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朋友的人生感悟散文
人生在纷繁的社会大家中,不得不面对着朋友的交往。朋友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助力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朋友的人生感悟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朋友的人生感悟散文:交友,要交真朋友
近日,同事小李心事沉重地告诉我,他的一个同学兼好朋友的父亲患绝症住院了,自己当年作为乡下农家子弟求学时,倍受城里同学瞧不起。而他的那个同为城里的同学却在那样的环境下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同窗之情、兄弟之义。尤让小李感忆至今的是,同学的家人对他也很好,好友之父更是待他如己出。正因此,好友之家成了同事在求学中的第二个家。
小李说,得知此恶讯,心疼不己,遂决意在这星期的双休日专程去好友同窗家探望其父。
我闻之,拍案道好,说:“哥们,你俩是幸运的,在彼此患难时,还有一人想着对方、温暖着对方、掂记着对方,有友如斯,人生之幸啊!”
不由想起古人的一句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者,真朋友也。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最是推心置腹、可以生死相托的知心朋友。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一个能掏心窝子、倾诉心里话,欢乐同享,忧戚分担的真朋友,我想他的生活一定十分糟糕,一定会很空虚,很寂寞,很孤独。
我有一个当老总的朋友,每次见我,总洋洋自得吹嘘他的朋友众多,仿佛天下人都是他的朋友。他有句口头禅:“要办么事,找我哥们,一句话。”我当时就给他泼冷水,那些不能算是朋友,凡酒水桌上,生意场上的,真真假假变化莫测,都不能算真朋友。他连连摇头,朋友就靠讲个义气。我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不是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吗。我摇头,不那么简单,朋友,朋友,同道为朋,同志为友,从古到今,都很难准确地阐述明白,一个人得意的时候,往往身前身后围满了称为朋友的人,一旦失意,需要朋友的时侯却一个也找不见了。
我说之言,不幸成真。后来,这个朋友的公司垮了,他身边的“朋友”便一个一个走光了,踏破门槛的光景一去不再。有一次又遇我,他破口大骂这些混蛋。我劝慰他不必生气,实践出真知,我早说过,这些人不是能患难与共的真朋友,他们仅仅看中你的,是你手上的公司,是你在公司的老总位置,包包里的钱,能相互利用开个方便之门而已,你公司垮了,上述一切不复存在了,你对他们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就跟你拜拜了。这类情况一些离退休老干部碰到的更多。
我认识一位老作家,他对“朋友”两字特别反感,一提起便无名火起,简直谈“友”色变。原来,他吃过朋友的大亏,而且还是亲密无间可以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完全没有料到,运动一来,就是这个朋友将他出卖,把他们两人平素在一起带有牢骚性的议论,揭发成他的反党言论,终于被打人黑色另册,受尽二十几年非人的折磨,而这位“亲密朋友”因此保全了自己。二十多年后,一切不实之词都推翻了,又平等了,“亲密朋友”这时良心受到谴责,登门来道歉,他毫不犹豫将他轰了出去。有人说,应该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嘛,怪罪的应该是错误路线。他说,感情上受不了,心上刚结疤还在渗血的伤口告诉他,很难再接受这样的人。也因此他后来绝口不再提深交朋友的话题。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特殊,真正的知心朋友是绝对不会如此缺德的,反过来说这种人根本算不上什么朋友。这也就给人们一个教训,交友务慎。真朋友只考虑付出,假朋友唯图是取。尤其深交朋友更不可草率轻信。
古人将朋友划为四大类:“以道理相互砥砺,有过失相互劝戒,为畏友;不时相互关照,危难之时全力相助,生死关头可托持依靠,为挚友;甜言蜜语相奉承,吃喝玩乐相往来,相聊相嬉、玩乐亲呢,为昵友;有利相争夺,有福可同享,有患不同当,为贼友。”这种划分我觉得很有点道理。昵友、贼友根本算不上朋友,姑且称之为朋党、朋奸。只有畏友、挚友才是真朋友,可深交。大概我们“人”都有个弱点,喜爱听奉承恭维的话,心里舒坦熨贴,但往往自认为对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关键时刻竟靠不住。相反,自认为平时爱直言顶撞对自己不太“尊重”的朋友,却是急难之时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真朋友。
昵友、贼友容易交,吃一顿饭、喝几杯酒就成了朋友;畏友、挚友就不是那么容易觅得的了,需在生活中经长期的相处、了解、磨合、交融,方能逐渐溶为一体。
人的一生,有一个真正的挚友,足矣。
有关朋友的人生感悟散文:善待朋友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然而,真正的朋友在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天地之大,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朋友。
“管鲍之交”是天下交友者推崇的楷模。正因为鲍叔牙对管仲知人、知心,“同忧相亲、同忧相救”,才有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感叹。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的俞伯牙,当善解琴意的钟子期去世之后,精于琴艺的俞伯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便再也无人知晓了。于是,毁琴以示纪念。难怪古人要唱道:“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啊!
善良的人是最容易成为朋友的。朋友如酒,需要“贮藏”,“贮藏”的时间愈久,味道愈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品出个中滋味。
有些朋友,犹如夏日里的绿荫,当你酷热难熬时,他会带给你一片清凉;有些朋友,好似寒冬里的一团火,当你的心被凄风苦雨袭击时,他会送给你无限温暖;有些朋友,仿佛一剂苦口的良药,虽难以下咽,却能医治你身上的“顽疾”;还有些朋友,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当你身藏“污垢”而自己又难以看清时,他会时时提醒你应该怎样懂得生活的洁净。故唐太宗以三镜自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传统的思想正慢慢地被时尚的潮流所侵蚀。有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而发生了心灵上的蜕变;有些人为了追求享受而变得愈来愈市侩;更有甚者把追求金钱奉为圭臬,你如果过于清廉贫穷,哪怕是再好的朋友,昔日之情也会随着“孔方兄”的侵入而慢慢淡化。但无论怎样,人还是万物之灵的神,各自的追求和爱好,不同的性格与人品,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我们不期待十个手指一般长,更不希望这个世界是千人一面。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你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必须要与人交往,必须要有自己的同类。故此,谁拥有真正的朋友,谁就拥有幸福和安宁;而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嫌贫爱富的,你越是身陷困境,他(她)愈会用心去拯救,直至奉献生命。所以,我们要学会善待朋友,用真诚去换取真心。
有这样一则阿拉伯故事: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途中他们吵架了,一个还打了另外一个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上:“今天我的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之后,他们又继续前行。经过一条河流时,挨打的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到了岸边,被打的用剑在石头上刻下一行字:“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好奇地问:“我打了你,你却把字写在沙子上,为什么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挨打的回答说:“被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如果得到朋友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任何风都不会抹去它!”
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帮助过你的人,你就会感到朋友是多么的重要!
善待朋友,贵在“诚信”二字,最忌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充当可耻的“两面”角色。
“大度”和“气量”是善待朋友的两剂药方。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时时让你“称心如意”,有时也会因对你的误解而说出一些“不尽人意”的话;或者因求他办事而一时难以如愿,难免会引起你“气不顺,心难平”。这时,你一定得设身处地为朋友想想,用理解的尺度好好丈量自己的“胸襟”,拿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因一时之气短而毁掉长期建立的真诚友情。要知道,“万两黄金易得,难寻知己一个”。如果是患难至交,一旦毁掉这份友情,待你明白之后,岂不是悔恨终身?
“负荆请罪”的典故早已是家喻户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都是赵国的重臣,也是最好的朋友。可当蔺相如官居廉颇之上,一生屡建战功的老将廉颇便受不了了,一次又一次向蔺相如发难。对此,蔺相如为何不与之斗嘴相争而且还要回避?因为蔺相如大度,有气量,不与廉颇斤斤计较。当手下人受不了这口气,他便用话来开导说:“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廉颇听到这话之后,深感惭愧。于是,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跪在蔺相如面前,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而蔺相如呢?赶忙把荆条扔掉,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手请他坐下。从此,这一文一武两个朋友,同心协力为国家效力,使秦国再也不敢欺侮赵国。
这就是“大度”和“气量”。能如此善待朋友,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胸襟宽阔,而且更需要拥有一颗真诚相待的赤胆忠心,此乃善待朋友的最高境界。
善待朋友还要懂得“宽容”二字,“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谁,都有做错事、走错路的时候,我们又何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亲情之间尚且难免相争相斗,更何况朋友乎?
善待朋友,便是给自己架设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同时也是为自己构筑一个幸福的楼台。无论你是高官还是一介草民,当得意时,别忘了“福兮祸之所伏”;当你沉沦时,也别忘了“祸兮福之所倚”。事情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时会“好”,有时会“坏”。今天你红得发紫,不见得你明天依旧风光;今天你贫穷,说不定你明天就会变成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富翁。凡事都得为将来做些考虑和打算。冷落或伤害朋友,就是给自己截断了一条生存的退路。人生命途多舛,谁也料想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但只要善待朋友,你的面前便多了几条通途,又何须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抹去世俗的偏见,树立良好的诚信,学会与朋友坦诚相处。只要你懂得善待朋友的真正意义,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你生活的天空就会永远明亮!
有关朋友的人生感悟散文:朋友易寻 知己难觅
大多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比如学友、文友、牌友、博友、聊友、酒友。在这些朋友中,有的也能发展为难得可贵的挚友,有的却只能定位于某一空间。比如一些博友,离开了博客就互不认识,一些牌友离开了麻将桌就互不理睬。众多的朋友中能成为挚友的并不多,那是双方前世修来的缘分。寻到一位挚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种来之不易的友情是值得珍惜和发展的,与一个难得的挚友之间的友谊往往会超越亲情!尽管挚友难得,但是还是有众多的人士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拥有一个或者多个挚友的。
然而得挚友者未必得知己。何谓知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知己是由于某事物引起双方的共同点而产生的一种共鸣,从而引起了“视对方为自己,视自己为对方”的某种意识,并形成“同体性”倾向。如果一旦失去对方,就如同失去自己一样。我总觉得知己只是人们心灵里的一种渴望和想象,每个人都渴望在同性或异性之中找到知己,可是又有谁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知己呢?知己必须是那种凡事先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关心对方甚于自己,且能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胸怀。无论对方是处于山崖还是低谷,都能及时地伸出自己的手给对方以鼓励和慰藉!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人生得以知己者足矣!”这些常见的句子足以说明了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知己如此难觅,人们也就不要刻意地去寻找自己的知己,尤其是所谓的蓝颜或红颜。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或许会有那么几个人成了红颜和蓝颜,但众多人恐怕都是用了一生的心力也是徒劳的。
如果彼此真的成为了可以交心的知己,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有什么高兴的事了可以和对方分享,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了,也可以向对方倾诉,而对方绝对不会仅是像朋友那样地揣摩着你的心情回答,你可以尽情地向对方倾诉你的喜怒哀乐,无论话语是轻是重,都不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也都不会影响到和对方的关系,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双方只有做到视对方为自己,那才真的可以称为知己。而朋友之间的言谈却是需要讲分寸的,否则很可能从此成了陌路。如果有人说:知己随着时间的流失,也会成为陌路的。那你要搞清楚你们是知己吗?真的能做到视对方为自己,那么自己又怎样和自己成了陌路呢?
我拥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有的虽然平时不怎么联系,但有事的时候打一个电话,朋友都是尽力而为的。不过不满大家,至今我也没有觅到一个知己,一个可以毫无顾忌地诉说我的喜怒哀乐的人,一个知我者。或许这个人离我并不遥远,只是我们还无缘相识。
无论怎样,人与人之间要的是真诚,以一颗赤诚的心去对待她(他)人。我相信,缘是天意:朋友是永永远远的默契,知己是生生死死的牵挂。
朋友的相关散文文章:
1.朋友友谊感悟散文
2.有关朋友的优美散文
3.关于怀念朋友的散文
4.关于朋友的短文章1500字
5.表示朋友情深的散文