明确力学实验主要是:一是用打点计时器测s、t,再算a、v、f。二是用平抛的水平位移来表示抛出的初速,从而完成相关实验;电学实验能直接测量的是U、I,电动势E、内阻r、电阻R、电功率P等是由电路知识算出来的;测介质折射率主要是找入射角和折射角,从而算折射率。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上的异同,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以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如力学板块,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我们仔细去找找这些实验与其它实验板块的区别,会发觉这些实验无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质量m这几个量上做文章而已。然后我们看看这几个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类似的力学探索式实验。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位移用尺子量(精确度要求高用什么),质量用天平,时间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与加速度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测,速度还可以用平抛的方式计算。电学实验板块呢?我们可以按测量型与描述型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要让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熟悉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画出的图形为什么必须是直线?还有许多实验也可这样处理,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再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6、加强设计实验教学:

设计实验教学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设计实验的原则:

a、科学性:设计的方案应有科学的依据及正确的方式。

b、安全性:按实验方案实施时,应安全可靠,不会对人身、仪器及器材造成危害。

c、精确性:实验的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

d、简便性:实验应便于操作、读数及进行数据处理。

(2)、重视物理实验中思维方法教学:

实验的主要思想方法有:

①等效方法【如:“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电流场模拟静电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等】

②累积法【如:测单摆振动周期;碰撞中重复落下打了许多点】

③控制变量法【如: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及物体质量的关系】

④留迹法【如:纸带上打点记录小车的位置;用描迹法画平抛运动轨迹,用沙摆显示振动图象。】

⑤图像处理平均值法等。

(3)、重视设计实验方法的培养:

近年高考特别重视考察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这类试题是对大纲规定的实验加以拓展创新的试题。但实验原理不会超过中学物理基本知识的范围,所用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是大纲规定实验中所介绍的。当然有的试题中会出现一些新的仪器,甚至会在题中简介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很明显,实验设计它是建立在理解实验原理和完成学生实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学生必须在掌握“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才能将实验原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问题中,具有设计新的实验的能力。

(4)、重视实验原理的教学:

实验方法及步骤、仪器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一切与实验有关问题是从实验原理中派生出来,只要抓住实验的原理,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验原理的分析是核心。一是迁移书本上的实验原理,例如2000年高考16题要求考生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r2,该题用到的实验原理考生很熟悉,即并联电路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但这一电学中最基本的原理能否迁移到该设计实验中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是教给学生设计实验原理的方法。十三种基本仪器可直接测量8个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力、时间、温度、电流、电阻、电压,其它物理量为间接测量,要根据题目给的实验器材和要求,根据学过的物理公式,从未知一直推到直接测量量,得到的表达式为实验原理。特别强调通过此法可把电学、热学、光学的实验原理或器材运用到力学中去或把力学实验原理或器材运用到电学、热学、光学中去。

高三物理实验命题特点

(1)考实验原理:

①物理量的测量原理 ; ②验证、设计实验的原理;

③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 ④画实验的原理图。

(2)考仪器使用:

①知道仪器的构造 ; ②明确仪器的操作规程;

③掌握基本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的读数与使用。

(3)考选择实验器材:

①从给定的器材中确定所需; ②补充试题中遗漏的器材;

③替换不合理的器材。

(4)考实验步骤:

①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 ②给步骤排序或改错;

③补漏或删除多余的步骤。

(5)考安装调试:

①按正确的次序安装器材; ②电路实物连接。

(6)考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

①确定有效数字; ②利用公式处理数据;

③利用图像处理数据 ; ④会分析实验现象和误差原因。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方法

一、 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驻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 要以挑战者的眼光挑剔书本上的实验。

我们应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了,这不是简单的照抄课本上的实验了,它给予的验证动量守 恒的实验装置是对书本上权威的经典装置的改进。这是对迷信权威者的嘲弄,是对创新者的呼唤。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大胆的想象力,不要把书本上的实验奉若神明,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书本上的老式实验方法。

其实在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教学演示实验中,我们对教科书中设计的许多方面的差强人意是很不满的,比如动量守恒定律中的被碰球干吗一定要放在那很难立得住的小支柱子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没必要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即没必要取第一和第二两点间长度为2mm),我们完全可以从后面的计数点中取两个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守恒定律,没必要管第一点准确与否......但总觉得高考它就按书本上实验装置考,不敢与它有所冲突,害怕学生高考会吃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开放式思维的发展。

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觉得实验的复习要打破常规,不应该再叫学生跟在书本的后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尽管我们不否认书本上的实验是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但思维被圈在这当中不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要学生们学会找毛病--找设计原理上的毛病;找实验步骤上的毛病;找数据处理上的毛病,没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进。这变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灌输为主动要学的一招,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若找不到毛病也说明书本中的实验设计确实是出色的。当学生们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与迷信时,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这无论对当前的高考复习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都是极大的财富。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