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驾游-上下九步行街

2016-11-19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之间,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全长约1237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营造出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闻名遐迩的上下九商业街位于老城区西关,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全长1237多米,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日客流量达60万次。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岭南建筑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文化特征:

商业文化

早在6世纪20年代,这一带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因而得名"西来初地"。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一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随着上下九商业气氛日益增旺,其周边亦衍生出多个与之相关的专业集市,时过百年,至今亦可寻到一些历史痕迹,现已发展成为该区一个重要商业网络。东有光复中路纸类批发市场、缝纫机专业市场;光复南路布料市场;杨巷路布匹市场;德星路服装配料市场;南有蜚声中外的十三行路"故衣街"服装市场、十八甫路布匹市场,全国闻名的黄沙农副产品市场,清平中药材市场;西有第十甫路(现为步行街路段)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莲香楼以及众多大小食肆;北有长寿路理发用品专业市场、打金行业、金银珠宝业;历史悠久的西来正街玉器墟、酸枝家具街;源胜街"古玩街"等,构织成纵横近2.5平方公里的庞大商业网络,网罗了各类型的商品,适应了不同类型的货商和市民的需求。

建筑文化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标志建筑 传统的西关房屋建筑包括西关大屋、骑楼、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骑楼建筑连绵千米,始建于清代,是一条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既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也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可供商户、顾客在任何天气下环境下进行商业活动的实用又美观的建筑长廊,更是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日人流量以数十万计。

西关民俗文化

人们在步行街购物之余,可以此为中心,领略具西关风情特色的华林禅寺、五眼井、文塔、西关大屋保护区、陈家祠、仁威庙以及沙面欧陆风情区。在步行街上几乎每一条街、

上下九步行街 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由来,如下九路至今仍有"文澜巷",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岭南艺苑"故屋。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故事)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绿洲。

饮食文化

步行街内大小食肆数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国家特级酒家"广州酒家,还聚集了一批经营"西关名小食"的南信甜品店、欧成记面店、西关人家等特色小食店,也尽聚了制作广式月饼的著名传统饼店--莲香楼、陶陶居、趣香饼家、广州酒家,每逢中秋佳节,这里出产的各式月饼畅销国内外,以慰游子思乡之情。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饮食亦进军步行街,成为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的区域,充分体现出"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饮食文化风情。

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2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不经销(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一条街"、96年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街"称号、97年被评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西关商廊"、98年被中宣部、内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十五条"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之一,为广州和荔湾区商贸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广州著名特产小吃 鸡公榄 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而有趣的是,一些顶级品牌的新货旧款常年在“清仓大热卖”;(琳琅满目的商业街)至于食肆则有清平饭店,皇上皇腊味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第十甫副食品店等。

此外,还有趣香饼家,茶楼,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速冻食品,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更有享誉国内外的华林玉器一条街。清平路,既是美食街,又是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再说,这里还有为数众多的文化用品商店,专业商场和百货商场等。 值得一提的是荔湾广场,有大型商住楼群,一年一度的国际美食节便是在此举办开幕仪式的。

经过全面的修建后,上下九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天际线下,高大的建筑群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人们会感受到浓郁的岭南特色:马路两旁的骑楼式建筑保留较为完善;大街小巷西关大屋,麻石街巷依然;马路上新建起300多米长的大型射灯喷画《羊城景廊》和近百个霓虹招牌灯饰璀璨夺止;加上步行街的巨型霓虹灯牌匾,大型射灯喷画,沿路张挂的2000多个灯笼和彩灯……确为这个大都市平添了几许姿采。一到晚上,在黑夜和霓虹灯衬托下,尤其让人觉得辉煌。

美食:一街尝尽西关味道

旧时,西关一带就有“百步之内必有小食”的说法。许多风味独特的街头小食,一直流传至今。从长寿路地铁站出来到广州酒家那段,一定要睁大眼睛,在某处你不注意的小街小巷小角落里,都有令你食欲大开的小吃。

历数上下九的美食,有“银记”肠粉;“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伍湛记”的及第粥、鱼皮粥;“广州酒家”的灌汤饺、虾饺、烧卖、萝卜糕;“莲香楼”的莲蓉月饼、鸡仔饼、老婆饼和龙凤结婚礼饼;陶陶居的姜葱鸡、奶黄包;“南信”的双皮奶、姜撞奶和牛三星;“林林”的牛杂和猪红汤……

在数以百计的西关小食中,公认是名牌的有20多种,其中有10种还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如:南信甜品专家的“南信双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欧成记面食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粥品的“伍湛记及第粥”,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的豉油牛肉肠等。

叹早茶 享粤式点心

住在附近的老广州,平日里有空总要一家大小或约上三五知己到广州酒家、陶陶居这些老字号饮早茶,享受最正宗的粤式点心。 年轻人们则没那么讲究,随处可见的老摊老铺到处都可觅得美食,没有桌子椅子,当街一站,或边吃边逛,一样吃得心满意足。颇负盛名的“林林”牛杂店,店面才两三平米,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萝卜牛杂正煮得“咕噜咕噜”响,看铺的阿姨递过一碗满满的萝卜牛杂,再加上海鲜酱、蒜蓉酱、辣酱、自制的酸萝卜粒,往旁边一站就吃开了,吃得热汗淋漓,却又在浓郁的香味中无限满足。林林的萝卜牛杂用料看起来不大精致,但萝卜块头不大,入味许多,牛腩味足,十分抵食。

吃了咸的东西后,该让清甜的甜品润泽一下味蕾了。有60年历史的南信甜品店,“南信双皮奶”饮誉广州。所谓“双皮”,是因为在制作时选用优质水牛鲜奶隔水煲滚,然后速注碗中凉冻,碗面便张起一层奶皮;再在奶皮上戳一小孔把鲜奶倒出,混以适量鲜鸡蛋白,再从小孔注入碗中隔水炖熟,碗中鲜奶又形成另一层皮,故为“双皮奶”。南信双皮奶,奶香扑鼻、状似琼浆、口感滑嫩,不少食客不怕路远,专门来此品尝。

传统现代 任君选择

除了西关传统小吃,在荔湾广场旁的名汇中华小吃街,还可以吃到韩国、日本料理以及全国各地的名小吃。路边林立的小吃铺子,烤鸡腿、铁板鱿鱼……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人们的食欲。不远处还有仙踪林、真功夫、必胜客、麦当劳、萨利亚意式餐厅等。

民俗文化

与北京路、天河城相比,上下九最大的商业特色是骑楼、雕塑、老字号,构成了上下九的民俗风情。

从第十甫到上九路,连绵千米的骑楼就在眼前展开,这些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仍在维持着商业繁华功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是南欧建筑特色与西关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装饰上还融入了北方满洲式装饰。

接近荔湾广场一带,一组组表现西关传统生活的雕塑多了起来,它们永远是游客镜头里的最爱,而这代表广州传统文化的雕塑亦能唤醒市民的传统广州情结。这些表现西关风情 的雕塑作品在2002年由万兆泉创作,“凉茶档”、“人桥”、“老车夫”、“门前倩影”,均栩栩如生。透过这些雕塑,二三十年代广州人的生活情景浮现眼前,西关情愫洋溢心间。

当你正徜徉于上下九时,一个头戴尖头竹扁帽、两颊涂红胭脂、身上背着“五彩大公鸡”的人物出现,他用唢呐模仿公鸡叫着“卖榄、卖榄”,那是卖鸡公榄的工作人员,是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为了保存鸡公榄文化,专门请人扮演的。他的出现犹如时光倒流,让我们追忆三四十年代的西关民俗风情。“有辣有唔辣 一蚊一包好滋味”,去过上下九的人回来谈起鸡公榄,都会记得这一句。 虽然,大多数人到上下九是冲着她的商业氛围而来,但有些人的兴趣却不在此,往路旁众多的小巷中一拐,又是另一番幽静的天地,那里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几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下九路的“文澜阁”,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湛露直街,是清同治年间的状元梁耀枢曾住过的地方。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具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绿洲。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