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育浅谈论文_体育教育论文
小学体育教育是新时期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体育教育浅谈论文篇一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滞后,举步维艰的现状,我们应该分析影响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师
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5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此,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阳光体育、特色大课间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好景不长,这种良好的局面只是昙花一现,现在又消声匿迹了,如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又走进了低谷,在体育课上普遍都是“放羊式”教学,所以,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发展滞后,前行举步维艰。
针对这种现在,笔者对贵州省都匀市东片区的基场乡、阳和乡、奉和乡、王司镇(三乡一镇)1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675人,仅占调查总数的56.25%左右。其中体育课喜欢自由活动(“放羊式”)的482人,占对体育感兴趣学生的71.4%,愿意庭教授上课的有193人,占对体育感兴趣学生的29.6%。有43.75%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一到体育课就想往教室溜或往其它地方躲。这表明现在农村学校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兴趣不高,甚至有对体育课有倦怠情趣。
根据上述数据和走访调研结果分析,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不高,对体育课有倦怠情趣,导致农村学生体育教育发展滞后,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只重视升文化课和升学率,忽略体育课教学
国家的教育方针十分清楚地写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可是农村中小学重智育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学校里,考试和升学率依旧是评定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尺,在名利的诱导和压力下,学校管理者对体育学科的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许多农村中小学校根本没有开足体育课程,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计划中和学校总课表上安排了体育课,实际却被其它学科“挪用”,这样学生每一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保证。再者,学校领导把体育学科成了副科,体育教师当然也就成了副科教师,体育教师没有地位,在其他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眼光里,体育教师只不过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已,老师被别人用歧视的眼光看待,评优、评模、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这就严重抑制和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工作自然也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体育教师的奉献精神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2资金投入少,体育设施不足
在本地区农村学校里,不管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都差不多,能有一个不规则的泥沙跑道和一两个水泥硬化的篮球场地,就称得上运动场地条件好的学校了,其他诸如单杠、双杠、平梯、肋木、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虽然在贵州省“两基”和“国检”期间曾添置过一些,但使用不到两年已全部损坏,学校再也没有增添这些设施,留下的依然是那修补过的水泥地或灰尘满天的泥沙跑道。大家知道,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运动场地差、体育器材缺乏和陈旧等因素,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没有激情,尽管体育教师已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由于受条件所限,效果不明显,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3师资力量薄弱,水平有待提高
在每年的教师招聘中,很多年轻教师因农村条件差,都不愿报考农村学校,有的虽已被录用,但一到学校看条件差,马上“打道回府”,这样就导致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尤其是体育教师)。有的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都是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课,体育课也只能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所以体育教学水平能不下降吗?有的学校虽然有专职教师,但这些教师执教能力欠佳,教学方法传统守旧,没有创新,所以学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得师资配套,或定期派遣年轻的体育教师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
4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性
虽然现在举国上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应该教育还依然占领着主导地位,学生平时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未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同时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薄,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缺乏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学生思想守旧,男女生之间不好意思在一起运动,这样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心里产生了对体育的倦怠情趣。
5考试机制不完善,几乎行同虚设
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和依据,无法对体育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体育教师的教学业绩无法得到认可。现在国家虽已实行中学生体育毕业升学考试,但体育中考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纪律并不严格,几乎流于形式,甚至在体育中考的代考现象还比较严重。再者城区的一些重点高中在录取学生时,只看文化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成绩,忽视了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这种现象就无形地对社会、家长和学生产生了一种误导:“以文化为主,体育可忽视”,这就直接抹杀了体育教师的成绩,这种社会现象打消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这难道不有悖于国家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吗?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1、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2、加大资金注入,搞好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空间;3、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出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让体育教师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4、国家和社会应多培养当地农村的音、体、美专业教师,让他们成为当地的“永久牌”骨干,尽心尽力地为家乡的教育服务终身,这样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才会更专业化和长期化;5、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让体育教师觉得有盼头,这样才能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甘情愿地为学校排忧解难。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是素质教育是否全面实行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农村的中小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喊出来的,要拿出实际行动和可行对策。这样,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